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看”怡情,但千万别中了“抖音的毒”

抖音做一个打着“专注于年轻人”口号的短视频手机应用,已经上线将近两年了。从当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注册用户达到七亿人,抖音火遍了中国大地,甚是许多外国人都钟情于抖音。抖音火了,名牌效应使许多娱乐大咖、流量博主入驻抖音,这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明星的入驻使抖音又进一步的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流量抖友”发布的一条视频会引发成千上万的围观、点赞、评论、模仿。

“小看”怡情,但千万别中了“抖音的毒”​​这些模仿者中不乏有创意者、面容姣好者脱颖而出,使自己成为了新的关注焦点,他们也成为了像明星一样的存在,抖音网红。这种现象形成了一股“人人都想火、人人都想出名”的浪潮。浪潮必然会携带新的泥沙,新的问题。许多人不顾后果的盲目模仿抖音视频,有模仿抖音将孩子在手里高抛、翻跟头,失手将孩子扔出去的、有模仿抖音在夜市中与邻桌女性搭讪起冲突的、有模仿抖音与亲戚组团挑战高难度动作,自己却被失手扔出去,摔骨折的等等……,“抖音热”也掀起了受伤、冲突之热。​ 但到底这种不好的模仿现象问题出在哪呢?


“小看”怡情,但千万别中了“抖音的毒”

其中最重要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抖音视频的一种误解,大部分火热的视频都不是临时起意随手拍的,而是经过情节的设置,以及视频扮演者配合完成的,含有真人秀的成份。而大部分模仿者强行模仿时就会发现原视频设定的情节存在许多不合理性,强行模仿只会伤及无辜、祸害他人。浙江台州两名男子夜晚在大排档吃饭,等菜时其中一名男子看到抖音上一个非常火的视频,视频上男主角可以很容易要到邻桌女性的联系方式。于是这名男子临时起意与邻桌女性搭讪却引起了女性同桌男伴王某的不满。双方起了冲突,都被行政拘留了。
“小看”怡情,但千万别中了“抖音的毒”

抖音视频算是在朋友圈、QQ空间之后对于人们生活内容分享的新方式。它吸引人的地方有两点,一是视频新形式,二在于一个普通用户的视频可能会被全部抖音用户看到。这种观看的不确定性,给了许多人机会和成名的欲望,从众心理油然而生。可专注年轻人的抖音忘了年轻人的自控能力和风险预估意识的不足,盲目跟风从众像一股黑色的龙卷风席卷而来。前不久在萧山夜市街头,一群青年相约吃夜宵。一名青年一时兴起像模仿模仿抖音中“蔬菜换肉”桥段,并与同桌酒友打赌此视频必火。他拿着自己桌上的馒头去和邻桌换肉串,没想到邻桌并不同意。但是他又想到了与朋友的打赌,强行拿走了邻桌的肉串,引发了邻桌的不满起了冲突,进了派出所,成为了反面教材真的算是火了。​
“小看”怡情,但千万别中了“抖音的毒”

所以,抖音作为种自媒体娱乐视频应用,确实能够丰富我们感官世界,打发时间,但是千万不要中了“抖音的毒”,盲目跟风模仿拍摄抖音视频。轻者受个教训、吃次亏,重则危及生命,危害社会。平时还是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回味那些名著经典,或许那些东西才能让你找到人生真谛。同时,也希望抖音尽快加上完善自己的防沉迷系统,加强视频审核,在一些有危险可能的视频中做好温馨提示,多通过一些弘扬高尚情操、积极生活的视频,弘扬社会新风尚,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