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啓蒙在其時

國學啟蒙在其時

講國學的常識,主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是為什麼孩子要學國學;二是常見的國學啟蒙讀物有哪些,其主要內容是什麼;三是學習國學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一、為什麼要學國學

首先給大家講幾個案例:

最近,上海警方破獲了一起未成年女性參與賣淫和介紹賣淫的特大案件。涉案人員多達20人,大多數為在校中學生,其中,兩人為未滿14週歲的幼女。一些女孩家境並不差,出賣青春只是手頭缺少零花錢。檢查官說,這些女孩子對於錢色交易一點沒有羞恥感;今年10月,廣東佛山2歲女童小悅悅被一輛麵包車撞倒碾壓,肇事車逃逸,七分鐘內,女童身邊經過18人,都冷眼漠視,後來,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事後日本人說“中國是世界上精神最貧窮的國家”;有一天,到同事的辦公室去,看他正在複印《弟子規》,我問他幹什麼。他說,我得讓兒子學學,要不,太不像話了!我問怎麼了?他說,他上學前班,我爸去接他。我爸蹲下來揹他,他猛撲到我爸背上,我爸沒蹲穩,撲倒了。他罵道:你個老死頭子,你還能行不?蹲都蹲不住,還摔倒了。

近些年,像這些沒有羞恥心,沒有同情心,不懂規矩的事情,屢見不鮮。

那麼,大家會問,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孩子變成這樣的呢?這固然有就業壓力大、教育資源短缺等社會方面的原因,但我想,主要還是我們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的缺位,大家急功近利、惟利是圖。單純地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做人的根本教育;有些家長想,現在學習這麼緊,先放一放,等考上大學後,再去補學,其實,孩子的習慣和規矩恰恰是少年時代養成的,習慣一旦形成,再改就困難了,弄不好會成為一鍋夾生飯;當今的社會物慾橫流,如果我們不趁孩子在世界觀未形成前,對他們進行良好的傳統道德的灌輸,先入為主,壞的思想自然就會佔領他們的頭腦。就像一個空房間,你不使用,時間久了,就會生滿灰塵和蛛網;再加上這些主要的讀物總共算起來不超過5000字,學起來,不需要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孩子來講,是事半功倍,受益終生的事。

近些年,許多有識之士,把目光投向了國學,以傳統教育來彌補現代教育的不足。現在,全國上下學國學風聲水起,並且不斷向國外拓展,僅美國就有8000所學校學漢語;全世界是有幾百家孔子學院。《三字經》還被選入“兒童道德叢書”。譯成多種文字。可以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紫氣東來”之說,愈來愈為世界所認可。所以,學國學不僅是為了糾正教育出現的偏差,也是順應世界發展的需要。

二、常見的國學啟蒙讀物及主要內容

現在最常見的啟蒙讀物有近20種。《顏氏家訓》《朱子家訓》《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詩》《童子禮》《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千家詩》《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最有影響力的還是《弟子規》和“三百千”。

《弟子規》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 全文1080字,其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分、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現代的研究學者指出,《弟子規》的核心內容是倡導通過堅持修己愛人達到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是人生第一規,是做人的根本!

比如,在家時,一要孝順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出必告,反必面。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二穿衣服要: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三吃飯要: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四住: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五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在外面交際時:一要誠實守信: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二是涉及錢物時: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三是尊重別人: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四是知錯善改: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總的與人相處的原則就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三字經》是古代蒙學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書。相傳為宋末大學問家王應麟編撰。全書結構嚴謹、文字簡練、概括性極強;句句叶韻,讀來琅琅上口;通俗易懂,便於記憶。許多人少時讀過,竟終生不忘。全書1722字,內容豐富,涵蓋面極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代代傳頌,被譽為“千古一書”。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認為需要注意的有三個部分:一是講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裡講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顏氏家訓》中說:“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舉凡天下,有幾個人是出汙泥而不染的蓮花?何況缺少鑑別能力的孩子?我們做家長的,常常關注自然環境如空氣、水對孩子的影響,卻忽視了自己以及自己的朋友對孩子的影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小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另外,家長交朋友時,還要考慮對孩子是否有好處。《論語·季氏篇》中孔子曰:“益者三友,損(損害)者三友。友直,友諒(信實),友多聞,益矣。友便辟(阿諛奉承),友善柔(當面恭維,背後誹謗),友便佞(花言巧語),損矣。”臺灣詞作家莊奴談到他的成功,受到他母親的影響很大。

