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乱”白宫

史上“最乱”白宫

让美国重新伟大

《火与怒:特朗普白宫内幕》是一本总结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一年的非官方记录,里面对特朗普和他身边的幕僚,有很多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的爆料。比如特朗普和他的竞选团队一开始没想当选,谁也没想过获胜后该怎么办;比如白宫一年,特朗普暴露出三个重要缺陷:好面子,行事孩子气以及没主见。

资深专栏作家沃尔夫抓住为特朗普白宫的前100天作传的机会,像"墙上的苍蝇"一样,呆在白宫里看各色人等的表演,听到了各种小道消息,他把这些都写进了书里。在他的笔下,

特朗普的白宫没有一个正常的组织架构,只有潜规则一一谁距离特朗普越近,谁的影响力越大。白宫政策顾问抨击沃尔夫是"一本垃圾书的垃圾作者"。但是《经济学人》的书评强调,也许沃尔夫的不少爆料都不一定确凿,但这本书却全景式地把特朗普白宫的宫廷政治和管理混乱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本书在美国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本。先给你讲一条这本书里最重磅的消息,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时,根本没想过自己能获胜。2016年11月7号,距离美国大选只有一天当时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他的选举团队没有抱任何获胜。各种民调都显示他与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有五到十个百分点的差距。到了11月8号下午,特朗普得知自己有可能获胜,之后的一个小时,他经历了一番巨变,一开始是惊讶,觉得难以置信;接着是困惑,总统该怎么当?一个小时之后,特朗普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自信满满,仿佛自己从一开始就相信注定会赢。

按照本书作者沃尔夫的说法,特朗普和他的团队在选举的全过程中都没有考虑过获胜了该怎么办。每个人都信奉“失败就是胜利”的哲学,因为总统大选是赢得全国知名度的机会,有了知名度,特朗普就可以创建一个新的保守电视台,利用自己竞选总统获得的名气快速变现;他的首席智囊班农也能找到传播另类右派观点的阵地,而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和女婿库什纳也可以在商界和名人圈子里更上一层楼。

这样一个根本不想赢也不准备赢的团队,突然赢了,这就预示着特朗普的白宫会有多混乱。当然这种混乱也给了沃尔夫一个近身观察特朗普和他贴身幕僚的机会。沃尔夫是一位资深专栏作家,曾经为传媒大亨默多克写传记,获得过两次美国国家杂志奖。

2016年,沃尔夫曾经采访过特朗普,特朗普认可他的文章。所以,当幕僚邀请沃尔夫为特朗普白宫的前100天作传时,特朗普也答应了。沃尔夫形容自己像“墙上的苍蝇”一样,待在白宫里看各色人等的表演,听到各种小道消息。因为白宫很乱,根本没有人管他,记者没权限去的房间他都可以去。沃尔夫说,他为了写这本书,对特朗普和白宫职员做了200多次采访。对于这本书里的爆料,沃尔夫说,有的是采访了当事人,有的是听到别人的转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或许是“史上最乱的白宫”。

先来分析第一个要占特朗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这个问题,书中有太多不同人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说他不学无术,什么都不懂,不愿读任何的报告,等等。最为严重的爆料是两点:第一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计划和组织的能力,根本没办法专注地做事情;第二点是他手下相互勾心斗角的幕僚之所以还能拧成一股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都认为特朗普根本不能胜任总统。言下之意,美国还得罪一帮清醒的幕僚撑着。因为这个爆料,特朗普还特地在推特上回应说,自己是“非常稳定的天才"。但特朗普能当选美国总统,也能在白宫撑下了一年,一定有他的特别之处。特朗普是一个顶级销售。为了卖东西可以奉承你,如果看到你没兴趣买,掉脸就骂骂咧咧。他还懂得变换技巧,软的不行来硬的。作为一个好的销售,他不断在推销,总是能找到一些闪光点来让你买单。特朗普作为销售,最牛的还是他有个人的感召力,他为了让人信服也会非常卖力。有一点特朗普做得就比希拉里强。在选战的最后一个星期,特朗普能一天去上七八场不同地方的竞选集会,见了人群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兜售自己的品牌。希拉里却以为胜券在握,工作量不到特朗普的一半。恰恰因为特朗普的这种商人形象,才会被他的首席智囊班农塑造成美国的救星。

一方面,班农把特朗普精明商人的形象打扮成了普罗大众的代言人,言下之意是,这个在商界强硬的老板,一定能帮到你。另一方面,班农也把一个政治的门外汉包装成了新的励志政治的代言人。在他的涂抹下,特朗普与传统政客截然不同,打击精英、反对专家,自己很有决断力,相信自己的直觉判断,很能让一般老百姓觉得亲切。

