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入園焦慮:做對這6件事,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倒計時7天,新學期就要開始了,很多小朋友即將踏進幼兒園嘍。要把家中眾星捧月的小寶貝送到陌生的地方,不能隨時給TA溫暖的懷抱,還要靠寶寶自己吃飯、睡覺、如廁、穿衣……是不是想想都覺得好緊張?

破解入園焦慮:做對這6件事,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幾乎所有家長,在即將把自家的寶貝送進幼兒園時都是心情複雜。

一邊是高興,高興自家的寶貝終於要進入人生的一個新階段,一邊是擔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遇到各種問題該怎麼辦?

很多媽媽一說到孩子要入園,就覺得很焦慮,但是又說不出具體焦慮什麼!

我們要解決問題,一定要先搞清楚問題是什麼。

根據常爸自己的親身經歷,外加這幾年在公號後臺接到的各種諮詢,特地總結了大家最常見的6種焦慮:

① 孩子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② 無法適應幼兒園的作息,不愛睡午覺怎麼辦?

③ 擔心在家無法無天慣了,到了幼兒園沒規矩怎麼辦?

④ 有需要不敢跟老師說怎麼辦?

⑤ 不合群,交不到新朋友怎麼辦?

⑥ 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都發生了什麼?開心嗎?表達不出來怎麼辦?

是不是越說越心塞……

破解入園焦慮:做對這6件事,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1

分離焦慮怎麼破?

孩子突然要離開家長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當中去,很容易會產生分離焦慮。分離焦慮並不一定發生在入園初期,也有的孩子好奇心重,剛開始送到幼兒園並不會表現出焦慮,對新環境熟悉一段時間後才感到焦慮。

Tips

接納的語言分擔情緒:寶寶會回來說自己不要上幼兒園,這時候家長一定要認真傾聽,不批評,不反駁,不講太多大道理。只對孩子說例如:媽媽知道寶寶現在還不熟悉(還沒開始喜歡)幼兒園。媽媽(爸爸)愛寶寶。抽時間多抱抱孩子,多陪伴孩子。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到新環境不適應哭鼻子的事件。

用你的正面情緒為孩子解壓,切忌自己先焦慮。不在孩子面前表現焦慮與擔心。告訴孩子你很開心他成為了幼兒園小朋友,跟爸爸媽媽一樣每天有自己單獨活動的時間。白天一起出門,晚上一起回家。即使孩子哭著,你也應該平靜的告訴他,你永遠是媽媽的小寶貝,只是白天去上幼兒園,媽媽每天晚上一定會跟寶寶一起。重複你堅定的愛的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以下信息:必須去,一定會回,和以前一樣愛你。

最讓孩子擔心的,莫過於“媽媽會不會不要我了”,所以會一遍一遍地向家長確認“你會來接我回家嗎”。

破解入園焦慮:做對這6件事,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為了消除孩子的擔心,媽媽要在入園前就讓孩子明白,去幼兒園上學,並不意味著“媽媽不要我了”,這樣他才能夠安心地在幼兒園等媽媽。為了減少寶寶剛入園時的恐懼心理,在剛入園的第一個星期,家長一定要按時出現在幼兒園門口,接孩子回家,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沒有忘記他

2

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怎麼辦?

不睡午覺怎麼辦?

幼兒園有嚴格的作息時間,不能像在家裡一樣,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吃東西就吃東西。尤其是午睡時間,如果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不僅會打擾其他小朋友,自己在下午的活動中也容易無精打采。

常爸上週發了一篇文章《孩子不愛睡覺,可能是因為天賦太高?!》,必須承認有些孩子確實天生覺少。我們也建議家長/老師尊重個體差異,不要強迫每個孩子都睡午覺。(常爸當年中午躺著裝睡的難受勁,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餘悸。)

但是考慮到現實情況,在很多幼兒園,一個老師可能要照顧十幾個孩子,恐怕很難在統一的午休時間對孩子有特殊照顧。

這時,與其說任由孩子“反抗”午睡,不如告訴孩子安安靜靜的在小床上躺一會兒,哪怕睡不著,也不要打擾到其他小朋友。

Tips

為孩子調整作息時間,每個幼兒園的入院指南幾乎都會提到這一點。家長至少應該提前一個月拿到了幼兒園的時間表,之後就讓家人按這個時間來安排他的生活。比如7點起床後,8點吃早飯,11點戶外活動,12點午飯,13點到14點半午睡……提前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日常節奏,能有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

3

在家待慣了,太淘氣了,

沒規矩怎麼辦?

