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招,万山的农民变“网民”

近年来,万山区积极推进网络扶贫工作,在网络覆盖、通讯服务、智慧广电云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在便民利民、互联互通上想办法,统筹推进所有行政村有线电视、广电网络、4G网络全覆盖,让村民变“网民”,生活多姿又多彩。

在鱼塘乡槐花村村民石静的家中,她的一双儿女此时正拿着手机在上网课。由于疫情影响,学校未能如期开学,在假期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了石静子女学习的“新课堂”。“我们在家里,在手机上上网课,每天上课有数学、语文,下课要写作业。”石静的女儿谢思雅说道。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招,万山的农民变“网民”

鱼塘学子通过平板学网课

网上听课、居家学习,这些让石静一家在疫情期间,得以坐享便利、保障安全的方式背后,离不开槐花村通信网络的不断建设。近年来,万山区持续推进乡村通信网络建设,槐花村建起了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开通了宽带和网络,实现了网络全覆盖,村民也因此告别了“满山找信号”,过上了“网上云”生活。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招,万山的农民变“网民”

鱼塘村民通过广电云看电视

如今,槐花村的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宽带纵览高清电视,还能借助手机、电脑等电子媒介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购物。“我们现在都是用4G网络,买一些生活用品,衣服、裤子、鞋子,还有学习用品,都比较方便。”石静笑眯眯地介绍。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招,万山的农民变“网民”

鱼塘乡槐花村村民石静收拾网购的学习用品

与鱼塘乡槐花村一样过上了“网上云”生活的还有高楼坪乡赶场坝村。随着“广电云”村村通工程的不断实施,海量的信息与数据通过有线数字化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等平台,传递、延伸到赶场坝村的千家万户,让乡村打开了山门,为更多村民拓宽了视界。

赶场坝村民袁世明表示,“在家就是每天观看国家的大事,而且每天一起来就看早间新闻,然后知道国家的疫情如何防治?如何控制?如何做好自我保护?这样可以帮助家人提高这方面的防护意识,还有帮助村民也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招,万山的农民变“网民”

高楼坪乡赶场坝村民袁世明通过广电云看电视

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扶贫工程和大数据工程,多彩贵州“广电云”不仅为赶场坝村的村民送去了广播电视节目,更为当地群众搭建起让农村加速驶入信息化“快车道”的桥梁,让所有群众得以享有信息化、数字化生活。

截至2019年底,万山区所有行政村广电云的覆盖率100%,用户数达33561户,农村宽带使用率也进一步增强,安装农村光纤宽带用户数达9235户。随着乡村通信网络建设的发展完善,村民也跨入了互联网时代,享受到便捷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提升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区融媒体中心 龙艳 何丹(实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