多年以前的理髮館和理髮難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大凡五六十歲、一直在京城生活的人,大都記得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北京城裡生活有幾難,如洗澡難、理髮難、吃飯難,等等。不過,這洗澡難可以理解,因為大多數居民家裡不具備洗澡條件,而澡堂子則是很遠才有一家,僧多而粥少。但理髮館說起來真的不算少,特別是那時候,女同志很少到理髮館剪頭,因為她們的髮式無非是短髮或梳辮子,在家裡也可以搞定。而男士呢,雖然那時沒有燙髮,很少染髮,但理髮確實經常要排隊、甚至排長隊等候。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當時,在我居住的鼓樓前帽兒衚衕裡,衚衕西口路南就有一家小理髮鋪,名字叫“唯一”。作為理髮鋪,這家當然是衚衕裡的唯一。小鋪屋子很小,只有兩把理髮時用的座椅,只有兩位理髮師傅。我們去理髮時,要是看到幾張等位的椅子都坐滿了人,乾脆轉身就走,因為不走起碼要等上個把鐘頭。

在我們衚衕東口不遠,也有一家理髮店,在出東口往南、經過雨兒衚衕口再往南一點兒,南鑼鼓巷這條街的西側。這家理髮店屋子比“唯一”要大,好像沒有啥名號。到這裡來理髮,跟家裡說“到鑼鼓巷理個髮”,就知道是去哪兒了。那裡大約有三四把用於理髮的座椅和三四位師傅。記得其中有位女師傅當時36歲,已經當姥姥了。她18歲生了女兒,女兒18歲又生了女兒。由於南鑼鼓巷南段東西兩側衚衕的居民都常到這裡理髮,所以有時也真要排上小半天的時間。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要想去規模大一點的店裡理髮,就要出衚衕上大街了。出我們衚衕西口,便是從地安門到鼓樓的那條可以稱為“鼓樓前”的大街,大名那時叫地安門外大街。往南過後門橋,再過馬路,在路西白米斜街路口稍北,有一家“中山理髮館”,應該是正規的國營理髮店,有十來把理髮時顧客坐的座椅。當然,這裡等候的顧客也比較多了。所以,一個顧客剛進門時都要衝那一大排等候的顧客問一聲,“誰是最後一位”。有時,等候的顧客沒地兒坐了,有人就愛先出去逛逛街。出門時跟自己後面的顧客打聲招呼,“我在您前邊”。

我們常去的最大的理髮館叫 “怡樂也”,大約是歷經私營、公私合營、最後轉成國營的老字號,就坐落在出我們衚衕西口往北,方磚廠衚衕西口右拐的位置。這家理髮館大概屬於甲級,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氣。裡面至少有十幾把理髮座椅,到這裡理髮就需要先到服務檯拿個號,坐在那裡聽著叫號了。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算一算,在出家門5到10分鐘的半徑內,就有四家不同規模的理髮鋪、理髮店和理髮館。當然,再遠點兒,還有名聲更大的坐落在繁華商區的四聯、美白等等。怎麼就“理髮難”了呢?也許,原因之一是成年顧客大都要刮鬍子吧?所以,時間就長了一點兒。那時,電動剃鬚刀還沒有發明出來。在家裡刮鬍子也挺麻煩。所以,很多人在理髮的時候,總要順勢把鬍子刮一刮。而理髮師傅除了專門準備剃鬚刀外,還都要準備一段黑皮帶、一碗肥皂水和一個小刷子。屆時,師傅把理髮椅子放倒到近乎平躺的位勢,把剃刀在皮帶上上下劃一劃,拿小刷子沾點兒肥皂水,抹在顧客的鬍鬚上。那時,看那些大老爺們躺在放倒的理髮椅上,真是一副很享受的樣子。如今,刮鬍子這事兒基本都在家裡自己搞定了。此外,那時,理髮師的白大褂也是全行業的工裝、標配,不像現在的髮廊裡,穿著便裝就給顧客招呼上了。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這麼多年過去了,理髮館、理髮店和理髮鋪逐漸被大大小小的髮廊所取代了。記得五六年前,在月壇北街與展覽路那個交叉路口的東北角,還有一個傳統理髮店,裡面的師傅還穿著標配的白大褂。三四年前,這裡也變身成其他店鋪了。這個行業的傳統門店,便在老漢我的視野中消失了。

曾載於2018年8月16日《中國電視報》

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多年以前的理发馆和理发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