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川军小少年,日军问他2个问题,他这样回答,日军落泪:厚葬

文|二壮说历史

17岁川军小少年,日军问他2个问题,他这样回答,日军落泪:厚葬

川军是一支有悠久历史的军队,起源于清末,清王朝最先编练的几支新式队伍之一,其经过历史的洗礼,在抗日战争期间达到了队伍规模的最大化,其人数更是达到了抗日战争总兵力五分之一,对于这支队伍民间戏称其为“双枪部队”,由于他们的装备基本上都为步枪加烟枪,从而得到了这个称谓。

虽然这只装备落后的队伍在物资上不是特别丰富,但是他们的战斗力以及顽强的品格却是连日本人都不得不佩服的。抗战时期日军听到川军的名号也会胆寒三分。

17岁川军小少年,日军问他2个问题,他这样回答,日军落泪:厚葬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十几岁的少年,他是众多小川军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由于时隔较为久远我们也无法得知他的姓名,但是他的英雄事迹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一直流传了下来,古人说的气节在这位刚刚十七岁少年的身上体现出来,故事发生在1941年的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正式拉开了序幕,湖北宜昌的日军也被调去了战场,由于宜昌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此时正是他们防守兵力亏空的时候,因此国民党94军在陈诚司令的带领下对宜昌城发起了猛烈的全面进攻。

然而即使人数上占着优势也无法弥补先天地理位置上处于的劣势,宜昌本就是自古以来的天险之地,以及两方的军队装备过于悬殊,国民党军队全体人员付出惨痛的代价也无法将这里攻克。

17岁川军小少年,日军问他2个问题,他这样回答,日军落泪:厚葬

而其中最难打的地方当属宜昌西北地区的一座山包,当地人叫馒头山,因山的形状酷似馒头而得名,山上地形极利于以高打低,是日军的主要阵地之一,负责攻下这个山头的是94军的121师,11天不分白天黑夜的攻击依旧没能拿下这个山头。

无奈,国军只好撤退,日本人在打扫战场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位受重伤的少年,军帽破破烂烂 身材十分瘦弱,胳膊还没有一个麻绳粗,面对日本人这位少年丝毫没有露出恐惧的面色,日本人问他的队友去哪里了,为什么不将他带走,他说都战死了。

17岁川军小少年,日军问他2个问题,他这样回答,日军落泪:厚葬

一位叫奈良茂藏的日军少尉上前去询问他:这么小就选择参军是为什么。濒临死亡的少年一听,眼睛一亮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喊了出来:“为了保家卫国!”一位17岁的少年,懵懵懂懂只知道自己的家国被侵犯了,要不惜生命将他们赶出去,打扫战场的日军全都吃了一惊,这样六个字从这样一个少年口中说出,少年在日本少尉的询问下说出自己是川军。

17岁川军小少年,日军问他2个问题,他这样回答,日军落泪:厚葬

由此可知“无川不成军”这样的话绝不是空穴来风。让日本人奇怪的是,在他背包里发现了一个完好的军帽,日本少尉不解的追问为什么要放一个新帽子在包中而带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帽子,少年说:“我要等到战争胜利的那一刻戴上它。”说完少年就闭上眼了。日本人都被这位少年的精神感动,特意厚葬了这位少年。


少年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写照,愿所有中华少年都一往无前,切莫丢了自己的气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