第二部分用短短几百字,勾畫出一部中國古代史: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湯伐夏,國號商。六百載,至紂亡。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周轍東,王綱墜。逞干戈,尚遊說。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嬴秦氏,始兼併。傳二世,楚漢爭。

第三部分是激勵孩子刻苦讀書。頭懸樑(漢孫敬),錐刺股(戰國蘇秦)。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晉車胤),如映雪(晉孫康)。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漢朱買臣),如掛角(隋李密)。身雖勞,猶苦卓。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

《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收集中文姓氏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學《百家姓》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百家姓》不是按人口多少排的。“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代吳越錢塘地區,故而宋朝皇帝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王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二是要注意多音字。如:

區,音為ōu(歐)常有人讀為“區”(qū)。黑,音為hè(賀), 常有人誤讀為“黑”(hēi)。蓋,音為gě(葛),常有人讀為“蓋”(gài)。查,本是檢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為姓氏要念zhā。教,指傳授、教授之意時念jiāo,但作為姓氏時要念jiào。任,本是信任、擔任、任何之意,念rèn。作為姓氏時念rén。曾,指曾經、未曾之意時念céng,作為姓氏時要念zēng。繆,本是修繕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綢繆”時念móu,作為姓氏時念miào。晟,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但作為姓氏時念chéng。單,本是不復雜、獨一的意思,念dān,但是作為姓氏時念shàn。樂,是一個多音字,念lè或者yuè,作為姓氏時念yuè。員,又寫成“貟”,本意是成員,讀yuán,但作為姓氏時念yùn。仇,作姓氏時應讀作qíu 。華,作姓氏時應讀作huà ,代表人物華佗。 能,nài。尉遲 其中的尉應讀作yù。万俟 作姓氏時應讀作mò qí。

《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散騎侍郎周興嗣在王羲之本基礎上編著的。傳說周興嗣用了一夜時間將其編完,鬚髮皆白。《千字文》是我國最優秀的一篇訓蒙教材,用一千個漢字勾劃出一部完整的中國文化史的基本輪廓,代表了中國傳統教育啟蒙階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連貫,音韻諧美,讀起來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長詩,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識全書。《千字文》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從宇宙的誕生、開天闢地開始講起,一直講到上古、太古和遠古的歷史。第二部分,講中國文化的核心五常之德。第三部分,講述了與上層建築,也就是國家、政權、政治等有關的內容。第四部分,描述了溫馨的人情和恬淡的

田園生活。我舉兩句例子: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黃帝被尊為"人文初祖",從黃帝開始,人類的人文文明進程才正式開始了。黃帝姓姬,名軒轅,號有熊氏,在位100年。從黃帝開始中國歷史開始記年,至今有5000年,所以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黃帝手下有六個大臣,各有貢獻。倉頡造字;伶倫造樂;隸首做算數;大撓造甲子;岐伯作醫學;發明衣裳的是胡曹。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階段,人只是拿樹葉、獸皮往下身一圍就算了。胡曹發明了衣裳,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褲子是很晚才出現的。

墨悲絲染,詩讚羔羊。這兩句話屬於用典,典故出自《墨子》與《詩經》。“墨”指的是墨子,《墨子》一書中有個“墨悲絲染”的故事。話說墨子有一次路過染坊,看到雪白的生絲在各色染缸裡被染了顏色。任憑你怎樣漂洗,也無法再將染色絲恢復生絲的本色了。墨子悲泣地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不可不慎也”。這個故事暗喻了人的本性像生絲一樣潔白,一旦受到汙染被染了色,再想恢復本性的質樸純潔,已經不可能了。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禍福”兩句話出自《易經》。《易經·坤卦·文言》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兩句話重點討論了善與惡、福與禍的因果關係。善惡是因,福禍是果,因果次序一定要分別清楚,千萬不能倒置。

尺璧非寶,寸陰是競。這兩句話,語出《淮南子》。《淮南子》上說“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璧的本義是平而圓、中心有孔的玉環,後世將上等的美玉稱為璧。直徑一尺長的璧是非常寶貴的,古有“和氏之璧,價值連城”的故事。但是這裡卻說“尺璧非寶”,這是與光陰比較而言的。與光陰(時間)相比,一尺長的美玉也不是寶貝,但是片刻時光卻值得珍惜。

