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58535274128
在歷史上,自稱十全老人的乾隆怕晚節不保,趕緊把鍋甩給嘉慶,然後又不願意放棄權力,所以就去當太上皇繼續管控朝政。
在當時,由於西洋的火器出現在越南緬甸等地區。這使得清朝的霸主地位受到了挑戰!比如清朝征討緬甸的戰役實際上是打敗的,兩萬部隊全軍覆沒。但是朝野上下為了維護乾隆十全武功無敗績的威名,則都是對緬甸戰敗一事裝聾作啞,反而以徵緬大捷來掩蓋失敗,這實際上就是清朝自己在騙自己了。勝敗本是兵家常事,但是乾隆敗不起,他更愛的是名聲!所以早早退位,這樣就算是打敗仗,那背鍋的也是嘉慶。
其次,還有一方面原因就是乾隆對嘉慶的不放心!實際上負責只會徵緬戰役的掛帥親王就是嘉慶本人。他是乾隆的第十五子,要不是前幾任太子死絕了則也輪不到他當儲君,因此嘉慶的資質確實是不怎麼好的!乾隆是在沒得選的情況下才傳位給他的。所以,乾隆退位當太上皇也有手把手教嘉慶當皇帝的意思。
優己
因為截止到秘密立儲的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的17個兒子,已經死了10個,只剩下7個,其中還有三個是沒有繼承資格的。
所以乾隆的繼承人只能在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四個人中選。
至於為何最後選中了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延禧攻略》中魏瓔珞之子),且聽咱慢慢分析~
乾隆一生有27個子女,17個兒子,10個女兒。
乾隆認為,大清立朝後沒有一個皇帝是以嫡長的身份繼位的,這是一大遺憾。
所以事事要做歷史第一的乾隆就發誓在任內一定要以嫡長繼位,來彌補這個缺陷。
但是,孝賢皇后富察氏生下的兩個嫡子永璉和永琮都不幸夭折,皇后悲痛過度,很快也去世了。
在《百家講壇之成敗論乾隆》中提到,乾隆曾發了一道諭旨說這個事,他反思為什麼嫡子會一再夭折,認為可能是“不能以嫡子承統”,是上天給他定下的規矩,他挑戰這個規矩,所以遭到報應。
從此之後,乾隆再也不考慮立嫡子。
十五阿哥永琰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乾隆五十歲時生的他,他的生母魏佳氏,是漢軍旗人,地位不是很高(《延禧攻略》中的“令妃”魏瓔珞)。
但永琰學習非常用功刻苦,為人寬厚質樸,名聲也很好。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秘密立儲,立了13歲的永琰。
為什麼當時乾隆不考慮其他阿哥們呢?
因為截止到秘密立儲的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的17個兒子,已經死了10個,只剩下7個,其中還有三個是沒有繼承資格的:十二阿哥的生母是廢后,四阿哥和六阿哥很早就被乾隆過繼給其他親王。
所以乾隆的繼承人只能在八阿哥、十一阿哥、十五阿哥、十七阿哥四個人中選。
八阿哥永璇的問題是,做事兒有點不靠譜,乾隆派他去黑龍潭祈雨,他卻跑去逛市場,乾隆對他的為人處事非常反感;
十一阿哥永瑆,是清代書法四大家,但他武功騎射不行,被乾隆認為是一個嚴重的不足。
十七阿哥永璘,從小就不愛讀書,經常換便服跑出去尋花問柳。他曾說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將來哪個哥哥當了皇帝,把和珅的府邸賜給他,所以後來嘉慶當了皇帝,果然把和珅府邸的一半,賜給了他。
所以,這四位阿哥里,希望最大的只有十五阿哥永琰。
在秘密立儲十幾年後,乾隆通過觀察,認為永琰身上有四個優點讓他特別滿意。
一,永琰少年老成,自制力強。每天生活非常有規律,辦事認真負責。
二,人品端淳,富於同情心。
三,學習成績很好,武功騎射也不錯。
四,長得不錯,五官端正。
於是,乾隆明發諭旨禪讓皇位。
傳位大典後,乾隆仍然把重要的權力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而35歲繼位的嘉慶皇帝,每天都過得規規矩矩的,早睡早起認真地批閱每一道奏章,出席每一個重要典禮,但是不做任何決定,不發佈任何命令——都聽乾隆的處分。
所以說,乾隆這個繼任者對他自己來說,他覺得選得還是相當成功的,至少嘉慶沒有像歷史上的其他皇帝一樣,將禪位的父皇軟禁或者送他老人家一程!而是任由乾隆在太上皇的任上繼續大權在握。
藝能八卦局
乾隆一共生了十七個皇子,十個公主。其中五子五女幼年夭折。
乾隆十個正統觀念很強的皇帝,一心想把皇位傳給富察皇后生的嫡子,但奈何被乾隆夫婦寄予厚望的皇次子永璉9歲時就病死了,皇后所生的第二個皇子——
皇七子永琮則更是隻活了20個月。富察皇后也很快因為悲傷過度撒手人寰,乾隆的嫡子夢就此夢碎。在兩個嫡子早早去世之後,乾隆一度最喜歡的皇子則是五阿哥永琪,這個因為《還珠格格》而“成名”的皇子。永琪才華橫溢,年少時便精通滿語和騎射,倒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帝國繼承人。但問題是,永琪活得也不長,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便已早早去世,年僅25歲。