現在的小朋友都是在蜜罐里長大的,很容易就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在家習慣和規矩立得不好的話,到了幼兒園,孩子會很痛苦,經常被老師找,家長也會頭大。

在幼兒園裡是以班級為集體活動,孩子們還是要提前懂一些規則的,比如:吃飯喝講故事的時候要安靜,下樓時要排隊、上課時要坐在椅子上、把玩具收好。

趁入園前這一年,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為孩子制定出規則,家庭成員共同遵守,並且以此為榮。比如“洗手時不要故意玩水”,“吃點心的時候不要敲盤子和碗”等。

《幼兒園裡守規則》用“古里古怪”的故事,讓孩子們理解遵守規則有多重要。

破解入園焦慮:做對這6件事,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4

有事不敢跟老師提怎麼辦?

平時在家,大人很熟悉自己的孩子,一個眼神就知道孩子想要什麼。但是到了幼兒園,孩子如果不能說出來,老師就難以會意。但是,剛入園的小朋友,處在陌生環境中,面對陌生的老師,多半都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所以很多孩子都會“憋屎”、“憋尿”,直到受不了了,嘩啦一下,得,尿褲子了。

破解入園焦慮:做對這6件事,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平時在家裡自理能力強的孩子適應幼兒園更快,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掌控感更強。入園前,家長最好能幫助孩子練習在幼兒園對需求的表達和掌握,比如多學習一下“我想……”“我要……”這樣的句型,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Tips

除了要敢於提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吃飯、睡覺是孩子情緒脆弱的重要時刻,因為自己不會、或者吃得慢,別人去玩了自己還要繼續吃。或者想要別人喂沒有成功,或者不敢說也會造成情緒低落。所以,應該提前半年到一年開始訓練孩子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自己穿簡單的衣服,按時自己睡午覺(至少做到不哄不抱就自己入睡)。

有獨立自理能力的孩子,一般也比較敢向老師提要求。自理能力差的孩子,什麼都需要老師幫助,一旦老師表現出不耐煩,孩子就更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了。

5

交不到朋友怎麼辦?

現代城市中,大家都住在樓房,鄰里關係並不親密,去幼兒園過集體生活也是孩子從小提升“社交能力”最重要的方式。

在剛入園的一段時間裡,“我不要去幼兒園,都沒有人跟我玩。”是很多孩子不願上學的常見的理由。如果能在幼兒園儘快地交到朋友,就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渡過適應期。

Tips

現在孩子大多跟大人交往多,跟同齡人交往太少。讓孩子提前有與同伴相處的機會。在你的關注下,及時發現孩子不合群的地方,引導孩子學會表達,成為合群的人。給孩子建立一些與同伴一起玩的樂趣。學會相處規則,體驗同伴樂趣的孩子更容易找到幼兒園生活的快樂。

如果孩子天性害羞內向,家長可以多鼓勵他,引導他與周圍不同年齡的人接觸、交往,比如在樓道里和鄰居打招呼,看到廣場上小朋友做遊戲,鼓勵孩子也加入他們。家長要多鼓勵,增強孩子自信心,幫助他實現人際交往的目標。

(常爸提醒:內向絕對不是貶意詞,內向者有內向者的優勢,家長可以鼓勵內向的孩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儘可能多創造這種環境,主要是希望TA能在幼兒園交到朋友,但千萬彆強迫,給孩子造成太大壓力。)

6

不知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

如果前面的五個問題都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相信孩子適應新環境,愛上幼兒園就不是什麼難事了。不過爸爸媽媽也一定很想知道孩子在幼兒園裡發生了什麼吧!

可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麼健談,大部分的寶寶根本就是閉口不言,要麼不知道該怎麼表達。這就需要爸爸媽媽來引導寶寶開口啦。

破解入園焦慮:做對這6件事,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孩子回家後,我們可以和孩子聊天,比如:“寶貝,還記得昨天幼兒園裡發生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嗎?”“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了哪些新遊戲呢?”這些對話可以幫助孩子回憶起在幼兒園裡的快樂,並期待新的一天。

最後,提醒大家一點,我們先要學會接納孩子任何的情緒表達方式。採用先解決情緒再處理事情的態度。家長一定要從內心接受:孩子上學必須經過這個過程,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普遍的現象,無論你孩子的情緒多大,你不應該覺得難以接受。這個信號告訴我們:是我們自己過去的撫養方式與幼兒園的生活方式沒有足夠好的銜接,現在出現一個好的契機讓我去重視,去幫助他建立一種新的認知和新的能力來適應。對孩子有信心,只是需要補點功課而已。

祝每個小朋友都能儘快愛上幼兒園!關於入園,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跟常爸交流的,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