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泰國油雞飯

泰國油雞飯源於中國的海南雞飯,其實我倒是覺得現在的海南雞飯不如叫做南海雞飯更合適,在東南亞等南洋國家,各種海南雞飯要比海南島地區流行太多了。據說海南島前些年還都沒有以“海南雞飯”為名的菜餚,海南島名產文昌雞,而以雞湯煮飯,就著雞肉的吃法不過就是海南當地一種很平常的做法,並未特別命名。而海南雞飯的由來我們可以大致揣測一下

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歷來就是僑鄉,不知從何時起,每當中華大地戰亂頻繁,食不果腹之時就有無數的安土重遷的中華兒女,捲起行囊,湊一點盤纏就開始或者拖家帶口,或者孤身一人,去向其它地方討一口活命的糧食。北方人的走西口,闖關東。南方人就只有下南洋啦,從兩廣,福建到海南,臺灣,到暹羅,安南,再到檳榔嶼,馬六甲,棉蘭,泗水,望加錫……一站一站的向南而去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下南洋

當時船隻海南島作為中轉站,船隻會在海南停船補給,避風修整,下南洋的人也會在當地稍作停留,交換信息,或者確定南下的目的地。華人在南洋後開始大都以苦力求生,稍有積蓄,便開始做些小生意,當時華僑有名的討生活的“三把刀”,就是裁縫剪刀,剃頭刀和菜刀。

這些做生意的華人,就有不少人把當時海南的這種用雞湯煮飯,配著雞肉來吃的做法帶到了南洋各國,並冠以“海南雞飯”的名頭。 “海南雞飯”在南洋各地生根開花和當地的口味材料結合形成不同的風味,篇幅有限,這裡只介紹泰國的海南雞飯,“泰國油雞飯”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油雞飯

油雞飯泰語又叫“Khao Man Gai”(我猜是粵語的音譯,不知是否正確),我在泰國的不同地方都吃到過,從機場名店的貴价餐廳,到傳說中大排長龍的出名的油雞飯專門店,再到大公司的食堂餐廳。從曼谷都市熱鬧的商場,再到偏遠鄉下小鎮無名夜市我都吃過的不同油雞飯,油雞飯似乎是在泰國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可見泰國人是有多喜歡吃油雞飯。泰國人愛吃油雞飯愛到甚至不知道這道菜來自中國,好幾次和泰國人聊到油雞飯,總有泰國人奇怪的說:“咦?油雞飯不是泰國菜嗎?”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油雞飯的三大要素:

米飯,雞肉,蘸醬

首先米飯,泰國的雞飯好吃半在米飯上,泰國油雞飯一定要配泰國產的茉莉香米,顆顆晶瑩,油性足,味道好,先用雞油炒過(其它國家的海南雞飯也有不炒的),再拿煮雞的高湯來煮飯,煮出來的飯,顆粒分明,濃香無比,配著蘸料吃,香的很。

雞肉,其實對材料要求不低,雞肉太老或者太幼都不合適,而且重要的是不可以用冰鮮雞,不然味道就差了一大截,這就是為啥在香港很少吃到好的海南雞飯的原因

蘸料,蘸料在泰國菜裡的地位非常之高,各種菜餚都有不同配合的蘸料,泰國人在這方面固執無比,認為蘸料不對味道就不對,細數起來各種風格各異的蘸料數量多的讓人驚訝泰式油雞飯和其它國家的海南雞飯的區別其中就是蘸料不同。其實泰國不同地區的蘸料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就是我收集到比較正宗和流行的一個菜單: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 一點克老薑,一點克蒜,幾顆辣椒,4棵芫茜
  • 少許醬油(注意別太鹹),少許白醋,少許糖,一點點甜醬油
  • 1 – 2 小杯雞湯
  • 一起放到鍋裡熬製
  • 再加上一些黃豆醬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油雞飯蘸料


完成上述條件一份迷人的泰國油雞飯就做好了

至於油雞飯,我倒是覺得曼谷不少小店已經做得足夠好吃了,即便是名店也強不到哪去,現在曼谷最有名的一家就是 位於水門的 肥雞飯,每日門口慕名而來排隊的客人能排出幾十米去,他家的雞飯,味道還算不錯,雞肉很鮮,蘸料不是傳統的泰國蘸料,更像是大陸海南雞飯的蘸料做法,除了吃雞飯外再單獨叫上一碟肥雞來吃,好在泰餐的分量不大吃起來倒也不怕浪費。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水門肥雞飯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水門肥雞飯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水門肥雞飯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水門肥雞飯

油雞飯在泰國到處都是,其餘基本上只要是有大排檔夜市的地方,雞飯都幾乎是必須要有的食檔,隨便路邊一個推車,掛上兩隻煮好的肥雞,擺上幾張桌子,生意就開張了,雖說是小生意,但是老闆賣的紅紅火火,食客吃的開開心心。泰國人對於油雞飯的熱愛真的是發自內心的。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一菜一談 華僑三把刀和泰國雞飯

我吃過最好吃的一頓雞飯是在泰國一個小鎮的夜市裡,雞肉又香又滑,雞湯煮的米飯顆顆油光發亮,濃香四溢。配上蘸料簡直不得了,吃完一碗忍不住再叫一份,老闆看我吃的開心又額外加了些雞肉雞血,吃完以後回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