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生學習之最最樸素的技能——閱讀能力如何訓練?

從人類結繩記事開始,到倉頡造字,而後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璀璨的文明通過文字得以積累、發展、沉澱。一生短暫,幾十年如白駒過隙,但是因為文字的記錄、書籍的傳承、技術的發展,我們普通人得以通過閱讀,來突破肉體的限制和時間的約束,和古今中外的偉大智慧交流,去窺探一下浩浩蕩蕩的大千世界。

進入信息時代,因為技術的變化,我們的文字有了各種各樣的載體形式。我們可以通過手機、kindle、pad、電腦等各種屏幕去閱讀,但是優質的文字承載的價值本質仍舊沒有變化。無論我們在高清全面屏手機上,還是在白紙墨香中,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回味的都是這千古絕唱的壯麗。這些時間洗滌下來的智慧精華,並不會因為信息技術的進步而黯淡褪色,反而因為能更容易被人獲得,而光芒愈盛。

進入信息時代,因為技術的變化,我們的文字有了各種各樣的載體形式。我們可以通過手機、kindle、pad、電腦等各種屏幕去閱讀,但是優質的文字承載的價值本質仍舊沒有變化。無論我們在高清全面屏手機上,還是在白紙墨香中,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回味的都是這千古絕唱的壯麗。這些時間洗滌下來的智慧精華,並不會因為信息技術的進步而黯淡褪色,反而因為能更容易被人獲得,而光芒愈盛。

越是信息時代,越要深度閱讀。以閱讀這種樸素的能力,來獲取無盡的信息寶藏,成就終身學習。我們努力搜索到的一切知識,都是為了去讀懂,然後繼續去探索更大的世界,這便是以始為下面就通過如何培養深度閱讀習慣、如何找到優質書源這兩點,來給大家梳理一個培養終身閱讀的最簡單的方式。

一、如何培養深度閱讀習慣

讀了那麼多書,還過不好這一生,那麼讀書又有何用?其實這個問題存在的關鍵在於,很多人閱讀沒有和現實的經驗結合起來。

高效深度閱讀的操作方法,如果你去搜索,能夠在網絡上搜出千百種方式。只是對於成年人來說,所有方法最終通向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讓別人的知識能夠轉化為幫助自己解決問題的經驗。

正如下圖,著名漫畫家Hugh MacLeod所畫的,我們讀過的一本本書,或者看過的一篇篇文章,者只是一個個的點。如果不能把這些點連接起來,那麼讀再多的書,都是一盤散沙。

終生學習之最最樸素的技能——閱讀能力如何訓練?

所以,用手機閱讀還是kindle閱讀,亦或者紙質書來閱讀;無論你採用的是康奈爾筆記法還是麥肯錫筆記法做筆記,這都不是重點,也並不影響你閱讀的真正效率。真正高效的關鍵在於:你是否能用抽象的知識,來解決現實的問題。

而如何做到這一點?其實從我們閱讀的一開始就可以埋下伏筆,做好準備。

如何做到?核心就是:聯繫實際,把閱讀當作高效的知識檢索來操作。如果是一次完整的知識檢索,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四步:

終生學習之最最樸素的技能——閱讀能力如何訓練?

搜索——輸入——處理——輸出

應用在讀書上就是下面的四個步驟:

終生學習之最最樸素的技能——閱讀能力如何訓練?

提問——閱讀——思考——應用(筆記)提問就是,你挖掘出對某類知識的好奇,或者自己生活中面臨某類問題等待解答。然後帶著問題,你去搜索某類書籍尋找答案。

而思考的過程則是指:你在閱讀的時候,不斷地提問。問這些知識如何解決你的問題?給你什麼啟發?和你已知的知識有什麼關聯?

這是問作者,也是問你自己,通過這樣提問的方式,你就和作者產生了跨越時空的交流。

最後一步就是要把所讀到的知識應用起來,用它來解釋你觀察到的社會上的疑問,用它來幫你做更好的決策,用它來完善你的知識框架。

二、如何找到優質書源

我們面臨讀書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如何獲取優質的書源。上完整個訓練營之後,我想如何搜書對大家來說都不算是問題了,所以這裡的書源不是指去哪裡買書或者下載書籍,而是指怎麼知道什麼書值得看,什麼書不值得看?在這裡分類給大家推進幾個渠道:

1.書籍選擇:亞馬遜排行榜

首先推薦的便是亞馬遜的書籍銷售排行榜,亞馬遜的書籍分類做得非常好,頁面也很清晰。每本書讀有評分和目錄、簡介以及試讀部分。

並且亞馬遜的用戶評價也做得很認真,很有參考價值,通過看評分、評價以及書籍介紹,就可以差不多挑選到合適的書籍了。

2.優質圖書館官網推薦

通過去各大名校的圖書館主頁查詢閱讀推薦,可以獲取非常好的書單。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的閱讀推薦部分。下圖中法學院教授推薦的書目裡就有關於犯罪與刑罰的書籍,非常適合對這個領域感興趣,想要有所瞭解的。

如果你英語不錯,還可以搜一些國外名校的閱讀推薦目錄。如果在搜索引擎裡面以關鍵詞“University reading 1ist“,比如說“Harvard University reading list”之類的搜索,就可以搜到很不錯的閱讀推薦了。

比如這裡有哈佛曆史系新出的最新閱讀推薦,第二本書《The China Question,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就是一本關於中國問題研究的非常好的書籍。可以看看國外的學者是如何看我們國家的崛起的。

當然,我們還可以搜到一些書店,比如這個哈佛書店推薦的應該讀的100本書籍,作為平時陶治情操,培養性情的素材是非常棒的。如果家裡有孩子,可以看看這些經典的閱讀書單,來獲取中西結合的閱讀培養教育。

三、一套一定要推薦的書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套超級神奇的書——《牛津通識讀本系列》(Very Short Introduction series,後面簡稱VSI系列)

這一套書的每一本都對一個特定的主題內容進行簡潔而精煉的介紹,幾乎所有讀本都是由該領域公認的大牛們來寫的,深入淺出,覆蓋全面。而且每一本真的真的非常非常短!就像上圖那樣!大概就是A5小冊子那樣的紙張100頁左右的吧,並且每本書後面都給了長長的深度閱讀的建議!這就相當於,全世界每個領域的頂尖大牛,給你做了每個領域的大綱梳理,用他們研究探索了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澱,把最精華的框架梳理出來,然後再寫成簡單的文字,給大家科普。

到2014年9月的時候,該系列已經出版書目達401本,並且給每一本書記都編號了,內容包括:歷史、神學、科學哲學、經濟學、後現代主義、情緒、莎士比亞、休讀、西班牙內戰、計算機科學等這裡的每一本書都可以作為一個學科入門瞭解的綱領性閱讀資料,比市面上任何的三四手閱讀資料都要好上許多。亞馬遜就有中文版的賣,當然有些系列還沒有翻譯出來,感興趣的可以找資源閱讀第一手英文的。

最後,有了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書源,加上此次訓練營培養出來的搜索能力,就能夠給自己搭建一個閱讀的閉環,操作包括:

|尋找好書單——搜索書籍——高效率地閱讀——學會用知識解決問題。

終生學習之最最樸素的技能——閱讀能力如何訓練?

當然,訓練培養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需要持續投入的事情,而閱讀能力的培養對於兒童來說也應該是最重視的能力之一。這個過程可能要花上一些時間和精力,也不用著急,慢慢來,閱讀這件事情,值得你終身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