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里的阿箬比《延禧攻略》中的爾晴哪個更招人恨?阿箬的結局又是什麼?

九月晴天


賤人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先有《延禧攻略》中的爾晴引發全民“勸善良”,後有《如懿傳》中的阿箬引發全民發“盒飯”,這一波宮鬥劇中的小賤人們,來得著實兇猛。

比較阿箬和爾晴誰更招人恨,實在是個五十步笑百步的問題,因為兩人的惡行都罄竹難書。

比背叛。爾晴趁富察皇后懷孕,設計爬上龍床。之後又趁皇后重病,挑撥皇后與皇帝的關係,往皇后最痛的地方戳去,間接導致了皇后的死亡。阿箬先是汙衊如懿謀害皇嗣,之後又趁如懿被打入冷宮,一躍成為慎貴人,聯合高貴妃放蛇,意圖咬死如懿。

爾晴和阿箬都背叛了善待自己的主子,爾晴的手段更卑鄙,造成的後果也更嚴重。阿箬的行為更惡劣,招招致命。這一輪,兩人打個平手。

比心機。爾晴是表面溫和,善解人意,背地裡挑拔離間,搬弄事非,一心只為自己,誰都可以傷害。阿箬是一向爭強好勝,受不得委屈,也不甘居於人下。爾晴是壞到根兒,阿箬是蠢到底。這一輪,爾晴勝。

比惡行。爾晴間接害死富察皇后是頭一樁,設計嫁給傅恆又與他人珠胎暗結是第二樁,虐待青蓮是第三樁。阿箬害如懿被打入冷宮是第一樁,欺負海貴人是第二樁,放蛇咬如懿是第三樁。不過阿箬的惡行多是受人唆使或者與他人聯合,所以這一輪,還是爾晴勝。

比結局。《延禧攻略》已經播完了,爾晴最後被魏瓔珞一杯毒酒賜死,讓網友直覺死得太容易了。《如懿傳》還沒有演到阿箬的結局,不過看過原著的理sir可以提前

劇透,阿箬的結局比爾晴慘太多了。皇上封阿箬為慎貴人只是要保全她的性命,好查出陷害如懿的真兇。而且,皇上也並非真的寵幸阿箬,說是”侍寢“,其實是讓阿箬裸身卷麻席在外面跪著,羞辱她。最後,如懿賜了阿箬一個”貓刑“,一個令人頭皮發麻的酷刑。

所以這一輪,還是爾晴勝。沒辦法,爾晴爽也爽了,人也害了。而阿箬,人害了,仇結了,還一無所有。

好吧,理sir承認有些可憐阿箬,阿箬的悲劇是性格造成的,爾晴的結局則是老天都要來收她。你更討厭哪一個?留下評論一起聊聊!

【娛樂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贊一個、粉一個再走咯】


八卦有理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個人覺得爾晴和阿箬放一起比較並不對等,但二人確實也有相似的地方。譬如孃家背景有點類似都依附於主家有點小背景,父親都有所小作為,也都作為陪嫁大丫鬟進宮侍奉。從這些外在來看,二人是相似的。

但從某些細微之處來看,兩人卻又有所不同。

先說爾晴,家人為其取名“爾晴”,願你美好如晴雲秋月,可見父母對其的珍愛與厚望。另一方面也看出其成長的環境是有文化底蘊的,其祖輩也確實家世顯赫,她雖然入宮為宮女,但其實也算大家閨秀,以前也是被按大家閨秀的標準來養的。這從她前期的言行舉止都可看出來。

爾晴的黑化重在一個“痴”,她的初心是愛傅恆的,當她發現身份地位等等皆不如自己的瓔珞竟被傅恆深愛,被容音所愛時就變得很不甘心。由痴生貪,生嗔,生妒,生怨,生怖,一步步變成了一個蛇蠍美人。她的一生讓人生恨但也不無可憐。

而阿箬不同。從名字來看,箬字是一種長不高的竹子。從名字就可窺探,阿箬本身的見地就有膚淺的侷限性,這點從她張揚嬌蠻貪小拔尖的個性就可看出。

阿箬自始至終似乎就不能用黑化來形容,這樣的人一直就是渾渾噩噩只重眼前蠅頭小利,本身並沒有是非觀和初心,自然是很容易被收買,怎麼對自己有利怎麼來,僅佔一個“貪”字而已。

因此說二人的壞並沒有多大可比性。爾晴是一個可憐的壞人,而阿箬不過一蠢物而已。


秋墨點西山


如懿傳中的阿箬和延禧攻略的爾晴,這兩個人的人設可以說蠻相似的。都是心腹大宮女,都向上爬,但是皇帝都看不上。所以就處處陷害,處處為難女主,甚至是害死別人的孩子。

但相比來說我更討厭阿箬,她本就是家生女婢,比爾青的身份低那麼多,並不是所有奴才都能和康熙的德妃一樣厲害的,在一個爾晴好歹有個位列尚書的祖父,如果不是犯錯,她本不必當宮女。而阿箬純粹就是不滿足,這樣的才更讓人討厭。

如懿傳劇中阿箬最後的結局是所有陰謀暴露,被處以鞭刑(原著上說的是貓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