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高鐵樞紐助崛起提速

抢抓机遇高铁枢纽助崛起提速

抓高鐵機遇打通連接世界的物流大通道 記者 魏文慧 攝

抢抓机遇高铁枢纽助崛起提速

被綠地包圍的高鐵站 記者 崔坤 攝

抢抓机遇高铁枢纽助崛起提速

高鐵站航拍 記者 崔坤 攝

核心提示

梁園,是一座“火車拉來”的城市。

1913年隴海鐵路在此設站,其後,火車歷經蒸汽、內燃、電力時代,2016年迎來了速度的質變,從普客到高鐵,時速從90多公里躍升至300公里。作為全國首個集普通鐵路、多條客運專線、高速鐵路為一體的鐵路客運站,商丘站可實現不同鐵路客運的零換乘。

高鐵,讓遠在天涯變為近在咫尺。乘坐鄭徐高鐵到上海不足4小時,耗時較之前縮短近一半。由梁園出發,還可以直達深圳、石家莊、青島、濟南、西安等各大城市。

從2013年5月28日梁園區高鐵建設房屋徵收首次動員會召開到2016年9月10日鄭徐高鐵通車,1000多個日日夜夜,勇於擔當、抓鐵有痕的梁園區人凝聚出戰天鬥地的磅礴力量,在鄭徐高鐵梁園段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

動人篇章還有壯美續章。伴隨鄭徐高鐵開通、商合杭高鐵建設,還有即將動工的雄商高鐵以及已列入國家高鐵建設“一號工程”的京九高鐵以多“十字”交叉的形式為梁園跨越發展蓄積能量,促其崛起提速。

高鐵出,梁園興。如今的梁園正以“日日新”的速度快速發展,“趴趴屋”變高樓、羊腸道變通途、小作坊變大產業,將交通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以樞紐經濟提升城市發展能級的連臺好戲正在上演。

“復興道北”的高鐵機遇

從1916年到2016年,前約70年,商丘是道北,商賈雲集,道南是農村,滿目田園;後近30年,道北是道北,頹垣斷壁,道南是城市,繁華富庶。一條鐵路、一個站口的改變,就改變了幾代人的命運。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僅老朱集這一帶的稅收就有300多萬元,在全省都“呱呱叫”。當時有這樣一個能表現道北人自豪之情的順口溜:吃道北的飯,幹道北的活,出了道北不能活。

站口南向之後,道北人說話的底氣“一里不抵一里”,眼看著那邊的燈火輝煌,幹瞅著這邊黑燈瞎火。

據東風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李莉介紹,徵遷前,商丘市區有187座正常使用的旱廁,東風辦事處就佔了135座。有50多條不能過汽車的背街小巷,30多條下水道幾乎報廢,整天臭氣烘烘的死衚衕。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徹底改變道北落後面貌,讓老百姓扔掉窮日子,改變苦命運,讓道北和道南同步奔小康,這是梁園區委、區政府歷屆領導的心願。但是,由於貧困群體體量太大、居住環境太差,想徹底改變道北舊貌,憑梁園區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一直到2010年左右,道北人的生活條件一直沒有改觀。

機遇總是會光顧時刻準備著的人。根據國務院批准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徐蘭高鐵(河南稱鄭徐高鐵段)要途經商丘。抓住這個機遇!這是商丘900多萬人在痛失京九機遇之後的共同心聲,更是梁園區人共同的夢想。

機遇稍縱即逝!抓機遇,必須果斷而有擔當!市領導著眼商丘開放發展大局以及外向型經濟發展前景考慮,審時度勢,高瞻遠矚,明確指示梁園區必須立足城市長遠發展,結合城市規劃設計,把高鐵建設和道北復興規劃有機結合,申報建設不同鐵路客運零換乘的“三站合一”鐵路客運站。

自2010年開始,梁園區就踏上了“三站合一”申報征程。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經過近3年的奔波,“三站合一”規劃終於得到批覆。