坦白說,在永琪去世之後,乾隆的皇子中便沒有特別優秀的,乾隆對此也很明白。在康熙晚年,是因為出色的皇子太多,才讓康熙對繼承人問題頭疼不已,而對於乾隆則是一個完全相反的問題,根本沒有出色的兒子。
另外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乾隆活得實在太長,活了八十九歲。按照當時皇族的平均年齡,五十多歲已經算得上高壽,
乾隆的很多兒子,都在乾隆生前就紛紛“到點”去世了。我們如果以乾隆最喜歡的嫡子永璉為例,他生於雍正八年(1730年),即使幼年不夭折,他也基本不可能活到乾隆去世的1799年,如果活到這一年他已經69歲了,要知道,除了乾隆之外,大清朝活得第二久的皇帝康熙也不過69歲。
再以永琪為例,他出生於乾隆六年(1741年),1799年時他也58歲了。你說,即使能活到58歲那麼久,乾隆放心把江山交給一個隨時可能到點駕崩的皇子手中麼?
因此,一個顯而易見的簡論是,想做乾隆的繼承人,最基礎的條件就是:必須是乾隆晚年得子才可以。事實上,到了乾隆晚年,也就5個兒子還活著,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和皇十七子永璘。
在這麼小的範圍裡面,永琰的條件相對最好,雖然他也算不上什麼天資優秀。第一,永琰年輕啊,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才出生,此時,乾隆已經50歲了;第二,永琰身上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硬傷,不像十一子永瑆雖然文采出眾,但卻過於文弱,十七子永璘不好讀書,喜歡尋花問柳;第三,永琰的母親是令妃誒,乾隆中後期最寵幸的妃子,最高曾做到主理六宮的皇貴妃,多少有些“子以母貴”。
乾隆為何選中嘉慶,怎麼說起來都是一個矮子中挑將軍的“無奈選擇”,而之後的歷史也證明,嘉慶的確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張明揚不說話
乾隆是繼康熙後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皇帝,膝下皇子眾多。乾隆在位期間功勳卓著,然而乾隆直到晚年還在為立儲之事大傷腦筋,為何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呢?下面有書君為大家解答解答。
乾隆雖兒子數量多,但夭折的也不少,最後活下來能成為皇位繼承候選人的只有四位,且這四位又不成器。他們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下面有書君為大家介紹介紹這四位皇子。
一、皇八子永璇身有足疾,難繼大統
永璇天資聰穎,勤奮有加,乾隆皇帝當然喜歡這個兒子,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他是個瘸子。在清朝,連相貌醜陋都不會被推舉為皇位繼承人,更何況一個瘸子。
皇帝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儀容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先天條件不足的永璇被排除在皇位候選人之列了。
二、皇十一子永瑆一毛不拔,無緣皇位
皇十一子永瑆倒相貌齊全,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自然能當大任。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堂堂一位皇子竟然是位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他不僅一人省吃儉用,還帶領全府上下吃粗茶淡飯,穿麻布粗衣,就是府裡疑似被毒死的一匹馬,也被永瑆勒令吃掉,還稱是改善伙食,可以想象在永瑆府上當差的僕人怕是終年不見葷腥了。
這樣一位吝嗇至極的人自然而然地受到群臣嘲諷,就連乾隆也指責永瑆過於節儉,
但永瑆屢教不改,於是乾隆將他剔除出皇帝候選人之列了。
三、皇十七子永璘威信不高,難以服眾。
永璘志不在讀書,因此學問平庸,這對於繼承皇位來說是個硬傷,更令人頭痛的是,永璘貪玩成性,每天必出宮遊玩,把讀書上課都拋之腦後。
而且永璘終日與平民百姓廝混在一起,雖然平易近人,但終究在群臣中間沒有威信,即使繼承皇位也會遭到群臣反對,因此也不在乾隆皇位候選人的考慮範偉內了。
四、皇十五子永琰無功無過,無奈繼承。
永琰沒有身體毛病,也刻苦讀書,成績突出,但還沒有達到才高八斗的地步,因此乾隆並不想考慮這位資質平庸的皇子。
然而,其他三位都因不同原因出局,只剩下永琰了,好在永琰雖平淡無奇,但終究也沒有大過,因此乾隆只能硬著頭皮,讓永琰繼承皇位了。
這下大家應該明白乾隆為何會在立儲之事上左右為難了吧!
