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學》神經系統檢查

神經系統檢查

《診斷學》神經系統檢查

1.淺反射:刺激不同部位的皮膚或粘膜引起的反射稱為淺反射。臨床上常見的反射有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睪反射、蹠反射等。

⑴角膜反射:囑被檢查者眼向內上注視。檢查者用棉籤纖維由角膜外緣向內輕觸被檢查者角膜,正常時該眼瞼迅速閉合,成為角膜直接反射。反射弧為三叉神經眼支-橋腦-面神經核。

⑵腹壁反射:被檢查者仰臥,雙下肢屈曲併攏,放鬆腹部。用鈍針或竹籤由外向內輕劃腹壁。反射作用為該側腹肌收縮,臍孔略向刺激側偏移。上中下腹壁反射中樞分為胸椎7-8、8-9、11-12節段。

⑶提睪反射:用鈍針或竹籤由下而上輕劃股內側皮膚,可引起同側提睪肌收縮、睪丸上提。消失或減弱見於同側錐體束或生殖股神經損害等。

2.深反射:指以叩擊骨膜或肌腱的方式而引起相應骨骼肌收縮的牽張反射,因通過肌梭等深部感受器傳入而得名。深反射檢查的記錄方式一般為:無反應(-)、遲鈍或減弱(+)、正常(++)、亢進(+++)、陣攣(++++)。

⑴肱二頭肌反射:檢查者以左手托住被檢查者放鬆後屈曲的肘部,並以拇指置於肱二頭肌肌腱上,以叩診錘輕叩拇指甲背,正常反應為肱二頭肌收縮,肘關節屈曲。反射弧中樞在頸髓5-6節段。

⑵肱二頭肌反射:被檢查者上肢放鬆、半屈下垂,檢查者以左手託於肘窩外,用叩診錘輕叩鷹嘴上方肱三頭肌肌腱。正常反應為肱三頭肌收縮、肘關節伸直。反射弧中樞在頸髓7-8節段。

⑶橈骨膜反射:檢查者輕託被檢查者前臂,使其腕關節放鬆、下垂,輕叩橈骨莖突。正常反應為前臂旋前、屈肘。反射弧中樞在頸髓5-8節段。

⑷膝關節:被檢查者平臥位,檢查者一手托起膝關節,使髖、膝關節屈曲呈135°左右(被檢查者坐位時,一側下肢髖、膝關節90°屈曲,對側被檢查下肢架於其上並自然懸垂),輕叩髕骨下方的股四頭肌肌腱。正常反應為股四頭肌收縮,下肢伸展。反射弧中樞在腰髓2-4節段。

⑸跟腱反射:被檢查者仰臥位,下肢外旋外展位,髖、膝關節屈曲,檢查者一手推壓足掌使踝關節過伸,輕叩跟腱。正常反應為腓腸肌收縮,足向蹠面屈曲。反射中樞在骶髓1-2節段。

3.病理反射:指上運動神經元尤其是錐體束受損時,高級中樞對腦幹和延髓的抑制功能減弱,低級中樞功能過度釋放而出現的異常反射。

⑴上肢病理反射

①霍夫曼徵:檢查者左手持被檢查者腕關節上方,右手以中示指夾持被檢查者中指,稍向上提,使被檢查者腕部輕度過伸、掌指放鬆微屈,然後以右拇指迅速彈刮被檢查者中指甲背。陽性反應為除中指以外的其餘四指輕微掌屈,多見於頸髓病變。

②握持反射:用手指輕撫被檢查者手掌或指掌面,陽性反應為不自主地握住檢查者的手指。多見於對側運動前區病變。

⑵下肢病變反應

①Babinski徵:取位與檢查蹠反射一樣,用竹籤或鈍針沿患者足底外側緣,由後向前至小趾根部並轉向內側,陽性反應為拇指背伸,餘趾呈扇形展開。

②Chaddock徵:用竹籤或鈍針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緣,由後向前劃至趾蹠關節處,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徵。

③Oppenheim:檢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著被檢查者脛骨前緣用力由上向下滑壓,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徵。

④Gordon:檢查時用手以一定力度捏壓腓腸肌,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徵。

⑤Gonda:將手置於被檢查者足外側兩趾背面,向蹠面按壓後突然放鬆,陽性表現同Babinski徵。

以上5種體徵臨床意義相同,以Babinski徵價值最大。

4.腦膜刺激徵:是腦膜受激惹的體徵,見於腦膜炎、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顱內壓增高等病。

