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還田一直難以普及的原因是什麼?

倔強的函數


秸稈還田技術是從國外引進的,前提是機械化粉碎後通過翻耕入土,目的是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並解決焚燒秸稈的老大難問題。這項技術本身很好,但問題是在中國一直有些“水土不服”,不接咱國的“地氣”。

從國內看,至少有三個問題和人家有不同:

1、機器馬力太小。國外農業先進國家普遍使用大馬力農機,旋耕深翻樣樣強,秸稈能較好地粉碎後深翻入耕作層下,但國產農機大多質次效果差,雖然便宜但用不久就容易出故障,導致農民用這項技術的積極性不高。現在有一些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協會可以為種地的農民提供機械還田服務,收取一定服務費,這種專業化的分工使其可以通過多投入、購買靠譜農機作業,一定程度上有所改觀;

2、國外、尤其是新大陸國家,地廣人稀、耕地廣闊,因此往往有輪作制度,今年還田明年就不種這塊地了,給秸稈足夠的腐化時間。如果自然條件、灌溉條件好,則還田效果就好。但咱們國家不成,耕地是不休息的,“複種指數”高,甚至單一種植、土地連作也導致病蟲害加劇;

3、在北方,尤其是東北,雖然沃野千里、地勢平坦,很適合機器還田作業,但那裡的積溫低,粉碎的秸稈沒足夠時間腐化。大量粉碎後的秸稈被翻入土地,導致耕地疏鬆,給越冬的害蟲和病菌留下了大量越冬空間。


三農記者董峻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在第一時間瞭解、學習更多相關三農知識。

為了秸稈還田,國家做出了哪些措施?

為了阻止秸稈焚燒以及亂堆放所造成的大氣汙染、環境的汙染的影響,國家提倡秸稈還田並給予了相應的補貼費用,對秸稈焚燒以及亂堆放者進行拘留、罰款等一系列的相應措施與政策。

可有些農民朋友(俗稱:冒險分子)還是會在最後督查秸稈焚燒比較鬆懈的時候冒險進行深夜焚燒秸稈,究竟是為什麼?

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地探討探討。

秸稈還田對農民朋友來說有哪些好處?

在這先說一下秸稈還田會有哪些好處吧。1、首先是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用相對專業的話來講可以改善土壤物理與生物性狀,增加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肥力,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的產量。

2、節省肥料的用量,減輕農民朋友的付出成本。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雜草的生長,另外就是減少對環境的汙染了。

關於好處就說這麼多,如有不足的可在評論區討論補充。

秸稈還田對農民朋友來說有哪些影響?

1、首先秸稈還田時過量、不均或粉碎不好,在地下通過微生物進行發酵腐熟的過程中會與農作物爭養分,拿小麥來講,就會造成小麥營養不良、發黃、死苗等現象,造成減產。

2、使土壤變得鬆軟、空隙不均影響種子的生長髮芽。

3、秸稈中的蟲卵、病菌等一系列病蟲害還田後留在土壤中,導致病蟲害的發生。

4、以上影響若預防不當,後期發生病蟲害的現象時,無疑增加了農民朋友的付出成本。

我想這就是有些農民朋友不高興的原因了吧,有些朋友甚至寧願深夜冒險也要焚燒。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樣呢?

很多農民朋友都說出了內心深處的痛,今天稻麥巴巴來總結一下農民朋友對於秸稈還田後一些實質性的痛點。建議收藏,為下次耕種做好充足的準備

1、秸稈粉碎的質量不高。

2、粉碎後翻入地下腐爛時間太長,影響耕種。

3、只管粉碎不管耕地的話,地都被碾瓷實了。

4、多出一次耕地的費用,增加了農民朋友付出的成本。

5、傳統觀念改不了,燃燒後的灰肥可增加鉀。

6、秸稈翻入地下造成土壤透氣性大,影響小麥的發芽。

7、增加了病蟲害的發生。

關於秸稈還田就說到這兒,若有不足或其他問題,可在評論區內討論、學習。


稻麥巴巴


秸稈還田技術之所以難以全面普及,主要是還是因為其有利有弊吧,讓農民朋友們難以權衡!大家在看到秸稈還田有利一面的同時也看到了其弊端的一面。所以倍感糾結,有些人為何省事,還是選擇焚燒的方式來解決秸稈問題。

秸稈還田技術利弊分明!

