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金融行業的人,自己是怎麼理財的?

影零亂


您好,我是理財在路上,多年來一直專注於理財,也是一名金融行業工作者。我自己是怎麼理財的呢?

剛開始理財的時候以低風險理財產品為主

最初開始理財也是進入金融行業開始,那時每個月發了薪水先存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剩下的再拿來消費,時間一個月一個月過去,到了年底自己手上有了十二張存單。

後來慢慢接觸到基金,剛開始不敢買風險比較高的股票基金和指數基金,每個月定投債券基金。開通網上銀行,綁定工資卡,每個月發了工資先進行基金定投。

這樣慢慢積累到了五萬元,又開始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是買保本的理財產品。那時5%左右的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還是蠻多的,一般都是在四大國有銀行買。中間還買過七天和一天通知存款。



開始嘗試用少量資金購買一些高風險的理財產品

百分之五左右的收益,覺得不算太高,可能勉強和真實的通貨膨脹率相持平。於是尋找一些收益比較高的理財產品,p2p進入我的視線。

比較謹慎,在網上查了一大堆資料,從網貸之家中選擇排名靠前的網貸平臺,看看收益,看看成立年限,綜合實力等等,選擇了三家,每家投了幾千塊,看哪一家的收益比較高。



基金定投方面開始加了一些股票基金,到了2015年,有些基金漲得很好,有些又不太盡如人意,跑輸了大盤。於是開始轉戰指數基金,雖然可能有時指數基金可能收益不如股票基金,不過起碼是能和大盤持平。

投資體系成熟以後進行資產配置,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摸索,風險承受能力比較高,經歷了2015年的股災以後,一般的虧損已經影響不到我了,也積累了許多投資經驗。現在投資主要是兩大類,一類是定投指數基金,一類是股票。

投資要用長期不用的閒錢,特別是投資股票基金的錢必須是五年以上不用的資金。不借錢投資,投資之前先把保險配置好。



在金融行業工作,平時和保險也有一些接觸。有一次遇到一對年輕的夫妻雙雙出意外過世,留下一對兒女和年邁的父母,孩子大的三歲左右,小的還不滿一歲。那時想如果那對年輕的夫妻雙雙買了意外險,他們的家庭就不會因為他們的離開而陷入困境。

理財其實不止投資那麼簡單,它包括很多,例如養老,孩子教育問題,現金規劃,消費,風險管理等等。


理財在路上


我貨幣基金經理,今天以我為例來講,我個人來講不過就幾種方式方法

1.說投資,大多數人都是股票為主,因為它回報高,回報有可能在20%,看到這個你心動了了嗎?

2.一般來講,有人吧,他們想穩健點,那做什麼,p2p,這個好吧,一般國內前十的收益還是比較靠譜的

3.定投基金,不錯啊,每天十塊錢💰,每天10元,10年後,你是百萬富翁!!!

4.穩健型,如支付寶,微信等都有這些功能,

其他的也不諾聊了,看你自己選擇了。

記住回報越高,風險越大

現實就是如此簡單


醒淵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先彙報一下,身邊從事金融行業的人(不包括職業投資者,僅指金融機構員工),絕大多數都沒有躲過2015年的股災哈哈哈哈。

其實,金融從業人員如果真有特別厲害的理財方法,他絕不會自己一個人享用。當然不是因為他精神高尚,而是因為把這個方法包裝成一個產品收管理費更賺錢。

金融是個大行業,下面各個細分行業的差別其實很大,例如銀行和證券公司的業務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相似性,即使有相似性,也不比隨機選擇的兩個行業多多少。在每個細分子行業內部,前中後臺不同的環節差別也很大。而理財需要對各種金融產品都有所瞭解,

