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关于面包的事,你一定不知道

​虽然人刚生下来就会吃东西,就会寻找奶源,寻找食物,但是,即便我们会吃,一旦到了西方国家也不见得会入乡随俗地吃,不见得会差异化地吃,不见得会优雅地吃。而这一点关乎自己的形象,有人会吃的赏心悦目,有人会吃的杯盘狼藉,吃相太差的人不仅会遭到周围食客白眼,还可能被赶出餐厅,那可是令人倍感羞耻的。

就说吃面包这事吧,好像大家都会,吃面包还用学吗?很少人知道其中细微的差别,比如什么面包可以咬着吃,什么面包可以蘸着吃,什么面包只能掰着吃,等等......

这些关于面包的事,你一定不知道

‍面包咬着吃‍

面包咬着吃,这好像是天经地义,读者甚至会问:这还用说!是的,西方人的面包就像东方人的米饭一样,是天天都要面对的食物而且百吃不厌。在我们国家餐馆的米饭往往是收费的,要一碗收一碗钱,而且越收越贵。而在西方国家,绝大部分餐馆中的面包是不要钱的,点菜后就上一篮子,不够可以再添。越好的餐馆面包越好吃,当然这些面包可能不是本店烘制,而是从面包房买回来的,这和国内餐馆好吃的米饭都是自己蒸的不同。吃面包的讲究很多,比如不能邯郸学步一样用叉子吃面包,只能手拿,也不能像锯木头一样来回用餐刀切割面包,要用黄油涂面包而不是拿着面包去蘸黄油,等等。这些餐桌礼仪看似细微,实则考验你的教养。不仅国人出国时会洋相百出,即便在西方生活多年,受过高等教育甚至相当富裕的华人也经常会犯这类错误,因为他们疏于学习,疏于观察。

这些关于面包的事,你一定不知道

在法国生活多年朋友中就有这样的举动,有人吃饭时从面包篮中拿出面包掰了一半又放回去,碰倒这样情况,我经常默默地将其拿出来吃掉,让面包篮继续保持完整和干净。想想看,如果你把米饭盛到自己碗中后又把一半重新倒回大锅里,其他食客会怎么想。那公共用的一锅饭岂不是成了剩饭?其实,不仅面包篮中食物一旦拿出不能再放回公共篮子中,这篮面包本身即便在餐桌上没被动过,也不应该再拿回厨房重新供应给其他食客,只能扔掉。这是西方餐厅的规矩,越好的餐厅越这样。从这一点上说,吃不完的面包和食物免费打包带走反而会得到餐厅的鼓励,而花钱点来的食物却大量地丢弃在桌上则会遭到服务生的鄙

话说回来,不少面包是可以咬着吃的。从外在种类上来说,那些切片面包、夹心面包、涂抹黄油和果酱的面包;从内在种类上来说那些软面包、一掰就掉渣的面包;从后加工角度来说

那种汉堡类面包、三明治类面包,等等。这些面包都是可以直接咬着吃的。即便如此,你也最好看看对方怎么吃,如果同座的西方人掰着吃,你也最好效仿。实际上,好一些餐馆中的面包篮中可能同时出现好几种,其中有的硬面包不能撕咬,只能掰好再送入口中。如果记不住上述那些种类的话,可以这样记:在家可以咬着吃在外掰着吃,自己单独可以咬着吃和外人则掰着吃。

面包蘸着吃

面包不仅可以咬着吃,还可以蘸着吃,听着好像有点夸张。不过,确实有面包蘸咖啡的,也有面包蘸汤的吃法。好莱坞电影早期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部电影叫做“一夜风流”,中文翻译的极具想象力,其实这部电影一点没有色情和夜里的风流故事,其英文名字非常简单而且毫不诱人,就叫“一夜中发生的事”,而其法语翻译则更为朴实,叫做“纽约-迈阿密”。在这部风靡世界的电影中就有面包(其实是甜圈圈)蘸咖啡的镜头,这时当时美国人流行的早餐吃法。即便如此,吃的方式也有讲究,电影中由盖博饰演的男主角也就是那个失业但是很有操守的记者,就教训逃婚的富家女孩子不应该蘸得太久,而是蜻蜓点水般粘一下就咬着吃。可见