我們就先說一說秸稈還田的益處吧。畢竟這項技術能夠在全國範圍內被政府部門所推廣,是經過科研的研討和論證的,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其有利之處還是大於弊端。

顧名思義,秸稈還田就是將玉米、稻穀、小麥等作物的秸稈直接或處理後施入土壤的過程。在筆者的家鄉,作物秸稈主要是小麥和秸稈和玉米秸稈,這兩年這些作物的秸稈還田率幾乎是百分之百,和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筆者家鄉的秸稈還田比較單一,多半隻採用秸稈粉碎翻壓還田這一種秸稈還田的方法。

整體來說,秸稈還田的主要優點有以下幾種:

最直接的一點,很多地方秸稈還田都是有補貼的!不如黑龍江省秸稈還田過程中每畝地補貼40元。

首先,秸稈秸稈還田明顯增加了土壤養分含量,讓秸稈中養分迴歸到田野之中,算是取之於田回之於田。

其次,還有力的增加了土壤有機質,並改善土壤結構和微生物環境,有利於後期作物的生長和發育。

同時,秸稈還田的方法有效而有合理的處置了秸稈,為下一季作物耕作提供空間,也避免了秸稈佔據土地,明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較為明顯的好處還有,大多數的秸稈還田方式對改善環境問題都是大有裨益,避免了因焚燒秸稈而造成的空氣汙染。

最後,有足夠的科學研究證明,實行秸稈還田的土地,可以明顯的減少化肥的使用量,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耕種成本。

但是不可否認,秸稈還田也是有一定弊端的!大致有以下幾點!

1、最為常見的一點,容易滋生病蟲害!有實踐和先例證明,秸稈還田如果方法不當的話,會導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現象。

2、秸稈還田過程中有可能造成其他汙染,比如嚴重的粉塵汙染!筆者家鄉的人們對此深有體會,雖然沒有了霧霾影響,但是那幾天空氣中的粉塵顆粒依舊讓空氣質量變得很差!

整體而言,秸稈還田技術還是利大於弊,值得推廣,但還是需要在具體操作中更加完善這種技術。建議農民朋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的使用這項技術。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12.22


糧油市場報


簡單地說,秸稈還田有以下幾個因素影響其推廣:其一,農民對秸稈還田的益處認識不足,但遇到了其種種弊端,這就是其二,秸稈還田后土質疏鬆,土壤水分蒸發快,必須多澆一水!其三,秸稈雖然被粉碎,但是仍影響播種。其四,秸稈還田需要多投入五六十元的秸稈粉碎錢,相比之下,農民種地收入也就幾百元一畝。其五,火燒田雖然存在弊端且國家已禁止,但其用工少、投入少、管理簡單的觀念還是深入人心的。限於本人所知,不再多言。


五福臨門141363815


秸稈還田技術的本質是實現“秸稈”這個資源的再利用,這很符合現代農業的綠色、高效發展的理念。這項目技術的推廣工作,早已經進行,然而效果並沒有預期那麼好。為什麼在國家補貼政策和禁燒禁令的甜棗和大棒下,這項技術依舊沒有普及開來,主要還是因為不方便,一直沒有推廣開來。我在一線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廣大的農民的朋友對這個技術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沒有普及開來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秸稈還田的技術比較複雜,所需的時間比較長,農村勞動力缺乏以及成本的增加。說白了主要原因就兩個詞,費事、費錢。當然,新技術的接受本來就需要一定的時間,更何況一產的收入仍然是很多農民的重要收入之一,物質生活還不夠富足、思想觀念短時間內也很難實現從產量到綠色生態轉變。

要想進一步推廣普及這個技術,還需從技術上下功夫,從產業鏈上下功夫。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聯合收割機在收割的同時就能夠直接實現秸稈還田,那麼很顯然會十分有利於這個技術的推廣應用,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的相關知識, 讓農民更瞭解秸稈還田的益處,從而使秸稈還田更容易得到普及。


