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48隻基金進入清算程序 刷新單月紀錄

隨著A股主要股指持續下探,小微基金、空殼基金數量大增,基金清盤的數量再創新高。數據顯示,8月份進入清盤期的基金數量達到48只,超過7月42只的清盤總量,再創月度新高。而今年以來清盤的基金總數量已經達到創紀錄的258只,是去年全年清盤數量的2.5倍。

8月份48只基金清盤

再創月度新高

8月31日,又有兩隻基金髮布清盤或擬清盤公告。

中歐基金髮布公告稱,鑑於中歐駿益貨幣市場基金已出現基金合同終止事由,根據基金法、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和基金合同有關規定,中歐基金應當依法履行基金財產清算程序並終止基金合同,不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該基金的最後運作日為8月30日,並於8月31日進入清算程序。

銀河量化多策略混合也在同日發佈公告,根據市場環境變化,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銀河基金經與基金託管人中信銀行(00998)協商一致,提議終止《基金合同》,以通訊方式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公開數據顯示,今年3月底成立的銀河量化多策略混合,成立時間不足半年,基金2.16億元的首募規模在今年半年報中只剩2804.8萬元,淪為迷你基金。

基金清盤方式通常分為兩類:一是通過開持有人大會表決清盤;二是觸發清盤條款直接清盤,無需召開持有人大會表決。從全市場基金清盤進展看,8月份表決通過清盤的基金數量為25只,直接清盤數量為23只,兩類合計清盤數量為48只,超過7月份42只的數量,再創單月清盤數量新高。

截至8月末,今年以來公告終止合同並進入清算期的基金數量達到258只,比去年全年的102只猛增152%,而且也超過了2014年到2017年4年合計155只的清盤數。

受監管和基金運作影響

清盤呈加速態勢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在監管政策和基金運作管理性價比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基金清盤正呈現加速態勢。

有基金分析師表示,基金清盤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每隻基金都需要支付部分固定費用,如果規模過小就會導致收入無法覆蓋費用形成虧損,同時投資運作的難度也會加大;另一方面,定製基金一旦遭到資金方贖回,若市場上找不到其他資金,基金公司也會選擇清盤。

北京某小型公募的市場人士也表示,近兩年來公司對迷你基金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努力護盤逐步轉變為接受清盤。“以前基金公司怕出現基金清盤的負面,現在公司領導對基金清盤的容忍度高了,既然基金不掙錢,何必硬撐著。”

北京某中型公募的市場人士也透露,他所在的公司近期有隻貨幣基金清盤,為機構定製貨基,機構資金撤出後,基金規模很小,管理費無法覆蓋基金的正常運轉,只有選擇清盤。

根據相關監管要求,基金公司旗下迷你基金總數超過10只或同類迷你基金數量超過3只,或“囤積”新發基金批文導致“批而不發”,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公司產品申報。

上述基金分析師透露:“為了不影響後續產品的申報發行,有基金公司甚至不惜去庫存先把基金成立,隨後不久就清盤,以達到符合新基金申報要求。滬上某公募今年2月成立一隻混合型基金,8月就清盤了,包括分級基金清盤也是為了符合監管要求。”

小微基金數量大增

混合基金成重災區

今年以來A股市場行情低迷,疊加一些委外機構贖回壓力,小微基金數量大幅增多,成為基金清盤數量快速增長的直接原因。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人士對此表示,因為今年股市低迷,基金業績欠佳導致投資者贖回壓力很大,他所在公司不少基金因此變成了小微基金和迷你基金,繼續運作的性價比越來越低。

該人士稱:“基金帶不來賺錢效應,投資者贖回是很正常的,這也導致基金清盤數量在今年增長較快。”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數量呈現較快增長勢頭。截至今年上半年,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迷你基金數量為612只,這一數據也比去年末新增269只,小微基金數量佔比也從去年末的7.67%驟升為12.41%。

從基金類型看,混合型基金是基金規模下滑的“重災區”。截至今年上半年,2241只混合型基金合計規模為1.66萬億元,平均單隻基金規模為7.39億元,這一規模比去年末下滑20.9%。而混合型基金中的保本基金,在監管收緊和市場調整的雙重壓力下,基金規模萎縮最為嚴重。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總經理表示,隨著上半年股市調整,他所在公司旗下的公募基金迷你化很嚴重,市值縮水疊加投資者贖回,公司旗下一半以上的基金都在2億元以下,也有基金觸及5000萬元規模的清盤線。“我們下一步就是要做好基金的持續營銷,與銷售能力比較強的渠道合作,希望推廣基金定投方法,慢慢把規模做上來。”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