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炮台遗址这么多,这几个你都知道吧

1.上横档炮台

上横档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南北台社区居委港前大道以东虎门水道上的上横档岛。占地面约7900平方米。在下横档岛之北,大虎山岛之南。岛上现有清光绪十年(1884)时后膛炮池八处及兵房、官厅、库房、坑道和鸦片战争时炮台遗址等。1985年以来多次进行维修保护。是虎门炮台现存的主要部分之一。自清康熙年间至今,上横档岛上的炮台历经近三百年,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的炮台遗址这么多,这几个你都知道吧

2.大角炮台

大角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鹿颈村大角山。现在的炮台是清光绪十一年(1885)建设的后膛炮台。遍布在整个大角山南北两个山梁,占地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它们分别为振威、振定、安平、安定、安威、安胜、安盛(流星)。和一处火药局。这次普查又在振定台附近发现两个炮池。它是虎门炮台的主要炮台之一。各炮台都有完整的炮池、坑道、门楼,部分还有独立的火药局及军事设施,唯火炮全失。大角炮台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的炮台遗址这么多,这几个你都知道吧

3.蒲洲炮台

蒲洲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鹿颈村蒲洲山东南方的山梁上,与南面大角山炮台相望。始建清光绪十一年(1885)。占地总面积约769.55 平方米。蒲洲台原门楼已毁,现新修。炮池现存3处,是典型的后膛炮池,大炮等已消失。1号炮池呈扇形,2、3号炮池呈圆形,炮巷连接炮池,炮巷内有子药库。1997年在维修工程中对炮池、门楼、炮巷进行了维修保养。2008年再次对其进行了维修。是虎门炮台现存的主要部分之一。炮台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的炮台遗址这么多,这几个你都知道吧

4.下横档炮台

下横档炮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道南北台社区居委港前大道以东的虎门水道中间的下横档岛,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现保存的是清光绪八年(1882)建的9处后膛炮炮池。按从西向东排列的顺序编为1号至9号炮池,后膛大炮今已全无。岛的中心偏北侧有官厅、兵房、库房。是虎门炮台现存的主要部分之一。炮台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的炮台遗址这么多,这几个你都知道吧

5.大虎炮台

大虎炮台遗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小虎村大虎山(大虎山岛东边偏北),属虎门炮台。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在大虎山岛东边偏北,坐西南向东北,炮台始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由两广总督阮元倡建。1841年2月27日第一次鸦片战争虎门海战时,被英国侵略军占领破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再次被毁,后遭废弃。据文献记载,该炮台配大小生铁炮32位,防台把总1员,防兵50名。台上神堂5间,官房3间,兵房29间,军火局房3间,台面炮洞垛口均粗石砌就。当时人称颂其为“大海绵长通绝域,虎门高耸接层霄”,是虎门的第三道防线。现所见的炮台遗存主要是炮台基础和建筑材料三合土块,分布于岸边水中和山沟里约600平方米的范围内。炮台遗址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开幕式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1982年2月,并入“虎门炮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文资料均由网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