⑴頸項強直:被檢查者仰臥位,頸部放鬆,檢查者左手託被檢查者枕部,右手按於其胸前做屈頸動作。被動屈頸時如抵抗力增強,即為頸部阻力增強或頸項強直。

⑵Kernig徵:被檢查者仰臥,一側髖關節屈呈直角後,膝關節也在近乎直角狀態時,檢查者將被檢查者小腿抬高伸膝。正常人膝關節可伸達135°以上。如伸膝受阻且伴疼痛與屈肌痙攣,則為陽性。

⑶Brudzinski:被檢查者仰臥,下肢伸直,檢查者一手托起被檢查者枕部,另一手按於其胸前。當頭部前屈時,雙髖與膝關節同時屈曲則為陽性。

5.直腿抬高試驗:被檢查者仰臥位,雙下肢伸直。檢查者將被檢查者伸直的下肢在髖關節處屈曲,又稱Lasegue徵。正常人下肢可抬高70°以上,如不到30°即出現由上而下的疼痛,即為陽性,見於神經根受刺激,如坐骨神經痛等。

6.指鼻試驗:囑病人將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觸自己的鼻尖,先慢後快、先睜眼後閉眼,反覆作動作。正常人動作準確,共濟失調患者指鼻動作經常失誤。如睜眼無困難,閉目則不能完成,為感覺性共濟失調;睜眼、閉眼皆有困難者為小腦性共濟失調。

7.心跳、呼吸驟停的診斷要點:

①意識突然喪失呈深昏迷狀態:病人無任何明顯的發病因素,或平常有心臟病病史,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對各種刺激無反應。

②大動脈搏動消失:主要指頸動脈、股動脈的搏動,不能以橈動脈的情況診斷。

③呼吸停止或呈抽搐樣呼吸:通過觀察胸部的起伏、聽呼吸的聲音來判斷呼吸的情況。

8.浮髕試驗

1.膝關節變形:膝關節炎症可致關節腫脹及熱痛、並影響運動。多見於風溼性關節炎發作期。關節腔有液體積聚時,稱關節腔積液,視診可見關節周圍明顯腫脹,觸診時有浮動感並可出現浮髕現象。其檢查方法為:用一手的拇指和其餘手指分別固定在腫脹的關節上方兩側,另一手拇指和其餘手指分別固定在腫脹關節的下方兩側,使關節腔內液體不致由於向周圍流動而影響浮力。然後用一手食指將髕骨連續向後方按壓數次,壓下時有髕骨與關節面的碰觸感,鬆開時有髕骨浮起感,即為浮髕現象陽性。

9.心跳驟焦的安全時限

CPCR的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復甦開始的時間。確切的心跳驟停的安全復甦時限尚難確定。在常溫下心臟停止活動3秒,患者出現頭暈,10-20秒出現暈厥,40秒發生驚厥,30-45秒瞳孔散大,60秒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分鐘後腦細胞即出現不可逆性損害,10分鐘後腦細胞死亡。一般而言,5-8分鐘被認為是復甦安全時限。

10.心跳驟停的診斷

準確及時地作出診斷是復甦成功的關鍵。要求儘可能在30秒內確定診斷。正在接受心電圖或直接測動脈血壓者,其心跳驟停可即刻發現。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須憑藉以下徵象確定:

1.意識突然消失,呼之不應(在全身麻醉下無法查覺)。

2.大動脈搏動消失,頸動脈或股動脈搏動摸不到,血壓測不到,心音聽不到。

3.自主呼吸在掙扎一兩次後停止,但在全身麻醉過程中應用骨骼肌鬆弛藥後無掙扎表現。

4.組織缺氧後會出現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可作為間接判斷心跳驟停的指徵。在聽不到心音或測不到血壓時特別有參考價值。須注意瞳孔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用過散瞳藥(阿托品或東莨菪鹼)或縮瞳藥(嗎啡類、氯丙嗪)者,以及老年人,其瞳孔大小並不能準確反映腦缺氧狀態。

5.突然出現皮膚、粘膜蒼白,手術視野血色變暗發紫,應高度警惕心臟停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