上和下睦,夫唱婦隨。上有和下就有睦,所以說“上和下睦”。“和”是協調、平靜、美好的意思;“睦”字從目,目順也,就是看著順眼,引伸義為親近、好合。長輩與晚輩要和睦相處,就是“上和下睦”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唱”是“倡”的通假字,有倡導、發起的意思。“夫唱婦隨”的意思是說,如果沒有原則性分歧,丈夫倡導的妻子一定要擁護。

外受傅訓,入奉母儀。這兩句是談教育的原則,要將師教與家教結合起來。韓愈在《師說》裡面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教做人是第一位的,知識的傳授在其次。不會做人,知識越多危害性越大,因為“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升階納陛,弁轉疑星。中國古代的建築是建築在一個高出地面的臺基之上,所以堂前有階,要進入堂屋必須升階,所以古人有升堂之稱。升階是一階階登上去,納陛也是用腳蹬著一步步走上前。階和陛都是臺階的意思,普通的臺階就叫階,帝王宮殿的臺階就叫陛。皇室宮殿的臺階,通常九階為一組,所謂"天子之陛九級",陛之上的平臺都用硃砂塗成紅顏色,叫做丹墀。臣子站在陛階之下向天子奏事,自稱陛下,意為"在陛下者告之"就是站在臺階底下的我有事要奏報,並不是稱皇帝為陛下,他是陛上。"升階納陛"的意思,就是一步步拾階而上,登堂入殿了。

聆音察理,鑑貌辨色。聆是聆聽,但聆和聽不一樣。聆是仔細聽,十分專心地聽,而聽只是一個泛泛的聽的動作。聽別人講話要仔細地聽,就是聆音。察是審察、考察,理是話裡面的道理,話裡面深一層的含義。俗話說“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就是這個意思。這個人說的話,要表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一定要搞明白。鑑的本義是銅鏡子,有觀察、鑑別的意思在裡面。貌是一個人的容貌和外表,包括了言談舉止、動作表情。“鑑貌辨色”是說,通過觀察人的容貌來辨別他內心的活動,

三、學習國學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歷覽前人留下的寶貴遺產,有的家長會問,那麼學習這些對孩子有什麼好處呢?我用21個字概括。那就是“知孝道,明是非,好習慣,守誠信,會交際,益智慧,厚基礎。”

知孝道。孝是中國道德的核心。現在,有些地方將孝已列入了公務員的入取條件。

那麼,什麼是孝呢?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感恩。隋唐以前,中國沒有科舉,選擇官員的渠道,是舉孝廉。它規定每二十萬戶中每年要推舉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職。被舉之學子,除博學多才外,更須孝順父母,行為清廉,故稱為孝廉。曹操就是孝廉起家的。孝的核心是順。就是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懷。雲臺卷舒山上有一則刻石“一孝成仙”,它的“一”字是豎寫的,讀作“順孝成仙”。“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做過母親的女人,死後她的骨頭都是灰色的。《孟子·離婁章句上》“曾子養曾皙,必有酒肉。將徹,必請所與。問有餘,必曰‘有’。曾皙死,曾元養曾子,必有酒肉。將徹,不請所與。問有餘,曰:‘亡矣’。將以復進也。此所謂養口體者也。若曾子,則可謂養志也。事親若曾子者,可也”; 孝的第二個內含是敬。《論語》: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第三,要愛惜好自己。我們做父母的人,對孩子的心情,我們心裡知道。同樣,我們也是父母的孩子,類推一下,假如,我們的身體受到什麼損傷,我們的父母會怎麼樣呢?從這點說,我們並不是自己的。《論語·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有人採訪比爾·蓋茨,問他最著急做的事是什麼,他說,孝順你母。別的什麼都可以等,只有孝順父母不能等。綜上所述,只有做到了孝,推衍開來,
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的人生才有大境界。

明是非。是非觀,是當代的道德核心,它指定了這個時代應有的善惡美醜、是非曲直的標準和界限。根據調整範圍可分為刑法界限、法律界限和道德界限。孩子從小就要在心目中設定幾條界線。什麼樣的事可以做;什麼事得請示大人後再做;什麼事堅決不能做。可是,現在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急功近利,只單純注重學習成績,把能否考上大學當成孩子優秀的標準。忽視德育,學習成績是上去了,可作為人的行為規範是什麼,孩子不清楚,致使孩子做事沒有道德底線,自私自利,沒有廉恥。我的妻子是一位禁毒警,她們收押的吸毒人員裡面有留學回來的碩士,有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由於沒有正確的人生觀,沾染上了毒品,一生就毀了。所以,這正應了古人一句話“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好習慣。《漢書》中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是說,兒童時期養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牢固,很難改變。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青少年時期是行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要階段,是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機不可失。

