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以最強?麒麟980發布 仍將由華爲Mate 20系列首發

雖然在麒麟980發佈會之前,不少人都猜測這款處理器將會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誰知卻被榮耀Magic 2搶了先,率先曝光將採用這一處理器。不過,趙明在介紹榮耀Magic 2的時候並沒有過多體積麒麟980的具體參數,想必是想為正式發佈會留下一定懸念。終於,31日晚8點,麒麟980發佈會終於在IFA2018上召開,為世界掀開了這顆首次採用7nm工藝的麒麟980神秘面紗。

冠以最強?麒麟980發佈 仍將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

關鍵詞:第一

這枚處理器攬下了多項世界第一:第一款採用7nm製程工藝的處理器;首枚採用Cortex-A76架構CPU的處理器;首款雙NPU的處理器;首款搭載Mail-G76 GPU的處理器;首款支持頻率為2133MHz、規格LPDDR4X運行內存的處理器;首款支持LTE Cat.21的處理器。因此,它就像餘承東發佈會剛上臺的時候所說的那樣:“世界最強、最智能的處理器。”

冠以最強?麒麟980發佈 仍將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

關鍵詞:7nm

正如發佈會前曝光的消息一般,麒麟980採用的是臺積電的7nm工藝,晶體管密度提升1.6倍,工藝性能上升20%,能效提升至40%。7nm工藝的最大優點便在於此,在提供強大性能的同時,能夠縮小手機的功耗以及硬件體積。一般認為,製程工藝的數值越小即意味著處理器功耗越低,這是因為在處理器的晶體管結構中,柵極負責控制源極與漏極的通斷,柵極的寬度決定電流從源極流入漏極的損耗,表現在處理器上便是功耗和發熱,因此柵極越窄功耗就越低,而製程工藝的數值便是柵極的寬度。

冠以最強?麒麟980發佈 仍將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

關鍵詞:Cortex-A76

麒麟980 CPU的8核心架構設計顯得有些“另類”,它並沒有採用比較常見的“4+4”或者“2+6”的設計,而是採用了2大核+2中核+4小核的設計,前兩者均為A76架構,主頻分別為2.6GHz以及1.92GHz;而小核則採用Cortex-A55,頻率為1.8GHz。考慮到ARM宣佈A76公版架構時主頻最高達到了3.3GHz,參考值為3GHz,可見麒麟980還是經過了一定的“魔改”,否則散熱可能就要“起飛”了。

冠以最強?麒麟980發佈 仍將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

關鍵詞:GT加持Mail-G76

不過這也並不妨礙麒麟980具備優秀的遊戲性能。它所採用的Mail-G76 GPU是ARM與A76架構同時發佈的產品,與前代產品相比著重改善了3個指標:性能密度提升30%;微架構效率提升30%;添加了新的專用8位點積指令,使其機器學習推理性能提高了2.7倍。這麼說可能並不是很直觀,沒關係,餘承東在發佈會上將麒麟980與高通目前最好的處理器驍龍845做了遊戲實測對比,在GPU Turbo技術加持下的麒麟980數據顯示,在目前最為火熱的“吃雞”類手遊中可以達到60FPS滿幀,而同特效下驍龍845只有48幀,後者的表現與現在搭載驍龍845處理器的機型表現相符合。

冠以最強?麒麟980發佈 仍將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

關鍵詞:雙核NPU

眾所周知,麒麟高端處理器在NPU上一向是世界領先的水平,因此在AI的計算能力上麒麟980一直相當出色,也正因為如此,過去華為、榮耀在手機的AI引用上顯得“鶴立雞群”。此次麒麟980採用了業內首款雙核NPU,每分鐘識別的圖像可達4500張,支持更好的人臉識別、物體識別、物體檢測等AI場景,更高精度的深度網絡帶來更出色的實時性。

其它方面,麒麟980率先支持LTE Cat.21,峰值下載速度達到了1.4Gbps,即使是在複雜的通信場景下,它也能帶來更加高速、穩定的數據網絡。支持的2133MHz內存可以使帶寬提升20%,延遲降低22%,但需要配備相應規格的運行內存才行。

冠以最強?麒麟980發佈 仍將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

最後,餘承東總結性地將麒麟980與高通驍龍845做了全方位的雷達圖對比,可以看到,麒麟 980基本是以全方面“碾壓”的態勢對驍龍845形成了包圍。此前網絡上流傳著一個稱號叫做“六邊形戰士”,意味著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滿分;而麒麟980還要更勝一籌,在GPU Turbo技術的加持下,遊戲的實際表現已經超越了限制。最終餘承東確認,麒麟980仍然會由華為Mate 20系列首發,將於10月16日在倫敦發佈,意味著還有一個半月的時間,我們就能見到這款目前安卓陣營性能最為強大的處理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