雖說虎父無犬子,乾隆治國有道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治家卻稍遜風騷,導致他呈後繼無人之勢。如果他能兼顧治國齊家,想必清朝也不至於繼他之後再無政績突出的皇帝了。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乾隆皇帝在選擇嘉慶皇帝 為太子之前還立過兩位太子,說明嘉慶皇帝並不是乾隆皇帝最好的選擇。被乾隆選中的第一個人是二皇子永璉,永璉是乾隆的嫡皇后孝賢純皇后所生,是乾隆最寵愛的皇后。因此乾隆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認為他是皇后所生,身份貴重,天資聰穎,所以就立了永璉為皇太子。但是永璉長到九歲的時候就不幸去世了,之後乾隆皇帝又立了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永琮,但是永琮兩歲的時候就因為痘症而死了。
兩位皇子死後,孝賢純皇后也在東巡的途中去世了,乾隆非常傷心,下令不準在提此事。到了乾隆三十八年,此事已迫在眉睫,不得不提,當時乾隆有六個兒子,兩個過繼給了自己兄弟,剩下的也都很平庸,沒有辦法只能瘦子裡面選胖子。
古今說史
“清史”記載,清高宗乾隆帝共有17個兒子,其中7個早夭,且都沒活過10歲; 17子中嫡出居長的叫永璉,是由皇后富察氏所生。永璉自幼聰明可愛,不僅乾隆喜歡他,爺爺雍正也很喜愛這個皇孫。乾隆即位後,想立當時只有7歲的永璉為太子,並把他的名字寫好封在密匣內,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但誰都想不到的是,永璉沒有做皇帝的命,他剛滿9歲時就病死了。永璉的死,對乾隆爺打擊很大。
後來,乾隆參照漢人“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傳統,改立庶出(側妃所生)的皇長子永瑛為太子。因各種原因,永瑛在23歲時也病死了。
之後他又想立已死去的皇后富察氏所生的另一個兒子永琮為儲君,不料這永琮更短命,還不到兩歲時就因出痘而死。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再也無心考慮立太子之事了。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皇十五子顒琰出生時,他才開始重新考慮立儲大事。顒琰是乾隆的第15個兒子。史載,顒琰誕生在圓明園四十一景中的“天地一家春”。他長得鼻樑高聳,寬面頰,相貌俊秀儒雅。由於生在富有天下的帝王之家,“含著金湯匙降生”的他具有優裕的物質生活基礎,從小就接受過嚴格的貴族教育,據說其人舉止端莊凝重,為人內向多思,因此很得乾隆器重與栽培。
史載,乾隆38年(1733年)顒琰被立為皇儲 。乾隆按他爹雍正立下的規矩,將顒琰的名字寫在詔書上,然後用匣子密封起來,安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後面。乾隆是個權勢欲極強的帝王,他精神健旺,身體又十分健康,四處遊歷不知疲倦,因此在位長達60年。20多年後,顒琰仍然呆在儲君的位置上。在此期間,他被老爹封為嘉親王,並從被立皇儲時的弱冠少年而步入了“油膩中年”的階段。
乾隆60年(1795年),衰朽老邁的乾隆帝終於決定讓出帝位,退居二線當個太上皇,這種帝位傳接方式在滿清歷史上僅此一次,即便回望整個中華大歷史似乎也很罕見。
1796年正月,顒琰在太和殿接過了乾隆親授的皇帝寶璽。這樣,他才算正式進入了一國之君的角色,年號嘉慶,定這年為嘉慶元年。
乾隆帝退位後當了4年太上皇。在這4年中,性格平庸的嘉慶根本談不上有何作為。每遇軍國大事,嘉慶都要到內廷請太上皇乾隆定奪、裁決。當時,社會矛盾已經很尖銳,在湖北、四川等地爆發了白蓮教起義,並逐漸蔓延到全國。好大喜功、奢侈靡費的乾隆實際上給嘉慶留下了一個被掏空的爛攤子。表面花團錦簇的大清早已危機四伏,並開始走下坡路。嘉慶四年(1799),自詡“十全老人”的乾隆壽終正寢,享年89歲。至此,嘉慶才擺脫了傀儡皇帝的尷尬身份,開始正式親政。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插圖源於網絡】
鐵馬冰河wu
乾隆之所以選擇永琰(嘉慶)繼承皇位,有點排除法的意思。乾隆名義上有17個兒子,其中13個先他而離世。早逝的那些皇子中,也有他中意的,比如永璉、永琮、永琪等,但乾隆活得太長,這些皇子活得太短。
為數不多的幾位長大成人的皇子也不能令乾隆滿意。
皇八子永璇是諸皇子中最長壽的一位,死於道光十二年(1832)。但是永璇剛愎自用,向來不為乾隆所喜愛。上圖永瑆書法