奮鬥在京都


現在無論哪個行業都提倡綠色,生態,可持續性發展。農業也不例外,各項政策文件精神,大到中央一號文件,小到可落實到田間地頭的技術細節,都從綠色環保入手,促進循環農業的發展。其中秸稈還田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術,無論是大田作物,小麥,玉米,還是蔬菜作物,番茄,茄子,辣椒等,在收穫完果實以後,作物的秸稈是一項很費時,費工,費力去處理的農殘產物。比如說小麥在收穫完以後,秸稈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影響下一茬秋玉米的種植。我國現在大力推行秸稈還田技術,就是將秸稈粉碎以後,作為底肥直接施入土壤,但是在夏秋季節,還是有很多農戶將秸稈直接焚燒,這樣一方面不僅會產生很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氣汙染物,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嚴重的安全隱患。那麼為什麼秸稈還田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存在很多障礙呢?

首先,硬件設施不完善。現在小麥秸稈還田,主要是採用大型收割機,在收割完以後將秸稈粉碎,玉米秸稈粉碎機目前普及率還很低,更不要說經濟作物,番茄這些了,一般都是靠人工進行處理,特別的費時,費工,隨著農村老齡化的加重,人工成本越來越高,處理秸稈的硬件設施跟不上,就導致秸稈還田技術在推廣過程中遇到很多瓶頸。

其次,處理秸稈技術欠缺。將秸稈直接粉碎施入土壤,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說上一茬作物攜帶的病蟲害卵,如果得不到及時的處理,就會攜帶到下一茬作物,特別是一些土傳病害,蟲害。另外,秸稈發酵不充分,不僅不能作為很好的養分,供下一茬作物生長,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秸稈還田技術想要得到更大範圍的推廣,無論是從硬件知識的研發,軟件技術的集成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當然秸稈是一個放錯地方的寶貝,農業技術人員應該進一步拓展秸稈可能的功能,真正的變廢為寶。


奔跑的小樹苗


電費太貴,一年只有1800度的用電指標,合計每月150度,超出了按階梯性電價收費,現在農村幾乎家家有電磁爐,電冰箱等等,農忙時農民用電磁爐,電熱水器,電壓力鍋等做飯燒水。不忙用秸稈做,就這樣,一月下來200多度電,夏天高溫時用300多到四百多,你說農民想辦法省錢嗎?那隻能燒秸稈了。不服去調查


大荔冬棗代辦需要聯繫


沒有種過田的或許難以理解,我只說水稻區。稻草在以前是捨不得在田裡燒掉,因為家裡有養牛,平常燒火做飯也需要用到,所以那個時候,大規模焚燒秸稈的現象很少。

現在養牛的少,青壯年也不在家,加之又是收割機收割的田。雖然收割機可以選擇不切段稻草,但那樣平鋪在田裡要人工收集起來打成捆的話工作量很大。那為什麼不願意就那樣秸稈還田呢?因為短時間秸稈無法完全腐爛,未腐爛的秸稈會對插秧造成很大的干擾,導致秧苗無法固定,另外因為秸稈在腐爛過程中會產生熱量,熱量聚集對新移栽的秧苗也會有影響。

加之,先祖是刀耕火種的時代,傳統意識認為焚燒植物留下的灰是一種非常好的鉀肥。

無利不起早,秸稈還田對農田並沒多大好處,所以大家的積極性一點也不高。


嗚哈呼啦啦啦


秸稈還田並不是人有沒有普及,而是收割機是否達到了人們預期的效果。玉米杆兒粉碎脫粒一體化還沒有成型,麥田噴杆兒技術還不過關,麥扎高和秸稈兒成堆也是造成耕種困難的表現。如果大規模的人力拉出也是苦不堪言,就算當時沒有焚燒,不代表以後存在障礙不進行焚燒處理。實際上工業廢料垃圾地毯下腳料也是造成特大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蚊子殺光光


一,機器粉碎不徹底。

我是魯西農村的孩子,每年玉米收穫隔不多久就要播種冬小麥,可是秸稈粉碎的不徹底,影響東小麥的播種,播種機讓秸稈纏住不能用,人力更不行。

二,農村秸稈做飯是有價值的。

我們也知道天然氣好用,沒有汙染,沒灰沒煙。可是天然氣也貴啊,自家秸稈也一樣可以做飯,所以不會還田。

三,還田需要費用。

年輕人可能不覺的怎麼樣,可是農村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百十塊可能就是他們一個月的零花,菜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