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寨马氏小记

上文中提到我十三代先祖马四海弟兄四人居住在濮阳梨园乡党堂村。后来四海公离开三位长兄来到清河寨定居,至于为什么会迁居到清河寨,家谱中并未详细介绍,据长辈们叙述,极大可能是因为黄河涨水的缘故。

想我四海公来清河寨定居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清河寨位于刘楼村和芽豆屯中间,紧靠着子白路,归文留管辖,地理位置要比党堂强的多,交通非常便利,而且不用担心黄河涨水,但是单门独户居住在一个村也是举步维艰的,甚是不易,好在我祖精通小磨香油的生意,在生活上也算是勉强果腹,就在我马家生意一点点风生水起的时候,村里齐姓人家嫉妒心横生,清河寨人口稀少,莫说过去,就是现在也不过区区不到二百人,这和清河寨人欺生是分不开的,村里有安,李,齐,等好多姓氏,其中齐姓算是村中的大户,说是大户,也不过是人口比其他姓氏多那么一点,看到我马家初到此地,生意红火,恐怕有一天马家的风头超过了自己,就整日找茬,想把马家挤兑走,如果说其他事情可以忍,但有两件事令人难以忍受,第一,四海公去世,其唯一的儿子十四代马德公为父行丧,出丧时遭到齐家阻拦,声称下葬可以,但必须搭天桥出丧,总之不允许走村里的路,一步也不行,无奈之下,我马德祖连夜将四海公葬在了村外,就在今天的寺上村北地佛爷庙以北加工站里面。第二,你马家是外来户,不可以用村里的井水,要吃水必须自己打井,但并没有那么简单,往往是待我祖打好了井,不几天就会被他们填死,一来二去我祖也就萌生了要搬出清河寨的想法,但是一大家子人,要搬也得找到合适的地方才能搬,当下还得忍辱负重的过下去,一日,我祖如往常一样,担着挑子沿街叫卖,来到林家寨,林家寨就在清河寨东南二三里处,也就是马林寨董林寨阎林寨的前身,当时的林家寨和现在布局相同,最南边一道街是阎李等姓氏居住,后边一道街是董姓居住,由于经常来卖香油,所以和他们非常熟识,这天中午时分,即将饭点,大雨倾盆,我祖在一董家屋檐下避雨,董家人说“老马,进屋来避避雨吧!”说着就拉我祖进屋,接着又说“老马,你这香油真香,能从街头香到街尾。生意好,你的小日子也差不了。”我祖一脸惆怅说“老哥你是不知,我这日子过得可没你想的那么如意。”董家先祖说“此话怎讲”我祖便将在清河寨受的委屈一一道来,就说有搬出村子的打算,董家先祖说“别难过,村后有一李家卖地,你如果有积蓄,就搬过来呗。我祖一听动了心,但回头一想又接着问“老哥,你只说让我搬过来,这后地没有一户人家,我搬过来还不净等着土匪强盗人来抢偷我?”董家先祖回到“怕什么,又不是太远,就在村后没一里地,实在不行,我去给你搭班做邻居。”我祖当真了,不多时就真的买下了地,搬了过来,哪承想这位董家先祖不想搬了,在当时家族长的威力还是非常大的,家族长说“为说话得算话,人家好不容易搬过来了,咱答应了人家就得给人家去作伴。”于是董家家族长亲点三户董家人来和我马家作邻居,世代友好,以仁兄弟为称。

马德老祖带领五个儿子搬到林家寨以后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董家来作伴真情流露,但李家并没这么友好,因为买的是李家的地皮,所以李家一直想探探马家的家底,三番五次请我祖赴宴,灌醉之后将卖地的文书偷偷塞进我祖的衣襟,待我祖醒来为时已晚,只能认账,此时的马家也是家大业大今非昔比了,我马德祖门下也有五个儿男,再也不是单门独户了,况且这些年做生意也攒下了不少银子,所以我祖就施了一计,邀请李家管家来家里赴宴,我祖假装醉酒,这时管家又偷偷往我祖怀里塞文书,我祖睁眼说到“小子,别塞了,不是要看我的家底吗,告诉你,财神爷厚待我,我家财神爷下的灰堆里都是银子,要多少有多少,回去告诉你们掌柜的,李家有多少地我买多少地,只要他敢卖我就敢买!”说着我祖就去扒银子,其实财神桌下灰堆里的银子是提前埋进去的。从此以后李家也不敢再放肆了,相反成为朋友,后来我马家的老姑奶奶还嫁到了李家,关系非同一般。

我十四代马德祖配孙氏祖母,育有五子,长门启龙,二门飞龙,三门旺龙,四门兴龙,五门应龙。马林寨口传的老四门就是启龙飞龙旺龙兴龙,四门后人,开始十一门占据一个胡同,后来马家人口增多,又在两边增加了东西两道南北街,西边供二门三门居住,东边供长门四门居住,如今的马林寨马家接近四百人。同为马德公之后,至于五公应龙,迁至王称固马口,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马德爷去世后孙氏祖母改嫁将老五应龙公带走,第二种说法是应龙公是入赘到马口的,经询问,应该是入赘过去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改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况且还有五个儿子,而且据询问应龙公夫人杨氏的娘家就在马口。

先祖创业实为不易,望后世铭记,今后要做到团结互助,童叟无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