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否拥有逃课的自由

学生有没有逃课的自由?

教师有没有点名的权力?

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

经常有学生和老师提到这个话题,今晚趁着月华正浓,聊一聊。

第一个问题:学生有没有逃课的自由?

首先,为什么要逃课?

是因为课堂不够有趣?

不够有趣,不是逃课的理由。

真正的知识不可能通过抖音传播,

不然大学的存在也就没有必要。

再有趣的课堂,终归不可能比德云社的段子更有趣。

就算能,课堂也不能只剩下段子。

有趣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案例只是载体,而不是知识本身。

不够有趣,不是逃课的理由,没有价值才是。

其次,逃课了之后你干嘛?

自学充电,还是王者荣耀?

自己创业,还是回去睡大觉?

如果是前者,你得衡量一个事实:是老师课堂传授的知识更有价值,还是你自己逃课之后的选择更有意义。

深思熟虑,然后再做出选择。

如果是后者,这样的学生不配拥有逃课的自由。

当然,上课是你的权利,不是你的义务,缴学费才是。

阻止别人的堕落,只能劝诫,而不能强制。

堕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第二个问题:教师有没有点名的权力?

教师是否拥有点名的权力取决于你的课堂是否有价值。

如果你的课堂,只是机械的重复,垃圾的灌输,这样的老师,不配拥有点名的权力。

将学生强留在课堂,浪费的不止是他们的时间,还有青春与未来。

你都不会教书,又如何育人?

如果你的课堂具有足够的价值,只是缺乏趣味性,点名是必要的手段。

因为年轻的学生很容易迷惑于表象,倾向于轻松惬意,不愿辛劳努力。

此时,强制是迫不得已的恶。

当然,有没有价值,并非单由教师自己说了算,也需要赋予学生一定比例的表决权。

相对而言,大学生比中学生更有发言权,中学生比小学生更有发言权。

年岁越长,判断能力相对越强,也更客观理性。

而作为教师自己,则应扪心自问:我的课,是否真有价值?

第三个问题:退学是否是成功的捷径?

经常有人说:

韩寒退学了,于是有了桀骜不驯的八零后标杆;

盖茨退学了,于是有了微软;

扎克伯格退学了,于是有了脸书;

乔布斯退学了,于是有了苹果。

大错特错!

韩寒、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这些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退学了。

不退学,他们依然会成功。

因为,他们天赋异禀。

韩寒可以退学,因为他拥有强大的写作天赋。

比尔·盖茨可以退学,是因为他拥有强悍的编程能力,更有他妈的强大资源支持。

马克·扎克伯格可以退学,是因为人家从小就是个天赋强到爆表的神童天才。

史蒂夫·乔布斯可以退学,因为他拥有一个不属于人类的大脑。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不仅没有退学的资本,一旦遇到好老师,逃课的资格都将随之丧失。

Ladies and Gentlemen,

好好学习,方能天天向上啊。

学生是否拥有逃课的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