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帮扶干部要做好的“10件事”

「精准扶贫」帮扶干部要做好的“10件事”

「精准扶贫」帮扶干部要做好的“10件事”

宜黄县新一批“连心小分队”结对帮扶干部已全部驻村到位,结对帮扶干部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现“一满意、三落实”的四个100%达标,即: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100%,脱贫攻坚的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到户100%。那么我们刚下村的结对帮扶干部首先就要了解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职责,进村入户做好以下“10件事”

1、察看房屋。看现居住房屋建成时间,是否属于危房(C、D级)或墙体有裂缝,是否土坯房或乱石垒筑房屋,人均住房面积是否过低(20平方米以下),是否建有新房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察看饮食饮用水。看日常米、食用油、肉食、蔬菜情况是否达到农村一般水平。看目前饮用水是自来水、压水井、井水还是其它,井水挑水的距离是否过远(超过20分钟)。

3、察看室内外环境。看房屋内部隔墙、天花板是否完整,看室内生活用具是否过于简陋,看房屋内外、周边卫生环境是否整洁,是否属于“家徒四壁”和“眼球上的贫困”。

4、熟悉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确认其家庭人口(注意实际人口数等信息和扶贫系统信息是否一致),是否人为将老人分户;家中有无高龄老人、在校学生、残疾人、大病慢性病人等情况;家中低保对象情况;是否有“七清四严”疑似人员。要清楚熟悉家庭贫困户属性(国家分为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和五保贫困户)、脱贫年度已脱贫户要确认是否脱贫达标,目前“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是否属于脱贫后返贫对象;未脱贫户或返贫户要明确脱贫年度和返贫原由、返贫年度。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分析表”,确定是否为重点关注对象。

5、熟悉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根据贫困户情况,确认其致贫原因为因病、因残、因灾、因学、缺劳动力、缺资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或其他;要确保帮扶措施和致贫原因一致。

6、熟悉其家庭收入支出。

帮助梳理核算年度主要收入(农业经营收入、外出务工工资收入、光伏扶贫收入、产业脱贫贷带动收入),是否享受低保金、五保金、养老金、高龄补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金、残疾人补贴等。

7、完善贫困户“证表卡照”。要协同整理装好贫困户的“红袋子”(贫困户资料袋),将贫困户的户口本、身份证、一卡通存折、残疾证、新农合新农保证、低保证、股权分红证、政策受益证、脱贫光荣证,以及《贫困户登记证》、《政策宣传手册》,以及“产业脱贫贷”、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等,统一将入袋中保管。

8、完善工作档案资料。填写《一证一册》根据《贫困户登记证》、《结对帮扶手册》的填写样本示例和所帮扶户的实际情况,对照“一卡通”流水信息,检查已填写的《贫困户登记证》是否错项、漏项和涂改项,进行修订完善。贫困户基本信息、年纪、帮扶台帐、帮扶措施和走访记录,要填写比较详实、前后一致、规范整洁、有据可查,尽量不涂写、签字真实。

整理《一户一档》对照《卷内文件目录》所列清单,与乡、村干部一道对已填写资料进行纠错整理,对缺项资料进行补充完善;注意要与《一证一册》上的内容一致。填写收入应包括:耕地经营收入、山地林地收入(油茶、毛竹等)、养殖收入和地力补贴收入,以及耕地、山地转租收入,不能有涂涂改改。张贴牌、卡、表、单。要贫困户《结对帮扶牌》信息,并将牌子钉在家门口墙上;要帮助在贫困户厅堂墙上醒目位置张贴《精准扶贫政策明白卡》、《收益确认公示表》(2016年度以后脱贫对象)、《宜黄县精准扶贫政策到户清单》、家庭医生联系牌以及其它部门扶贫政策宣传资料。

9、月度走访要到位。每月必须到贫困户家中走访2次以上,了解近期家庭人员变化、生活状况,产业、就业开展情况,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针对致贫原因重点宣传相关扶贫政策措施,填写好《结对帮扶手册》和《宜黄县精准脱贫帮扶干部手册》;春节、端午、中秋“三节”和“10.17扶贫日”前夕,开展走访慰问。认真及时传录帮扶日志。

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干部和结对帮扶贫干部,必须下载登录和使用精准扶贫app,进行走访签到,并实时实地将走访情况的文字和照片上传app,根据实际走访情况上传记录,每月必须2次以上。

10、扶贫政策宣传到位。要以《政策宣传手册》为基本依据,结合贫困户的住房、身体状况、子女就学、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宣传产业扶持、低保评定、务工补贴、医疗费报销、教育资助、返贫责任险等方面扶贫政策,帮助提升贫困户政策知晓度和对精准帮扶认可度。详细告知各项政策已享受补贴情况和光伏等产业分红收益情况,讲解一卡通补贴明细。

「精准扶贫」帮扶干部要做好的“10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