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快递“换装”碰上拦路虎 新国标已开始落实 奈何自主封装太多

◆经济导报记者 杜杨

9月1日,《快递封装用品》新国标(下称“新国标”)正式开始实施,未来快递包装既要“瘦身”,也要“绿色环保”。

经济导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济南不少快递公司已开始使用符合新国标的快递包装,但时下的快件多是寄件人用非新国标的塑料袋、纸箱自主封装,新国标的落实任重道远。

尽管落实任重道远,济南市政协人资环委员会特邀委员、经济导报特约评论员吕兆毅仍对新国标持肯定态度,认为未来不仅是物流行业,包装生产、原材料等行业也会有更加“瘦身、绿色”的标准,届时“绿化”的不仅是快递包装,全球性的环保痛点也将有所缓解。

绿色包装推广有点慢

除了销售乳制品,位于济南市山景明珠花园的好鲜好益鲜奶谷物果园还兼为社区居民收发快递。就在这两天,店长芦建军注意到快递寄件的专用包装盒与包装袋有了变化,“一个是易碎品出现了明显的标识,再就是部分软包装改用更轻薄的可回收材料。”

快递专用包装之所以有如此变化,与新国标的实施不无关系。经济导报记者发现,新国标降低了快递封套用纸、气垫膜类快递包装袋、塑料编织布类快递包装袋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类快递包装袋的厚度要求;要求快递包装袋宜采用生物降解塑料;补充完善了重复使用要求和印刷要求等。如是看来,新国标的逐步实施不仅让快递包装努力“瘦身”,还要更“绿色环保”。

根据国家邮政管理局披露,2017年快递行业包装使用量达400亿件,废弃塑料快递袋达到80亿个,快递包装箱40亿个;全国一年纸箱包裹需要的瓦楞纸箱原纸多达4600万吨,需要砍伐7200万棵树。

“可降解的新包装?你是说这种吗?”在中通快递位于济南市经一路的网点,工作人员指着桌上的一叠未使用的绿色快递软包装袋反问。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这些软包装袋与此前常见的黑色、灰色包装袋明显不同,更轻、更薄,更像是一些超市中提供的可降解包装袋,可见尽管新国标刚刚实施了几天,济南的快递公司已开始落实了。

快递公司对新国标的积极落实难能可贵,因为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金京华曾表示,当前快递企业在运营中普遍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封装用品特别是生物降解包装袋成本相对较高,所以新国标目前是推荐性标准,在现阶段以引导和鼓励为主。

“包装材料造成的环保问题是全球性难题,不可降解包装淘汰势在必行。”长期关注环境问题的吕兆毅对新国标也甚是推崇,认为这是先导性创新。

“我们的包装派不上用场”

中通快递的上述网点与济南西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仅相隔一条经一路,可以想见,小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快递业的兴盛。

然而,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该网点货架上存放的快件,其软包装依然采用的是此前常见的黑色、灰色包装,未见新材料封装的快件;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了收件人这边,芦建军就表示,部分寄存在店、等待居民签收的快件,跟此前的包装没两样。

为何快递公司在积极落实新国标,居民收到的却还是老包装的快件?在西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经济导报记者找到了答案。

在某塑料制品经销商门前,商家正将大量包装纸箱处理给废品回收站,经济导报记者攀谈发现,商家与回收站都不清楚新国标的存在。至于这些正被回收的包装纸箱,“都是厂家同一定制封装的。”上述经销商表示。

通过快递邮寄的快件,寄件人多已封装完毕,根本用不到快递公司的“绿色环保”的专用包装。

实际上,经济导报记者后续的采访也证实了上述猜测。

在圆通快递杆石桥分公司,工作人员就表示,他们揽件多为寄件人封装好的快件。而顺丰的一位快递员更是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公司就没给我们快递员宣讲过‘绿色包装’的事情,因为我们包装还要收费,所以客户都是包装好了才叫我们取件。”

相关数据显示,快递70%以上都是电商订单。虽未能直接证实这个数字,但经济导报记者发现走访的几个快递公司网点,附近必有写字楼(如杆石桥附近的三箭银苑、银座晶都)、商圈(如西市场商圈),甚至物流基地(如韵达某网点坐落于泉利汽配城旁),可见电商之类的“固定客户”最能吸引快递公司。

此外,新国标还提出了包装箱的基础尺寸,为600mm×400mm,单一的标准不可能满足全部包装所需,这就促使“固定客户”定制、使用自己的包装。

“我们的包装基本派不上用场,如果需要封装,客户都是提前给我们说,我们才带纸箱上门。”上述快递员表示。

如此一来,针对的快递行业的新国标处境就有些尴尬:仅仅是推荐性标准,而且也对快递包装的“瘦身、绿色”起不了多大作用。

“新国标”要逐渐溯源

“前段时间我去平原县考察,那里有家企业以改性淀粉为原材料,能生产可降解薄膜。”吕兆毅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根据“百度百科”,改性淀粉是一种可降解材料,能广泛应用于造纸、包装等行业,吕兆毅认为这种可降解薄膜正适合制作成包装袋,以缓解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环保痛点。

“可降解”虽好,还需市场认可。相关数据显示,传统快递袋的价格比可降解快递袋便宜三分之一,还更加厚实,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很少会有商家主动选择可降解快递袋。

不过,在新国标的引导下,目前快递公司已开始选用可降解快递袋了,至少现在企业生产出来的可降解包装袋有一定的销路。

销路有了,生产成本也在不断降低。经济导报记者发现,新国标虽然在限制在油墨印刷胶粘中添加助剂、引导使用生物降解塑料方面增加了包装的生产成本,但也将塑料薄膜的最低厚度调整为0.03毫米、封套纸板材料的定量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平方米200克,这样就在“瘦身”的同时降低了原材料使用量,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

有引导、有践行,还有一定的销路,吕兆毅认为,“绿色包装”的先导性创新就这样得以落实,“生产成本降下来了,市场又有一定的需求,包装这条产业链上下游‘绿色环保’路就能走通了。”

吕兆毅认为,未来快递包装要想真正“绿化”,单纯在物流快递一个行业内发力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只要‘绿色环保’能走通,未来推荐性标准便可向强制过渡,届时从物流快递,到包装生产,再到原材料的源头便都能实现更新的‘新国标’,包装材料造成的环保问题这个全球性痛点也才会迎刃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