特朗普如果仅仅是一个商人,或者是一个被精心打扮的商人,其实并不可怕。但书里说,特朗普有三个致命的缺陷,这三个缺陷让人质疑他是否胜任美国总统。

第一点他太好面子,而且似乎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旦外部世界的真实与他自己的世界产生了冲突,他不惜不断地去修正历史,指鹿为马。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出版之后,很多人担心他的心智是否有问题。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与参加他就职典礼的人数到底有多少有关。2017年1月20号特朗普就职典礼,基本上遭到所有明星的抵制,很多民主党人也没有参加,再加上当天下小雨,估计出席的人只有几十万。典礼结束之后,特朗普发推特说有超过一百万人参加。此后他逢人就说,一百多万人参加了他的就职典礼,言下之意也希望别人附和他。如果说这个例子是特朗普不顾事实好面子的话,下一个例子则要说特朗普是不是真的心智有问题了。在选战的最后一个月,媒体曝光了他和一个电视台主播在后台夸耀自己骚扰女性的录音。当时他也承认自己说过不恰当的话,但坚持认为那是常见的男人之间的吹牛,算不了什么。可是当了总统之后,再有人提到这段录音,特朗普却改口了,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完全可以用机器模仿他的语音,再合成类似的谈话,言下之意录音是伪造的。这样当众撒谎就有问题了。要么特朗普生活在自己的“楚门世界"之中,要么就是他的心智真的出了问题。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他根本就是一个撒谎成性的人,既然当了总统,为了像个总统的样子,他不愿意承认过去的错误。

特朗普的第二个缺陷也跟好面子相关。他特别见不得其他人的风头压过自己,非常孩子气。班农第一次感到自己被特朗普冷落,就是他登上了2017年三月份《时代》周刊的封面,而且标题还是“班农总统"。很多媒体认为,是班农塑造了特朗把他推上了总统的宝座,《时代》周刊代表了这种看法。而班农在早期的特朗普白宫里也是炙手可热,权势熏天,很有点幕后操盘手的味道。特朗普就特别见不得这一点。《时代》周刊的报道出来之后,很长时间他都不跟班农说话。

特朗普的第三个缺陷是他并没有主见或者坚持的观点而且他耳根软,总是被最后一个跟他谈话的人的观点所左右。班农就评论说,特朗普根本没有一个拿定的主思,希望被别人奉承。其实他就是软棉花糖,就看谁有能力去捏了。

书里就引述了一个例子。2017年4月叙利亚政府军针对反对派使用化学武器之后,特朗普的圈内人讨论美国应该如何应对。班农完全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去考虑,认为美国在叙利亚没有核心利益,根本没必要为此触动俄罗斯,没有必要动武。特朗普一开始也认同班农的想法,按照他“美国第一"的竞选纲领,应该少参与国际事务。但是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和女儿伊万卡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应该给叙利亚一个教训。但是伊万卡很懂自己老爸,知道他听不进去国际政治的大道理,就让幕僚做了一个PPT,里面全是妇女儿童遭受化学袭击之后悲惨的照片。因为伊万卡知道,特朗普容易被耸动的图片打动。结果,特朗普第二天果然变卦了,决定使用巡航导弹对叙利亚的目标进行空袭。

下面我们来谈第二点,特朗普白宫的游戏规则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没有规则,乱糟糟的一团。

这种没有规则,首先是没有一个良好运作的组织架构。开头我们就介绍了,特朗普的竞选团队自始至终都没有认为能胜选,从来没有为执政做过任何准备。比如说,特朗普从来没有像其他候选人那样在大选前准备好一个“交接团队"搭起一个最起码的人事班子,做好胜选之后的接班准备。这种在毫无准备之下突然“天上掉馅,赢得了大选,意味着特朗普政府从一开始就是混乱和失常的。

在一个准备充分的组织架构和团队中,白宫幕僚长是白宫里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他是半个总统,或者是整个美国政府的首席运营官,掌握着总统的日程、时间安排和信息流。特朗普政府,至少在刚上台的大半年,没有一个能定乾坤的幕僚长。第一任幕僚长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普利巴斯,他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根本没办法确定总统会见谁,看什么报告,或者遵循什么日程。特朗普身边至少还有两个隐形的幕僚长,他的女婿库什纳和首席策略师班农,都跟着特朗普形影不离,对各种事务指手画脚。没有一个人能控制白宫的日常运作,也没办法制定规则,所以从第一天起特朗普的白宫就注定会出问题。

