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的时候:我不是谁的妈,不是谁的老婆 我就是我

01

人生常立flag排行榜前三名:减肥、读书、不熬夜!

前两者,属于自我增值提升的范畴。其难度与你想增值的幅度成正比。对于生性懒散缺乏自律的常人来说,难,是一定的了。屡战屡败,也能理解。

三者当中,难度系数最低的当属“不熬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长期以来人类适应环境、进化演变的结果。“按时睡觉”属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

这似乎不应该是那种需要太过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为何“不熬夜”——一个必然的、基本的事情,演变成了痛下决心、威逼利诱都无法破除的魔咒?

一次次看到被熬夜深深伤害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自己嫌弃自己。

然而,早睡——实在是做不到啊!

第二天继续陷入魔咒的循环。一边熬夜,一边用refa熨贴着悄悄爬上眼角的笑纹、干纹、鱼尾纹。

它如同一个黑洞,任你如何强悍、自律都逃脱不了。

为什么?!

还能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熬夜真特么太爽了!

02

白天,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无趣的大人: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事无巨细的超人妈妈、无微不至的解语花……

白天,我们像陀螺一样被各种压力的鞭绳抽打的旋转、跳跃、不停歇。

职场的有一片纷纷扰扰的“江湖风云”,全职的也自有其酸甜苦辣汇聚的“内廷纠葛”。

上班、加班、出差;带娃、家务、作业……

上司、下属、甲方乙方;丈夫、孩子、婆婆妈妈……

我们像是被时间追赶的贼,企图用更高的效率换它一点儿仁慈——让我自己待一会儿。

因为已然过去的白天,不管再精彩纷呈,再跌宕起伏,那都不是我想要的剧情,不是全部的我。

换句话说,活得没有尽兴!

03

白天的时间已经压榨殆尽,一天又只有二十四小时。于是,尽兴业务便拓展到了深夜这片未被开垦又鲜被干扰的地方。

没尽兴,留到深夜接着嗨。

看一些轻松有趣养眼不烧脑的片,刷一刷微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八卦一番最近娱乐圈谁又出轨了,谁撕叉了,谁站队了,谁结婚了,谁怎么还不结婚?谁死了,谁怎么还不死……

一边发着“明天睡前再玩手机就是王八蛋”的毒誓,一边操心着四海八荒的闲事儿。

哪怕再晃晃,再摸一摸冰箱里的胡萝卜,也不愿当下就结束这一天。

就是舍不得对自己说晚安。舍不得放开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

04

上述拖延症患者熬夜的终极目标是kill time——打发时间。只要不去睡,做什么都无所谓。

还有些人熬夜,他们有明确的倾向——阅读、写作、冥想等。

在白天无暇顾及,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触碰这些对于灵魂深处的关照与慰藉。

有些兼职写手,只有深夜,万籁俱寂,打开电脑码字,在别人的故事里写自己的心事;

有些全职妈妈,哄睡了娃、伺候完了老公、料理完了家务、收拾好了“本宫这张脸”,夜半时分,捧起书阅读;

有些霹雳娇娃,驰骋职场、厮杀拼搏了一整天后,卸下面具,听一段音乐,舒缓一番紧绷的神经和灵魂……

不管是写作、阅读还是听音乐,都是个人乐趣所在,都在付心血于各人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事情。

在杨绛先生的《我们仨》中曾有一段描写嗜书如命的钱钟书先生。他最为惬意的时光,是在巴黎。

“钟书通过了牛津的论文考试,如获重赦。他觉得为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很不值当。他白费功夫读些不必要的功课,想读的许多书都只好放弃。”

“钟书在巴黎的这一年,自己下功夫扎扎实实地读书。法文自十五世纪的诗人维容读起,到十八、十九世纪,一家家读将来。德文也如此。他每日读中文、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又加上意大利文。这是爱书如命的钟书恣意读书的一年。”

不为生计,不求功名,不为学术研究。没有丝毫强迫、压抑和不甘。

真正的喜欢,遇见了真正的自己。

如此简单,如此契合,又恰逢如此毫无干扰、气氛完美的深夜。

熬夜,便成了一拍即合的小确幸。

05

还有一部分熬夜党,他们的熬夜只是不睡——醒着。

所有在白天里积压在灵魂里的歇斯底里、无能为力、精疲力竭、罪恶内疚、贪嗔痴恨爱恶欲都需要一个出口。

负面情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你不能否定它,也不能无视它。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允许自己独处,才不会丢失自我。

很多人说,孩子小的时候,爸爸是有这个发呆的空间的。但是妈妈必须二十四小时待机,却没有这个空间。

所以妈妈很多抱怨,爸爸很多不耐烦。很多人的暴躁和焦虑也源于此:行走的太快,把灵魂丢了。

很多人选择在深夜放空,发会儿呆,给灵魂一段独行的时间。

我并不孤独,也并非抑郁,可就是想自己待一会儿。

深夜才能成为自己。

06

关于熬夜对人伤害的文章不断的刷屏。

变老、变丑、变笨……

为什么熬夜这样难以戒掉?

正如这世上所有会令人上瘾的东西一样,我们并非不知其害,只是它们给人带来的所谓快感占据了上风。

熬夜的时候真的太爽了!不是谁的妈,不是谁的老婆,我就是我。

熬夜是一种病。

愿我们的白天都可以尽兴而活,或许熬夜,便可以不治而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