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自主創業,靠「伺花弄草」致富,年賺500萬元

張炳華從浙江寧波城市技術學院園藝專科畢業後,又到南京林業大學、浙江農科所和中國林科院工廠化育苗中心學習了7年,這些都為其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男子自主创业,靠“伺花弄草”致富,年赚500万元

2008年的上海世博會之旅,成為張炳華的人生轉折點。“各個國家都用最珍稀、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來裝點展館,在那裡,我第一次見到彩葉植物。”張炳華說,千篇一律的綠色植物已滿足不了人們的審美要求,回靖後,他就萌生了種植彩葉樹的想法。

2009年,他在生祠鎮利珠村流轉了近百畝地,成立了泓森合作社,委託苗木公司從國外引進了16種珍稀彩葉楓,開始了創業之路。種苗下地後張炳華沒日沒夜地守在大棚裡,觀察記錄植物長勢、適應情況。2012年,張炳華嘗試批量生產彩葉楓苗木,首批繁育的6萬棵“橙色夢想”楓樹因水土不服,只存活了4000棵,一次性損失200多萬元。張炳華聯繫上母校的老師,不厭其煩地討教學習,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珍稀彩葉楓終於在靖江生根。

男子自主创业,靠“伺花弄草”致富,年赚500万元

近年來,張炳華先後從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十餘個國家引進500多種彩葉楓,目前成功培育356種,種植面積達到500畝。同時,他還潛心鑽研出紅楓快繁育一體化智能控制器,感應式自動補氧設備,槭樹科植物葉面色彩校正裝置等設備,擁有2項國家發明專利,10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靖江雖然地產水果品種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夏季上市。在四月底五月初這一段時間,水果市場青黃不接。倘若能抓住這個市場空擋,那銷路肯定不用愁。”張炳華說,他做過市場調查,上海、無錫等地的水果批發商對這個項目都非常感興趣。

2014年,張炳華又流轉500多畝地,成立江蘇楓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從安徽、浙江、上海等地引進9個新品種桃子在靖江試種,這些桃子分為油桃、黃桃以及毛桃三大類,其中油桃為主打品種。

臨冬時,張炳華採條扦插,放進塑料棚保溫,等到春天天暖時再在大田扦插,讓“怕冷”的薰衣草越冬率達到95%。經過三年“馴化”,薰衣草在利珠村開始了滾雪球似的扦插、移栽工作。

男子自主创业,靠“伺花弄草”致富,年赚500万元

2015年初,無錫、南京、連雲港、常州等地景區紛紛前來訂購,薰衣草花苗在手訂單達到2000萬株。當年,僅銷售薰衣草花苗,每畝淨效益就達到3萬元。

現如今,村裡的老年人個個能在家門口掙錢,返鄉年輕人也直呼家鄉環境美翻了。利珠村儼然成了一個花園村,前來遊玩的人絡繹不絕。據悉,現在張炳華公司一年收入可達500萬元。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