至此,高鐵機遇在梁園塵埃落地。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我國高速鐵路發展以“四縱四橫”為重點,構建成快速客運網的主骨架。鄭徐高鐵是“四橫”之一——徐蘭高鐵重要組成部分,隴海鐵路商丘站、鄭徐高鐵商丘站、商合杭客運專線將在商丘“三站合一”,作為全國首個集普通鐵路、多條客運專線、高速鐵路為一體的鐵路客運站,實現不同鐵路客運的零換乘。

“三站合一”的出發點就是拉動道北經濟,改變道北環境,方便群眾生活,實現火車站區域進得來、出得去、走得暢。為此,在嚴格規範的鐵路建設中,實現了在歸德路、凱旋路新建兩座立交橋,上跨通過鐵路,在原歸德路、凱旋路兩個下穿的基礎上又增加向陽路、前進街兩個下穿,解決了道南道北車輛的快速通行問題,為進出商丘高鐵站的順暢提供了保障。

如今,道北老城區已不復存在,道北老街將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崛起的現代化的梁園區高鐵新城。

據悉,梁園區正著力構建以高鐵站為依託的樞紐核心區建設,不遠的將來,10平方公里核心區將讓道北10餘萬人首先享受到高鐵紅利。

回望熱血沸騰歲月

仍然一如既往地忙,但表情明顯輕鬆了不少。

8月31日,在高鐵站北廣場,梁園區高鐵辦主任鄭秀麗指著高鐵站上的“商丘”兩字,然後手指向北一拉說,現在勝利路下穿工程已經啟動,輔路合圍工程已經完成,整個工程完工後,這裡將成為一道風景線。

鄭秀麗說,現在不敢回頭想,那時候工作是怎麼幹過來的。不怕忙,最怕工作急、危、險、重,也可以這麼說,以後的風景線,當時就是“燃燒彈”,工作稍有疏漏,就會形成“信訪源”。所以,當時每個人都壓力巨大,工作幹不好,寢食難安。

2013年5月28日,梁園區高鐵建設房屋徵收首次動員會召開,並迅速成立了高鐵建設指揮部,這標誌著梁園高鐵建設的正式啟動。

鄭徐高鐵線涉及到梁園區3個鄉鎮及八八、東風、建設、白雲、前進、長征、平原7個街道辦事處,總長33.3公里。整個項目建設加上高鐵配套設施及路網改造項目和安置區建設用地涉及的徵收,梁園區的徵收任務達到商丘市總徵收任務的95%。10萬道北居民中僅高鐵徵收就涉及1.5萬戶7萬餘人,徵收面積200多萬平方米。無論是徵遷總量、房屋徵遷量、徵遷增量在全國高鐵建設史上都屬絕無僅有。

對梁園區來說,從週轉到徵收,從徵收到建設,從建設到安置,每一步都關乎民心向背,每一步都是考驗,每一步都是對歷史的交待……克難題,幹實事,順民意,為紮實推進徵遷工作,梁園區響亮喊出了“一切為高鐵讓路”的口號。

這是一段熱血沸騰的歲月。無論再難,都要幹好!梁園區歷任領導都認準了高鐵這個奠定梁園百年發展基業的“生命線”,梁園區的全體幹群也都認識到這是梁園發展的重大機遇,道北居民更是深刻認識到,如錯過此機遇,和道南實現平衡發展,將是一句空話。

在徵遷動員會上,時任區委書記陶青松說:“我們要變壓力為動力,小局服從大局,為了國家重點工程順利實施,為了梁園長遠發展,要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全力以赴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為“打贏這場硬仗”,區長薛鳳林把辦公室設在徵遷一線和被徵收戶家門口,隨時解決問題,頂住了很多壓力,扛過了種種艱難。

作為徵遷主戰場,八八街道辦事處、東風街道辦事處全體幹部的日曆上沒有星期天,無論何時何地,無論狂風暴雨,無論嚴寒酷暑,所有的時間都是工作時間。

高鐵徵遷,這是高鐵建設的需要,也是拉動梁園乃至商丘經濟增長並改善城市面貌的需要,更是徹底解決10萬道北居民居住安全和居住條件的唯一機遇。這是大事好事,但要真正辦好這件大事好事卻是難事。

把難事辦好,黨員幹部帶頭就顯得尤為重要。

曾記得,有人說——

“我是共產黨員,徵收從我家開始!”

