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海的临终遗书:和世界第四大湖说再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无节制的开发和抽水灌溉,咸海的水量已经减少了85%,而今,人类不得不为它的“死亡”买单——咸海的消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缺水、疾病乃至死亡,肆起的沙尘暴,会将带着盐的沙尘散布到整个中亚地区,让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折磨着生活在那里的6000万人类,它还会将盐尘吹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整个东亚,破坏整个亚洲乃至欧洲的生态……

咸海的临终遗书:和世界第四大湖说再见

咸海位于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面积曾有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四大湖,它的英文名字叫“Aral Sea”,可以翻译成“岛之海”,因为在它水域面积最广的时候,1公顷的水域范围内,就有多个小岛。

当亚历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的骑兵征服这里的时候,发现咸海岸边遍布果园和葡萄园,他们连声惊呼这里是干旱大漠中的天堂;后来,随着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两座大城在岸边崛起,咸海之滨成为了丝绸之路上商旅们最向往的驿站;即使到了20世纪中期,咸海的水体面积还有比利时和荷兰的领土总和那么大,最深处达68米,海水湛蓝,鱼类丰富,堪称中亚地区最美丽富饶的大湖。

令人想不到的是,短短的几十年内,咸海的湖面就急剧萎缩,从1960年到2014年,咸海面积竟然萎缩了74%,水量减少近85%,曾经的“岛之海”消失了,原来的水面与湿地,只剩一片荒漠,各种外形奇怪的草木在上面野蛮生长。

干涸的咸海,变成了一片贫瘠的盐碱地。以前海中盛产鲤鱼、咸海鲷、暗斑梭鲈、赤梢鱼等鱼类,是中亚地区重要的鱼类出产地,但现在连鱼骨头都找不到一根了——早在1982年,咸海的捕捞就已经被迫停止。乌兹别克斯坦的渔港木伊那克,曾是咸海边上的渔业重镇,有着十数万人口,如今只剩下了2000人,工厂、超市、电影院、居民楼、机场都已废弃,几乎变成一座“鬼城”,被众多媒体调侃为“全球物业费最便宜的城市”。

更可怕的是,干涸后的咸海积存下大量盐尘,这些盐尘被帕米尔高原的大风带到周边地区,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盐尘让土壤盐碱化严重,无法耕种,空气中遍布盐尘,被人体毫无防备地吸入后,各种疾病将随之而来——在咸海边的卡拉克尔帕克斯坦,由于饮水含盐和空气污染严重,人们的慢性气管炎、肾病和肝病多发,特别是癌症发生率增加了30倍,关节炎增加了60倍,婴儿死亡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之一。

今年75岁的萨尔扎诺夫,是咸海干涸历史的见证人。萨尔扎诺夫出生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尔斯克,从小就看着父亲在咸海中打渔,长大后先后当过船员和渔业公司的经理,后来又当上了哈萨克斯坦的渔业部长,一生都在跟咸海打交道。他说,看着咸海一天天走向死亡,内心非常悲痛,渔民们不能捕鱼,就连年轻人的身体也在丧失活力。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咸海的干涸使得阿拉尔斯克的男人出生数比女人要少30%,当地的年轻人当兵参加体检时,很多身体都不合格。

根据咸海基金会官网的数据显示,咸海这片荒漠每年都会产生近5000吨盐尘,专家预测,到了2020年,咸海将彻底从地球上消失,整个地球都将被它的盐尘污染。

咸海的临终遗书:和世界第四大湖说再见

那么,咸海是如何干涸的呢?

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有地理学家发现,由于气候逐渐变暖,咸海附近山顶的雪线逐渐上移,每年的融水变少,使得咸海的河水注入量逐年降低,水面不断下降。

不过,随后的调查证明,气候变化只是小原因,对咸海产生根本性破坏的原因,应该是人类活动。

前苏联政府为了发展农业,制定了“棉花计划”。他们在咸海周围大量种植棉花,希望棉花能成为苏联的重要出口产品,为了灌溉,他们将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分流至附近的沙漠地区,使得咸海的河水注入量大幅减少。后来,随着种植范围的扩大,需要的灌溉用水越来越多,苏联开始在两条河流上兴建大规模的水渠,不过当时的工程简陋,有很多水在水渠中被白白蒸发掉,而且漏水严重,比如咸海地区最大的水渠——夸拉昆水渠中的水,有30%~75%都被浪费掉了。

这种过度取水和浪费水源的情况,在中亚干旱大陆性气候下,很容易令河流湖泊干涸,但苏联专家认为,咸海的水放在阳光下也是蒸发,与其放在那里等水被蒸发掉,还不如利用这些水来发展生产。在这种思想理念的驱使下,苏联进一步开垦了巨大的棉花种植园,引取大量的咸海水进行灌溉。

从1960年开始,咸海周围的农田从450万公顷扩大到了近700万公顷,每年都会有平均60多立方千米的水被引到陆地,这导致咸海的海平面以平均每年20厘米的速度下降,从1970年至1980年,下降的速度激增至每年50~60厘米,1980年,水位的下降速度暴增至每年80~90厘米。

破坏咸海环境的不仅仅是苏联政府的官方行为。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咸海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从上世纪60年代的1400万到如今的6000多万,人口数量增加了4倍多,取水总量翻番,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资源,开垦土地,开辟牧场,发展灌溉农业,都加速了咸海的干涸。

针对咸海的状况,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给苏联政府提交过一份报告,报告指出,随着咸海的逐渐萎缩,整个咸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改变,夏季将会更短、更炎热、无雨,冬季更长、更寒冷、无雪,每年沙尘暴持续时间将达到90天以上,整个咸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将被摧毁。

最终,看到咸海干涸的危害后,苏联政府才幡然醒悟,想用“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来拯救咸海——他们开始修建巨大的引水渠把西伯利亚河的水引到咸海里,结果因为工程量太大,难度太高,这个计划最终不了了之。苏联解体后,咸海被分割成大小两部分,分属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两国,这更使得咸海治理失去统一部署,难度进一步加大,咸海因此一步步走向“死亡”。

咸海的临终遗书:和世界第四大湖说再见

咸海问题曾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各国专家也出台了不少治理方案,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引里海海水入咸海”、“引西伯利亚地区的河水入阿姆河与锡尔河的下游”、“引印度河水入阿姆河”三个方案。

不过,这三种方案即使计划得再好,都未能突破一个瓶颈:修建跨国运河必须事先取得相关国家的一致同意,如伊朗、阿塞拜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斯坦、印度等国,但目前这些国家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而且开凿运河的花费巨大,这些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根本承担不起这笔钱,离咸海较远的国家又根本不愿意掏这笔钱。

所以,这些方案讨论了30年,还未讨论出结果,堪称世界上效率最低的谈判。

谈判进行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在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发展署和环境规划署的倡议下,中亚五国在巴黎召开了咸海问题国际会议,美国、荷兰、瑞士、英国、土耳其、法国、德国、日本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上,倒是众多西方国家看不下去了,他们一致认为咸海的生态危机已经开始威胁整个人类社会。

最终,在世界银行的协助下,西方国家同意提供2.2亿美元援助资金,用于拯救咸海的科研活动。不过,这点钱对于拯救咸海来说似乎是杯水车薪,种种拯救咸海的方案依旧停留在纸面上,拯救工作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依旧困难重重。

目前,咸海的干涸已经导致当地的饮用水源匮乏,这激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并有爆发冲突的可能,而那些盐尘,已经被风吹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甚至漂洋过海到了美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