皇十一子永瑆,詩文精潔,尤善書法,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乾隆也深愛其才,常巡幸永瑆府邸,並命令刊行其貼,行諸海內。可是,永瑆天性隱忮、好以權術馭人,又不講信用,惟知逢迎權要,持家也十分苛虐,他的護衛常因莫須有的罪名而遭到斥革。家中積銀80萬,然守財如命。一天其乘馬倒斃,竟令全府吃馬肉,整日不再舉炊。其妃奩資甚厚,永瑆將奩資索入庫中,逼得王妃食稀粥度命。永瑆這些行為不為乾隆所喜,不選擇他也正常。上圖永瑆書法
上圖永璘墓皇十七子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兒子,是一個好遊嬉,不喜讀書,不務正業的皇子。年輕時,屢犯宮禁,微服出遊。乾隆對他深惡痛絕,將其降為貝勒。永璘深知自己在老爸心中的地位,也無非分之想。當乾隆晚年,皇位繼承仍未成定局時,有人詢問於他,他曾笑對人言:“即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惟求諸兄見憐,將和珅第賜居,則吾願足矣。”
乾隆在建儲之事上,並沒有多少選擇餘地。
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冬,才手書嗣皇帝之名藏於鐍匣,儲於正大光明匾後。這次選中的是永琰,但乾隆也不十分滿意和放心。《清高宗實錄》記載,在當年冬至南郊大祀時,曾以永琰之名默禱於上帝:如若永琰賢且能,願上帝護佑他治國有成;如若永琰不賢,願上帝促其早亡,毋使它日貽誤社稷,再給他一個重擇元良的機會。
乾隆六十年(1795)九月初三日,永琰的身份才曝光。這一天,乾隆於勤政殿召集皇子、皇孫、王公大臣等入見,將乾隆三十八年(1773)所定密緘嗣位皇子之名,公同閱看,宣佈立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建元嘉慶。同時宣佈自己將禪位於嗣皇,以明年為嘉慶元年。
鄧海春
乾隆一生共十七子,在各朝皇帝裡面算是比較多的。
但是,乾隆這個人氣場太強,堪稱克妻克子,因而多數妻、子都走在了他的前頭。
以兒子為例。其中,十歲前夭折的有七人,分別為皇二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六子;
長到二十而未滿三十去世的有五人,分別為皇長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皇十二子。
而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紀稍長的皇六子去世。
換言之,乾隆總共十七個兒子中,只有四個活到其身後,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顒琰、皇十七子永璘。
當然,一方面是乾隆自己太長壽了,兒子再多,也經不住他活那麼久。
而在另一方面,乾隆最開始是刻意打算立嫡的。
但不幸的是,孝賢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璉與皇七子永琮相繼夭亡,而緊隨其後是孝賢皇后本人。立嫡之願,遂化為泡影。
此後二十餘年,乾隆再未認真考慮過立儲之事。
當然,如果乾隆還迷戀立嫡的話,也不是沒有機會,畢竟他當時只有四十歲左右,還屬青壯力強之年。
乾隆十五年(1750年)後,原嫻貴妃烏喇那拉氏被立為新後,其先後生下二男一女,即皇十二子永璂、皇五女與皇十三子永璟。
儘管後兩個很快夭折,但皇十二子永璂畢竟順利地長至成年。如果要立嫡的話,永璂還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但不幸的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度南巡時,繼皇后烏喇那拉氏與乾隆發生嚴重衝突而被打入冷宮。次年,烏喇那拉氏在淒涼無助中死去。
由此,永璂的命運被迅速扭轉,當其以二十五歲之齡去世時,他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皇子身份。
如此一來,可供選擇的皇子有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六子永瑢、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和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七人。
最後,也實在是沒什麼好人選,只好從矮子裡面拔將軍,選中了皇十五子永琰為皇位繼承人了!