“我是幹部,房子我家帶頭拆!”

在梁園區一期高鐵徵遷中,黨員陳森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第一個在社區徵收協議上簽字。陳森的妻子還把自家的門面房騰空,無償讓給社區作為徵收簽約點。

是呀,我是黨員,我願意帶頭搬遷;為了城市發展,我願意帶頭搬遷;為了子孫後代,我願意帶頭搬遷……這一個個“願意帶頭搬遷”的背後,可是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家族為高鐵事業所做出的無私奉獻。

“具有大局觀的梁園百姓對鄭徐高鐵建設十分支持,舍小家、顧大局,對個人利益計較得少,這一點難能可貴。”鄭徐高鐵的建設者——中鐵七局的負責人如此真情點贊。

200萬平方米拆遷實現零上訪,如果沒有沿線群眾的大局意識、奉獻情懷,怎麼可能做得到?!這,就是“梁園高鐵精神”的生動體現。

“順路”崛起正提速

鄭徐高鐵客運專線開通後,王小喜感覺鄭州和梁園好像就是一個城市。

“高鐵開通後,就能常回家看望父母了,回家如散步,全不費工夫。”碩士畢業後留在梁園產業集聚區搞科研的王小喜高興地說。王小喜家住鄭州東區,平常從市中心到家少說也要一個半小時,現在50多分鐘到家,比住鄭州都方便。

“從北京到香港、從徐州到蘭州、從商丘到杭州,這三條高鐵最終將在梁園形成米字形交叉,從商丘將直達北京、安徽、浙江等十多個省數十個大中城市,交通便利,將會讓梁園區逐步成為招商和人才窪地,隨著城市大框架的日益形成,梁園區將會借高鐵形成‘虹吸效應’。”市公路局總工程師華學禮說。

當然,如果談高鐵的價值,必須跳出梁園,站位商丘,因為商丘的機遇就是梁園的。華學禮介紹說,這些目前已通車和在建的高鐵以及即將規劃實施的雄商高鐵等,將逐步推動商丘成為東引西進的橋頭堡、隴海蘭新經濟帶與京九經濟帶的交匯點、中原地區承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灣”三大經濟圈產業轉移的最佳區域城市。

華學禮還認為,談高鐵對梁園區的作用,絕不能侷限於梁園,只有站位商丘看梁園,依商丘大勢實現“順路”崛起才是大格局。

其實,梁園區在“十三五”規劃中,就有了“順路”崛起的明確指引——

商丘已基本打造成為全省吸引內外資本的投資窪地、新興產業集聚發展的產業高地。梁園作為商丘的中心城區,承擔著中心城區產業發展的重任,為我們在更高水平上承接產業轉移創造了機遇和條件。

為給提速崛起創造更加堅實基礎,梁園一直致力於區域性交通綜合樞紐的打造。加快推進商丘機場及其配套設施建設,打造商丘空港經濟區;繼續推進沱澮河航運工程、310國道升級改造項目,加快構建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內河航運四位一體綜合交通體系;儘快打造成為繼鄭州之後中原地區第二大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為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市提供有力支撐。

區域性交通綜合樞紐助推梁園全方位對外開放。以梁園產業集聚區、特色商業區為重要載體,重點圍繞“長三角”、“珠三角”和港澳臺等重點區域招主導產業前10強項目、知名品牌項目、高科技項目、高成長性項目、高稅收項目,同時,認真研究國內產業佈局和轉移趨勢,繪製產業鏈條圖譜,大力開展“延鏈”和“補鏈”招商,積極推動梁園產業轉型升級。

飽含發展期冀,承載繁榮夢想。梁園區依託高鐵匯聚崛起蓬勃力量,正在全力推進城市發展、產業升級和區域合作,提速跨越發展,前景光明無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