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張嘉譯早年不爲人知的一面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張嘉譯主演的電視劇幾乎霸屏了各大衛視的黃金時段,(急診科醫生)、(我的體育老師)、(生逢燦爛的日子)等,可謂中年大叔迎來事業巔峰,“戲霸”出手無人能敵。


揭秘張嘉譯早年不為人知的一面

總有人評價張嘉譯是一位“大器晚成”的明星,對此,張嘉譯說:“你們老把我說得這麼可憐,其實我一直很嗨(笑)”。

1970年,張嘉譯出生在西安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四個哥哥一個妹妹。那時候他還叫張小童,後來改名張嘉譯。
揭秘張嘉譯早年不為人知的一面

小時候的照片

1987年,張嘉譯報考北京電影學院。面試要求形體展示,張嘉譯不會跳舞,只能做一段廣播體操。最終,被馬精武教授以喜劇演員招了進去。認為這個小孩兒比較端正,長得比較好看,而且挺有個性,挺質樸耿直的。

剛進電影學院時,由於張嘉譯害羞不敢和女同學排練節目,很多老師並不看好他,認為他畢業以後不會演主角,,結果還沒畢業,張嘉譯就接到主角的邀請,1990年他出演了第一部電影“魔錶”。
揭秘張嘉譯早年不為人知的一面

從1990年到2017年,出演了34部電影,超過1000集電視劇,他熱愛表演到了忘我的境界,為了演好劇情,他演武打戲從不要替身,直接往水泥地摔,結果落下了毛病……強直性脊柱炎。這病難以根治,這也是張嘉譯現在走路直不起腰,走路一步三晃得原因。
揭秘張嘉譯早年不為人知的一面

對於現在取得的成就,張嘉譯認為不管什麼時候,他都覺得不算晚。就像他信奉的(懸崖)裡的一句臺詞:能留下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