坑爹史冊
你以為弘曆想嗎?他也不想啊啊啊!!!!但是,他當時還有什麼選擇呢???
乾隆皇帝的立太子之路,簡單說就是四個字:“立誰誰死!”
嫡長子永璉,看名字就能知道他對這個孩子有多深的期望吧——璉是古代宗廟中盛黍稷的器皿。乾隆本來秘密把他立為太子,結果,9歲,永璉感染傷寒病逝了。
接下來,孝賢皇后又給他生了一個永琮。這個名字還是能看出來有多愛——古代一種玉器,外邊八角,中間圓形,常用作祭地的禮器。結果,20個月,永琮出痘夭折了。
這兩個孩子,是乾隆比較顯著的已經寫好秘密立儲的候選人。
大概因為這兩個例子,乾隆皇帝之後就開始默默看人,接下來,他看上了五阿哥,就是你們熟悉的小燕子的老公。結果,25歲,永琪得了附骨瘡,死了。永琪去世二十多年之後,英使馬戈爾尼謁見乾隆時,乾隆帝曾經嘆息說:“其時朕視皇五子於諸子中更覺貴重,且漢文、滿語、蒙古語、馬步、騎射及算法等事,並皆嫻習,頗屬意於彼,而示明言,及復因病旋逝。”
那麼,我們看看,除了嘉慶皇帝,他還有什麼選擇。
老大永璜和老三永璋因為在孝賢皇后死之後表現不夠好,不夠傷心,於是失寵。這倆沒可能繼位,而且相繼在乾隆十五年和二十五年死掉了。
老二死了,不提。
老四永珹和老六永瑢,一個過繼給了允裪為嗣,一個過繼給了允禧為嗣。這倆也沒戲了,別人的兒子。
老五死了,不提。
老七永琮死了。
老八永璇,做事不得體,人緣不好,曾經受到乾隆帝的公開斥責。
老九、老十夭折,名字都沒來得及取。
老十一永瑆,寫字寫得好,但是乾隆對他不重騎射、仿效漢族儒生的文人習氣很反感,曾經嚴厲申斥。
老十二永璂,繼皇后之子。可是老媽出了剪頭髮那檔子事情,雖然是嫡子也沒可能了。最後只落得個貝勒頭銜。乾隆四十一年去世。
老十三永璟和老十四永璐,三四歲也死掉了。
你覺得還有什麼可選的?報菜名都報到十五阿哥了!
susie李舒
乾隆皇帝有十七個兒子,但是卻沒有出現康熙朝代時候“九龍奪嫡”兄弟相殘的局面,主要一方面是因為乾隆皇帝實在是一個非常有成就的皇帝,做這樣一個皇帝的兒子,長期在父親的光芒背後很難有什麼大的動靜。另一方面,乾隆皇帝的這些兒子們基本上沒有遺傳到乾隆皇帝的優點,基本上都資質平庸,沒有突出的人才。
乾隆歲朝像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在選擇嘉慶皇帝為太子之前還立過兩位太子,說明嘉慶皇帝並不是乾隆皇帝最好的選擇。被乾隆選中的第一個人是二皇子永璉,永璉是乾隆的嫡皇后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所生,是乾隆最寵愛的皇后。因此乾隆對這個兒子寄予了厚望,認為他是皇后所生,身份貴重,天資聰穎,所以就立了永璉為皇太子。但是永璉長到九歲的時候就不幸去世了,之後乾隆皇帝又立了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兒子永琮,但是永琮兩歲的時候就因為痘症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