第一,當日事,當日畢,不拖泥帶水。明天有明天的事。孩子回到家第一件事是把作業寫完,然後再玩。第二,要養成終生讀書的習慣。學問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常年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第三,從細節做起。《弟子規》有很多規矩都是小事。這些看起來都是小事,但是確能看出我們每個人的修養,決定著我們的人生。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道德經》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有一個緝毒警察,上級派他打入敵人內部,他所有的事,都做到位了,但是,卻恰恰忽視了一個細節,最後送掉了性命。大家會問,什麼細節?皮帶。警用皮帶上面,都有警徽。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是非常有道理的。第四,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有一句話,叫做再窮不能窮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惟艱。”《次柳氏舊聞》,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太子有一天陪著唐玄宗一起進餐。其中有一盤羊腿,唐玄宗就讓太子去割。太子割完羊肉後,手上都是油汙,便順手拿起一張麵餅擦手。唐玄宗眼睛直盯著他。太子擦完手,慢慢地把餅送到嘴邊,唐玄宗才轉怒為喜。”在此,我把一句話送給大家:習慣成性格,性格即命運。

 守誠信。《弟子規》說:“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我們小時候,都學過《撒謊的孩子》,由於他總撒謊,最後被狼吃了。古代史中有一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一笑失天下”的故事。“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論語》顏淵第十二之第七:“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誠信在孔子看來,比生命還重要。那麼,有的家長會問,現今社會,如果講誠信,會不會吃虧?我告訴大家,人間正道是滄桑,你品品,你身邊的奸狡之人,有幾個得到好報的?

會交際。中國是一個講究人情的社會。《紅樓夢》中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把人情看成一門學問。現代人喜歡把溝通、表達能力叫做情商,情商遠比智商還要重要。首先,講禮貌。禮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門票。我兒子在報社實習時,我告訴他,跟長輩、領導或女士一起走路,不要並排走;遇到開門、打門簾時,要快走幾步,給人家打好簾子;面對的如果是女士,如果她不主動和你握手,你不要把手伸出來,握手的輕重也要有數。禮貌的核心是尊重別人。心中有敬愛,行動上不用說,自然到位。我們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別人的隱私,別人的人格。比如《弟子規》:“近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這麼多年,我請別人吃飯,從來就沒吃飽過。我在身邊備一雙筷子,為客人夾菜;眼睛隨觀察客人缺少什麼。同時,我們做父母的,也要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去“規定”孩子的興趣。《莊子》中有一故事:“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莊子告訴人們:"此以己養養鳥也,不會有好結果。妥善處理好與人的經濟關係。《弟子規》說:“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我兒子在國外工作,在大連上飛機,來回在他同學家住。這次,我說,兒子,你以我的名義帶兩盒人參給你同學的父親,你總麻煩人家。歸納起來,與人交總的行為規範是“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與人相處奉行的總綱。後來,這句話作為世界傑出的先哲的名言,也是中國唯一的,雕刻在聯合國的大廈的基石上。

 益智慧。不要把讀書的目的狹隘地定位在升學上。讀書的目的是獲得人生的智慧。《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些經典高度濃縮了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包含了中華民族生存的大智慧。比如《弟子規》中說:“事非宜,勿輕諾。茍輕諾,進退錯”。提醒我們不要輕易許諾。《千字文》中有一句:“磻溪伊尹,佐時阿衡。”伊尹是成湯的廚師。這個人極其聰明,很有謀略,很想幫著成湯幹一番大事業。但一個廚子,怎樣才能接近成湯呢? 他就想了一個奇招。成湯有一段時間發覺飯菜的味道不對,不是鹹了就是淡了,於是把廚子伊尹叫來,問問他這菜是怎麼回事。伊尹於是根據烹調的道理,縱談天下大事。成湯聽得大喜過望,於是,拜伊尹為宰相。 我還清楚地記得,我臨畢業時,校長給我們講話,送給我們一句話,叫作“不悅不言,悅言則善。”說得多好。所以,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是講不好國學的。
厚基礎。學習“三、百、千”至少能增加1500字的識字量;同時,豐富了孩子的文化、歷史知識。這對於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提高閱讀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俗話說:“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像一張白紙,可以畫最真最美的畫圖。天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三字經》說“苟不教,性乃遷。”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再改就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