特朗普白宫的第一场危机发生在2017年2月,距离特朗普上任才三个多星期,出事的是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退役将军弗林。弗林因为在帮助特朗普竞选的时候出了很大的力,被特朗普看重,一心想要升到高位。但是在美国军方高层看来,弗林只能是一个边缘角色,甚至被讥讽为“穿着将军服的上校",没有军人应有的“严守命令"的操守。弗林也跟特朗普身边的其他人一样,希望通过竞选博得全国的名声,然后在商界捞一票。竞选期间,俄罗斯支付他四万八千美元请他去俄罗斯演讲,晚餐还安排他坐在普京边上,他很开心地就去了。当时弗林身边的人都警告他,如果特朗普当选,这样的行为至少是不检点的,不值得为了小钱丢掉在未来政府中任职的机会。弗林却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他从来就不觉得特朗普有当选的希望。这样的人最终还是进入了政府,结果弗林因为私下与俄罗斯大使通话却没有向副总统汇报,还公开撒谎,而被迫辞职,成了美国历史上任期最短的国家安全顾问。

特朗普白宫虽然没有明晰的组织架构,却有一条大家都清楚的潜规则,也就是谁距离特朗普越近,谁的影响力就越大。因此他身边的幕僚整天都争先恐后围绕着特朗普这个大主角转,满足他的虚荣心,控制他的信息流,在他的耳边嚼舌头。按照沃尔夫的描述,越靠近特朗普,就越能解读他的想法。同时特朗普也像一个精力充沛的小孩子,谁能满足他或者让他分心,谁就得宠最多。

这种众星捧月的结果是白宫没有固定的议事流程,特朗普的注意力在哪里,所有人的注意力就跟在哪里。特朗普当然特别享受这种感觉,他觉得自己和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一样,是所有关注的焦点可以赐予任何人恩宠和权力,当然也可以随时收回这些恩宠和权力。只是,他和路易十四相比,少了不少的算计,多了不少的随性而已。

既然每个人都在特朗普面前邀宠,谁距离他越近谁就拥有更大的权力,所以各个派系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相互倾轧,不遗余力。书里说,基本上特朗普白宫可以分成三派,第一派以班农为主,代表的是另类右派。所谓的另类右派就是比传统共和党所代表的右翼更极端,在经济上坚持保护主义,政治上奉行排外主义和孤立主义,对现有体制不满,希望马上把权力付诸行动。班农的理想社会是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他考虑的基本盘是白人劳工阶层。班农在特朗普白宫中代表了一种极端的势力。这种极端一方面是把选战时的那种冲突,无论是与媒体的冲突,还是红、蓝两个选举阵营的冲突,带到白宫来,奉行“持续斗争"的理念。极端的另一方面则是班农强调要兑现所有竞选承诺,包括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修建一道墙的承诺。

班农对特朗普可以说是亦步亦趋。他自己是一个老光棍,每天晚上就守在白宫,准备好随时陪特朗普一起吃晚饭。因为特朗普小儿子要在纽约读书,第一夫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纽约。班农也随时做好特朗普的传声筒的角色,随时为特朗普的各种大话做出解释和包装。

第二派是特朗普的女儿女婿帮。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在竞选期间可以说是和班农穿一条裤子的人,因为当时两个人的利益深度捆绑,特朗普的表现如何,影响着他们未来的潜力如何。但是一旦当选之后,他和班农就迅速地分道扬镳而且变得水火不相容。班农代表了一种理想主义,就是希望特朗普能够打破传统政治,打破政府没有任何开创性政策的华盛顿僵局,库什纳则代表了大企业利益的那种特别实用主义的想法。按照书中的说法,库什纳所代表的是纽约所谓“高盛民主党"那一派,既有大投行高盛这样华尔街的利益,但是在政策上又倾向于民主党。

伊万卡和库什纳的目标就是让特朗普的政权变成一个“正常"的政权,让特朗普少放点炮,把他包装成传统的总统形象,不总被媒体嘲笑,在政策上则能够变得更开放,更包容,也希望把美国跨越政界和商界两栖的活跃人物,塞到特朗普的身边。当然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伊万卡能够继承家族事业登顶白宫。库什纳也很懂特朗普的心思,他牵头召开由五百强企业CEO参加的总统商业顾问委,推进大企业的利益。因为特朗普从骨子里崇拜这些大公司的CEO,他参加这种讨论特别投入。当然这些人是不是打心底里看得上他,另当别论。不过,一个参会的CEO就评价,特朗普会问非常专注也很有趣的问题。在媒体看来,特朗普召集大CEO开会,不但一改他商界二流小角色的定位,也让他看起来更像总统。