教养不分贫富,即便是家境再好,却不肯学习的子女依然不会正确吃面包,到了社会上就遭到鄙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这些关于面包的事,你一定不知道

《一夜风流》剧照:男主角教训女主角不应该将甜甜圈蘸得太久

蘸着吃面包的例子其实比较少见,即便是西方世界,吃法也不尽相同,法国人就不屑于这么吃。其实他们也不屑于吃挂满糖浆的甜圈圈,认为这是美国人的垃圾食品,他们有自己蘸面包的吃法。要知道法国人讲究到了极致,当我们用大碗盛菜时,法国人用大盘盛汤,他们可以一顿盛宴下来从头到尾都用盘子。吃完头盘色拉后他们会用小块面包把油汁蘸干净,再送进嘴里。吃浓汤到最后当然汤汁会挂满盘子,这时候平时优雅法国人也会用面包块蘸着剩余汤汁吃的津津有味,他们甚至

将面包块当成擦布一样将盘子挂着的剩余汤汁全部擦光,最后那个盘子跟清洗了一般干净。在法国越到农村,汤越浓,这个习惯越盛。这点源于他们节俭的传统,源于他们感恩食物的习惯。法国和德国的国家首脑和政治领袖经常有这方面的惊人之举,比如说用面包擦盘子再吃掉了,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食物了、自己擦皮鞋了,等等。当然,他们也能接受其亚洲同行举行国宴时的夸张和丰盛,反正浪费的也不是他们国家的钱。

面包掰着吃‍

至于面包掰着吃这一点,要多讲几句。在正式餐厅面包为什么要拿起来用手掰着吃而非用牙咬着吃没有考证,估计饿极了也会直接咬着吃,不过掰着吃确实好看一点。大家都知道法棍,就是那种跟胳膊一样长一样粗的棍状面包。这是法国人天天吃、顿顿吃、从早到晚吃而不腻的食物,也是受政府补贴的食物。如果说法国菜有什么国人所谓“主食”的话,这就是主食。如果说法国菜有什么“副食”的话,这也是副食。因为它早餐是主角,午餐和晚餐又成了配角,角色每天都要这么变换,周而复始。和我们国人吃的千奇百怪不同,比如国内北方人喜欢吃馒头,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当今的贵阳人喜欢早餐在街上吃一碗粉,而昆明市民则吃一碗米线。

法国人不管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都无比忠诚地将法棍作为永远的主食或者副食,一生都与其相伴。

这些关于面包的事,你一定不知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曾在一次公开招待会上明确表示,将支持并推动法式长棍面包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吃法棍时,法国人会将其撕一小块优雅地放进嘴里,那一小块放在嘴里正合适,当然嘴小又细嚼慢咽的女士进食时面包块更小,咬得更隐蔽,咬的你看不到过程,而且他们吃饭时大部分时间闭着嘴,却能继续说话。如果想涂黄油,法国人就会将掰好的小块面包用刀抹上黄油再送进嘴里,仍然是一次一块,而不是像我们有些国人那样将黄油一次性涂满面包再咬着吃。同时,食客也不能图省事,把面包掰成众多小块的放在那里,只是吃的时候再掰,掰多少吃多少。而且最好在自己盘子上面掰,免得面包渣掉在餐布上。法国人为此特别发明了一种铲面包屑的工具,只有手掌那么长,长相类似长蚌,金属制成,放在手心在餐桌上轻轻一刮,面包屑就被带走,餐布还是之前那样洁白。所以

吃的香是一回事,吃的优雅,吃的赏心悦目是另一回事,去国外餐厅不能饱了肚子伤了自尊,也不能花钱买罪受。

这些关于面包的事,你一定不知道

法国人吃面包有门道,做面包也有门道,看看他们的面包店,看看他们餐厅提供的面包,你就会发现平日言辞委婉语调轻柔的法国人喜欢吃的是硬面包,有的品种硬的有棱有角得用力才能撕开,扔出去能把对方头砸个包。

而直来直去、大嗓门的美国人则喜欢吃软面包,软的一掰就掉渣。这个性格和食物软硬相左的现象挺耐人寻味的。

总结

总结一下的话可以说:

软面包咬着吃,硬面包掰着吃;

做成三明治的面包咬着吃,原味长面包掰着吃;

在美国吃面包大部分场合咬着吃,在法国吃面包大部分场合则要掰着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