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儿响叮当—圣诞歌曲的来历

美国人约翰·皮尔波特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名教师,他热爱这个职业,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看起来他的前途应当是充满光明的。但是皮尔波特对学生总是爱心有余而严厉不足,为当时保守的教育界所不容,结果很快就被迫结束了教师生涯。

但他并不在意,信心十足地换了一个职业,当上了律师。他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认为当事人是坏人就推掉找上门来的生意;如果他认为好人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又不计报酬甚至倒贴金钱为之奔忙。久而久之,他就越来越入不敷出,找他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少,他只得黯然离开司法界。

后来皮尔波特又成了一名纺织品推销员。他好像并没有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看不到竟争的残酷性,在谈判中总让对手大获其利,而自己总是很少贏利或没有赢利,很快被解职。只好再改行,当了牧师,试图拯救人们的灵魂。然而他又因支持禁酒和反对现行体制而受到了教区信徒的抵抗,被迫辞职。他于1886年去世。

这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福格姆写的一部传记的情节,这样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为何会受到大作家的青睐呢?福格姆说,在圣诞节,自己和一群朋友坐着雪橇往家赶,一路上骏马奔驰,马铃儿响个不停,他们唱起了欢快的歌:"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欢笑又歌唱。铃儿响丁当,令人多欢畅,今晚滑雪多有趣,把滑雪歌儿唱。丁丁当,丁丁当,铃儿响丁当……"

铃儿响叮当—圣诞歌曲的来历

铃儿叮当响

这首传遍了全世界的歌声,就是皮尔波特写的。那是他在一个圣诞节的前夜作为礼物为邻居的孩子们写的,歌中没有耶稣,没有圣诞老人,有的只是风雪弥漫的冬夜,穿越寒风的铃铛声,还有路上的欢歌笑语,年轻朋友们的美好心灵。

也许就连皮尔波特本人也没想到,他一生中随意写下的一首歌,竟然是让他成为名人的惟一原因。在今天,这首歌已成为圣诞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世界不会唱这首歌的年轻人大约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