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这样吃的亏,不是福

一位农夫有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 农夫拉着两头牛犁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折腾半天没犁了几路田。 无奈之下,农夫换上水牛,水牛不用吆喝就主动拉着犁往前走,但农夫还是不断地鞭打水牛。 水牛很是不解,就停下来问:“主人,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帮你拉犁了,怎么还老是打我?” 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得你跑快些,什么时候才能犁完田?少废话,快走!”说罢又是一鞭。 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机会就越多,而黄牛却在旁边悠哉游哉地吃草,真不公平! 最终,它挣脱犁枷跑了。

工作中这样吃的亏,不是福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家训,应该是劝诫郑家人要懂得宽容、礼让、豁达,而不是后人纯粹化的“吃亏”,这样不小心会变成上文被鞭打的“快牛”。这样比哑巴吃的黄连还苦的亏,吃不得,“吃亏”应该这样吃。

1、吃多少,心里有数

偶尔吃点亏,有益身心健康、有益于健康的人际关系,但是吃多了,就是吃亏本“亏”了,简单来说就像掉进一个无底洞,难见天日。比如一起共事的同事遇到棘手的事情向你求救,你放下手里的工作伸出援手,救了他,一次他会感恩戴德,两次三次再三感谢,多次以后会演变成“你必须救!”。这不是主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我们还是应该温柔对待世界的,只是当一件不好的事频繁出现,你应该学会婉拒。

工作中这样吃的亏,不是福

2、正确吃亏,不要糊涂

吃亏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不吃哑巴亏,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之外不要吃亏,该是什么就是什么,领导丢了重要文件就是领导重要丢了文件,不该你背,你也不该背;吃有用的亏:不是所有的亏吃下去都会积累成福,相反还会引火自焚,比如新手助力,难免给别人买买茶、带带饭的,一次两次不好意思问回你的报销,那以后你就是免费吧台了。该糊涂时糊涂,不该糊涂时不要糊涂。

工作中这样吃的亏,不是福

3、吃完亏要长记性

吃进去的果品、粮食消化了、吸收了才实现了吃它的价值,“亏”也一样,吃完不过脑、不总结、不吸取教训,那吃再多的亏也没用。发布文案老是因为忘了调整行距被批,批完了又忘,这是不行的,孩纸!你应该写个条子贴在显眼的地方警示自己:别老是在同一个问题上犯错。

工作中这样吃的亏,不是福

最后贴士:是“亏”三分毒,少吃才好,而且吃亏”要有度,适当回击才是吃“亏”的正确打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