第三派则是由第一任白宫幕僚长普利巴斯和众议院议长莱恩为代表的共和党体制派。特朗普上台之后,共和党控制了白宫和参众两院,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共和党体制派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推动政治纲领的机会。特朗普上台之后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基本上没有脱离共和党的主要纲领。2017年圣诞节之前,美国通过了减税幅度史无前例之大的减税案,和普利巴斯与莱恩的努力分不开。共和党体制派所希望推进的最大的目标就是减税和减少监管。但是普利巴斯也是摸准了特朗普的心思才能推着他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走。

利巴斯担任白宫幕僚长的第一步就是修复莱恩和特朗普的关系,因为莱恩也一度竞选共和党提名,在选战时对特朗普说了不少过头的话。在普利巴斯的安排下,莱恩晋见特朗普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毕恭毕敬,身段也放得特别软,奉承话说了一箩筐,一下子让特朗普改变了对莱恩的观感,甚至马上给了莱恩充分的授权,让他负责制定新的改革政策。

归根结底,特朗普对日常管理政策话题都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如何继续秀下去,成为所有人奉承的中心。所以三派人都在不断争夺特朗普的眼球,也利用媒体,泄露各种小道消息,打击政敌。这种争夺的结果是,普利巴斯最早辞职,班农最终还是在2017年夏天被特朗普炒了鱿鱼。库什纳似乎笑到了最后,但是当新任白宫幕僚长凯利将军上任之后,终于还是给混乱的白宫带来了迟到的秩序。

一天晚上库什纳和伊万卡陪特朗普一起晚餐,凯利突然加入了饭局,一言不发。他想给这对政治夫妻一个信号:老爸既然是总统,哪怕是女儿女婿要约他一起吃晚饭,也需要通过白宫幕僚长来安排。一句话,白宫里面没家事,要是还想把家事国事混在一起,不行了。

讲完了特朗普白宫没有规则的乱象,我们最后来聊第三点特朗普受到的权力约束到底有多大?对特朗普是否胜任美国总统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担心特朗普会滥用权力,会捅出大漏子。比如他老是夸耀自己的核按钮有多牛,就让人担心他是否会悍然动用武力。但是,仔细研究一下这本书里描述的特朗普执政经历,就不难发现,特朗普受到的约束和制衡真不小。一方面他想和整个官僚机构作对,不容易。另外一方面,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会动到一些人的奶酪,要平衡各种利益,也很难。

美国政治有很多特点比如说它的三权分立,也就是立法权在参议院和众议院手中,行政权由总统执掌,而司法的最高解释权由最高法院给出。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任职终身。大法官受理的案件最终以九人投票裁定。这样的一个体制,可以说有着充分的制衡,但是在最近这些年演变下来,变成了一个僵持的局面。尤其是总统和议会如果分别由两个不同的党派掌握,那基本上在华盛顿没办法做任何事。

新闻集团的老板默多克对美国政治的观察有50多年,特朗普当选之后向默多克求教,默多克的建议很简单,美国总统看上去权力非常大,但任何一位新总统上任之后真正能推进自己的政策的时间窗口十分有限。默多克说:一位总统最多也只有六个月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议程推进政策,

之后他所能做的也就是扮演一个救火队长的角色,每天还要和反对党斗智斗勇。

班农其实很清楚默多克的观察,知道上任之初是执政最重要的时间窗口。但是他却并不希望沿着之前政客的老路来走,反而想另辟蹊径,帮助特朗普打出“吸干沼泽地”的口号,也就是要颠覆首都华盛顿的游戏规则,矛头直指华盛顿的官僚和议会。按照班农的想法,华盛顿之所以会出现什么事情都办不成,什么改革都推进不了的僵局,是因为政客们知道的太多,反而顾虑太多。他们知道想要推进任何复杂政策都可能遇到来自各方的阻力,同时他们背后有太多利益集团纠葛,所以有很多顾虑。特朗普就不一样,他是政治新鲜人、亿万富翁。他对华盛顿什么都不懂,反而可以“无知者无畏";他既然腰缠万贯,也就不会被其他的利益捆绑。在这样的背景下,班农在特朗普上台一开始就确定了震慑政策,希望制造混乱,然后乱中取胜。因为美国总统手中有一条不受议会制衡的权力,就是可以签署行政命,推出新政策。当然,这种不经议会批准的行政命令有有效期,一旦总统下台,继任者可以非常轻易就废止。所以,班农在从2016年11月8号胜选到2017年1月20号特朗普上台的这个过渡期里,一个人埋头梳理奥巴马政府签署的行政命令,然后在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就递给他一张表,列出了希望他废止的奥巴马行政命令。同时,班农和一个幕僚一起帮特朗普制定了他的第一个行政命令,并在第一周的周五签发生效,限制七个国家的国民进入美国。这个行政命令只有短短的一张纸。

