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好网民·好巾帼候选人」谭静:为社区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

「遂宁好网民·好巾帼候选人」谭静:为社区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

目前,由遂宁市委宣传部、遂宁市网信办、遂宁市总工会、共青团遂宁市委、遂宁市妇联共同主办的遂宁好网民系列评选活动网络投票环节结束,即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他们当中不仅有遂宁本土的网红、好职工、好青年,还有好巾帼。

「遂宁好网民·好巾帼候选人」谭静:为社区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
「遂宁好网民·好巾帼候选人」谭静:为社区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遂宁好网民·好巾帼候选人」谭静:为社区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

谭静对辖区河东老小学重点区域进行了防汛安全工作排查

遂宁好网民·好巾帼候选人谭静,是遂宁市河东新区慈音街道办事处棉场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互联网力量来推动工作。

“在2017年9月16日下午14时许,当时我骑电瓶车去上班途中,在朝阳路和香林路十字路口发现有个小孩与家人走失。我当时停下车来试图去与孩子交流问询其父母家人情况,但孩子防备心很强,始终不说话,并不能正确表达家里面的住址及父母电话。”谭静回忆到。

作为母亲的谭静深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重要意义。为了帮小孩成功找到家人,在向慈音派出所报警后,她开始发动朋友圈寻人,并将寻人内容发布到工作群内,方便大家转发。经过热心网友的转发和关注,距离事发不到一小时的时间便找到孩子的奶奶。

据奶奶介绍,孩子今年5岁,是南充人,因来遂宁走亲戚,在万达玩耍,不幸走失。

“当时孩子一见到奶奶,本能地扑到怀里撒起娇来,我也不由得松了口气。其实孩子走失,不仅是带给家人焦急的等待与懊悔,也无不牵动着广大热心群众的心。我也希望在孩子走失后,能够尽快的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的优点将消息散发出去,便于能尽快的找到家人。”

在谭静工作的棉场社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家中有两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因为患有严重的脑瘫,10岁和7岁的两个儿子,永远只能戴着尿不湿。这个家庭的孩子的奶奶经常说:“要是没有那么多的好心人,我和孩子母亲是无论如何也支撑不到今天的。”

「遂宁好网民·好巾帼候选人」谭静:为社区工作插上“互联网+”翅膀

谭静向居民群众宣传了妇女的维权方法和渠道

据了解,自从大儿子确诊为重度脑瘫后,孩子母亲便辞去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孩子。丈夫苏刚一直在外靠打工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更为不幸的是,过了3年,家里的小儿子出生后不久也被确诊为重度脑瘫。由奶奶照顾小儿子,母亲照顾大儿子,尽管棉场社区也长年为这个家庭提供特殊补助和关照,帮助两个孩子办理了残疾人生活补助,但仍生活艰难。

“当我了解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后,我通过“互联网+”模式,加了奶奶微信好友,经常与她聊天安慰她,社区有什么最新动态,都会第一时间联系她。通过微信一发布,奶奶就能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其实微信就像是一个桥梁纽带的作用,让他们家庭能感受到来自我们社区的温暖。”谭静说。

“做好妇女工作是一名妇女干部最朴实的写照”

“参加此次的遂宁好网民的评选活动让我感到身上的胆子更重了。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当好一名社区干部,做好妇女工作,是一名妇女工作者最起码的追求,也是作为一名妇女干部最朴实的写照。只不过现在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更多的运用了一些网络手法来推动工作。”

谭静认为,在日常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善于学习,有较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的能力,有丰富健康的个性和终身学习的本领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其次还要进行自我调整,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但更重要的则是要与时俱进,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