大多數金融從業者只瞭解自己所在細分行業的情況,與大眾投資者相比,優勢並沒有大太多。

金融各行業中,從事投資環節工作的人員會有特殊優勢。但這部分人炒股票和投資基金即使沒被禁止,也需要嚴格備案,目的是為了防止利用信息優勢不當獲利。不排除有人頂風作案,但風險畢竟太大。如果無法利用信息優勢,那這部分人的投資收益就和大眾投資者沒有太多區別了,因為他們投資的產品本來就和大眾投資者一樣。

一些金融邊緣行業的人員,或許會利用一些碎片化信息撿到一些投資機會。這種行為也不合法,但對這些人員的監管較松。他們接觸的人擁有內幕信息,他們也就有獲取這些內幕信息的潛在便利,但是監管上,卻把他們當做普通的大眾投資者,於是便出現了可乘之機。當然,這種操作方式也不容易,因為擁有內幕信息的人不會隨便冒險洩露信息,但這種可能性客觀存在。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從業人員大多數也沒多少錢用來理財。每月工資扣除房貸和養娃等家庭開支後也沒多少了。金融行業整體工資水平雖然較高,但只要沒達到財務自由的水平,高的那部分收入就都被高開支給消耗掉了。金融行業真正能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只有高管和少數核心骨幹,其他的是金融民工。


長升理財


從事金融行業的人,平常接觸的行業信息很及時,瞭解的投資渠道也比較廣,信息敏銳度很強,因而理財方式也較普通人多些。

金融行業的人,往往能對市場的改變,率先得知,當市場出現拐角時,也能率先逃離。

小妖所瞭解到的周圍的金融行業人士,比較普通的理財方式有:
1.股票、基金等

金融業的人通常擁有嚴格而廣泛的金融知識體系,掌握金融投資行業各個核心領域理論與實踐知識,據有專業的評估能力。在運用自己知識玩一些股票基金外,還會樂於打新股。雖然在行業內,被禁於股票基金等自己領域的,但仍禁不住用身邊朋友帳戶開戶的金融人士。

2.買房投資

因領域的特殊性,能率先知道剛出來的相應政策變化,也能通過銀行體系、利率政策敏銳的洞查市場。當一個有潛力的地方處於低價窪地時,買入多套,漲上後再賣出,以此獲得價差。

3.當天使投資人,擁有創業公司的原始股。
4.其他

小妖理財


那從事金融行業的人的話,除了這些理財方法之外的,也會有一些比較低端的,比如說投資餘額寶,那餘額寶的使用場景是什麼樣的?他們是,可以將餘額寶的錢消費,因為支付寶它非常的方便,可以直接使用餘額寶的錢,所以我一般情況下會存一些錢在餘額寶裡,然後大家想要買東西,或者說去淘寶購物的時候都可以用餘額寶裡的錢也比較方便,那這種支付方式是很方便和便捷的,有些時候可以觀察到這樣子的信息化的支付方式,用手機去支付,很多人現在都不帶錢包,然後能夠直接把手機的二維碼對著店員就可以支付成功,他這種方式非常的先進,也非常有效率,提高了員工的效率。

從事金融行業,也會去投資一些小的店鋪,比如說投資金融行業的人會看好這幾個小吃品類會比較好,那他就會投資一些炸雞排呀,奶茶呀,包括一些烤的串兒呀這種小店,小店的投資非常的輕,你可能投資一個10萬左右,他就可以開五年,而且每一年的營收都還做得不錯,因為它佔地面積小,所以他的租金也比較少,那這種時候大家就會是這樣投資。

做融資投資的人呢,他們的市場的眼光比較獨到,自己回去嘗試投資很多的渠道,不同的項目,那投入了這些項目之後,自己會有固定的心得,然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


變革家


賺別人的手續費,投資虧盈都有,對基金經理來說百賺不賠!


行無語


與普通大眾沒什麼不同,投資的渠道也就那麼幾個。作為金融行業普通民工,沒大資金量,所以也就是投投基金買買股票(證券從業者不買),再配置點固定收益。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大概是金融從業者會更加謹慎,風險意識有時候會過於強大,以至於總體投資略保守。會注重資產配置,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