班农的这一做法可以说是让所有人都蒙了。特朗普在没有通知任何内阁成员的情况下就签署了一纸文件,负责执行的国土安全部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执行,国际航空公司在周五乱成一锅粥,不知道该如何区别对待来自这七个国家的旅客。更重要的,特朗普政府里找不到一个有行政经验的人,班农制定的行政命令,在官僚们看起来,就像小孩子起草的涂鸦。结果呢,一个地方法官签署命令暂停执行总统的命令,特朗普要求司法部推翻法官的命令,代理司法部长耶茨公开质疑总统行政命令的合法性,特朗普一气之下炒了她鱿鱼。这一案例给特朗普和班农一个大教训,也就是莽莽撞撞就想“吸干沼泽地”,结果和整个华盛顿的官僚体系作对,基本上是没有胜算的。再来说说,利益集团对总统权力的制衡。特朗普虽然自己感觉是所有关注的中心,但是他很快就意识到美国总统并不是无法无天的君主,一举一动都需要“循规蹈矩",不可能像商业王国中的老板那样,言九鼎,一支笔就能改变成例。再举一个例子来看总统的权力有多小。特朗普在纽约有不少商界的大哥,其中大亨卡尔,伊坎就曾经帮助特朗普解过套,在大西洋城的地产项目上借钱帮助特朗普渡过难关。特朗普上台之后,很想投桃报李,给伊坎一些甜头。伊坎有没有困难呢?有。最让伊坎头疼的是美国环保署的一些政策,他希望调整环保署的一项法令,这项法令要求汽油中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燃料,因为伊坎收购了炼油厂,却没有投资生物燃料工厂,而市场上最近生物燃料价格大涨,让伊坎的炼油厂亏了钱。理论上来讲,这是个很小的案子,只是希望调整法令,把添加生物燃料的成本从炼油厂转嫁到加油站。可是当特朗普让手下人去落实的时候,却发现需要权衡的利益链条太长。首先,特朗普能当选,主要得益于那些产玉米的中西部粮食大州,而这些州是现有生物燃料配额法令的受益者。

改变法律也就会影响到这些州的利益,必然会遭到代表这些州利益的参议员的反对。如果想要换取他们支持修改法令,就必然需要在其他一些领域内做出更大的妥协,一开始特朗普只是想找机会还老大哥一个人情。但是当他意识到执政绝对不是像他管理特朗普公司那样可以专断,而是需要不断地去妥协和平衡的时候,他才真正意识到美国政治的难处。他要想谋求连任的话,肯定不能去触中西部州的霉头。

特朗普看起来好像权力很大,其实面临的制衡和约束特别多。和他自己的公司里一言九鼎不一样,特朗普要推进自己的政策或者帮助亲信争取到一些好处,都有制度和利益链条的制衡。执政一开始,班农以为可以帮助特朗普用行政命令治国,跟国会与官僚机构对着干,却发现根本没有胜算。而当特朗普想要修改一个很小的政策时,他才真正发现搞政治就是妥协,就是交易,不可能丢开国会一意孤行。

总结,沃尔夫这本《火与怒》还没有出版就已经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各大媒体转载其中的各种爆料,特朗普更是怒不可遏。因为书中引用班农的评论,说特朗普的大儿子小唐纳德会见俄罗斯人,犯下了叛国的罪行,特朗普的律师不惜发函阻止书上架。出版商当然不会轻易就范,反而提前在1月初出版。这本书里的确有不少耸人听闻的爆料,但是沃尔夫刻画出的特朗普白宫,尤其是他当政最初的大半年,的确引人深思。

特朗普的确是一个有太多缺点和缺陷的人,他的缺点也决定了他的白宫运行特别混乱,没有规矩,各个派系争宠和倾轧。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随着班农的出局,特朗普也已经意识到,总统和CEO的最大区别,是总统没有多少一意孤行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