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康复训练如何进行?分期进行别心急

骨折即指骨结构的连续性部分或完全断裂,而这种断裂所需的康复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骨折患者在修养期间必须固定患肢,无法随意走动,这是病症所迫,在所难免。骨折期间久卧病床常常让患者忘了下地行走的感觉,当完全康复再下地行走,那种感觉可以说是难以言语。那么这种难以言语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感觉呢?

下肢骨折康复训练如何进行?分期进行别心急

骨折康复后第一次下地负重什么感觉?

下肢骨折会造成下肢活动明显受限。一般在骨折治疗的前两个月属于固定期,患者应减少患肢的移动,保持患肢在固定位置,以避免二次损伤出现。两个月后患者可以在医生对骨折处愈合程度的判断下适当地下地负重。由于长时间未进行活动,初次下地负重下肢难免会无法适应,而且由于骨折处的影响,初次下地是还会伴有下肢僵硬、发麻的感觉,还会明显感觉到下肢无法使力,这均属于骨折后的正常表现。随着骨折处的愈合以及功能锻炼的加强,上述情况均会慢慢消退,直到下肢活动完全恢复。

下肢骨折康复训练如何进行?

骨折康复训练和饮食调理一样,也需要分期进行,这样才能够达到康复的最佳效果。

一、康复早期

下肢骨折康复训练如何进行?分期进行别心急

在康复早期患肢肿胀、疼痛的症状较为明显,且骨折部位尚未痊愈,容易出现移位现象。因此该时期的功能锻炼应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关节粘连为主要目的,多采用肌肉的等长收缩和舒张的锻炼方法为主。

二、康复中期

此期间患肢处的肿胀、疼痛症状会发生明显的消退,骨折断端开始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稳定性提高,因此在此期间进行肌肉收缩训练的同时可适当地予以患处关节的上下活动,有助于避免关节粘连出现。

三、康复后期

康复后期骨折断端的骨痂会逐渐向骨组织转化,骨折处逐渐康复,此时可进一步扩大患肢的活动范围和力量,相关关节的伸屈活动可适当增加,一些负重锻炼也能予以施行。

下肢骨折康复训练如何进行?分期进行别心急

骨折的康复是每个病患挂心之事,为了患肢更好的康复,必要的功能锻炼不可缺少。但在功能锻炼期间,患者切记做到循序渐进,以免心急而造成患肢出现二次损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