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红旗CA770设计之父贾延良先生

岁月流光何处藏,红旗一代贾延良。

脊梁气魄真君子,甲骨风格大文章。

借水行山宽进退,缘今鉴古顺阴阳。

民族设计赢天下,大道洞悉智慧扬。

偶遇红旗CA770设计之父贾延良先生

偶遇红旗CA770设计之父贾延良先生

这次泰山论坛,有缘聆听贾老讲述他对中国汽车设计的认识和观念。

尽管已经离开一汽三十多年,但谈到汽车设计,贾老依然兴趣盎然。

在讲述设计红旗CA-770的造型设计时,贾老认为中国车就应该有向前冲的动势,即使静止的时候也能体现出动感。充分表现出昂首挺胸、勇往直前、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与风格。因此红旗CA770的侧面造型最有表现力,前高后底的船形车身颇有气势,车头尾部、轮眉后部、C柱都是向前冲的造型,并且相互呼应。

偶遇红旗CA770设计之父贾延良先生

早期的第一代红旗CA72,翼子板一侧采用五面小红旗,分别代表工、农、商、学、兵。两年后,由贾延良设计的红旗CA770由五面红旗改为三面,代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后来彭真建议改为一面红旗,代表毛泽东思想。

讲到中国元素,贾老认为在设计时应注重设计风格和汽车整体的融合。不能说你想如何设计就如何设计,必须要和整车相结合。比如说要表现民族特色,这个是好的,但是不能简单堆砌具有民族特色的符号,而是要考虑怎么去提炼。

从第一代红旗CA72和CA770的外观便可以看出,贾老设计的CA770借鉴了明式家具的线脚,因为它的造型蕴含了传统工艺美术的精髓。这一理念直接造就了红旗CA770简洁流畅的车身线条以及动感的姿态。此外,贾老还对那些简单的民族符号加以改进,使它们变得更加抽象和艺术化,比如CA72较为生硬的宫灯式尾灯、扇面式中网等。

偶遇红旗CA770设计之父贾延良先生

也许正是从零开始,才在当时的困境下,造就了红旗轿车的奇迹。

在没有任何外国技术援助的条件下,红旗CA770的成功还证明了自主开发是学习先进技术最有效的途径,而现在我们反而不懂得这么做的价值。

“前几年,我受一汽返聘联合乔治亚罗重新设计新一代红旗轿车。他就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设计自己的车?你们有能力,为什么叫我来设计?如果你们设计不好我可以教你们,你们的工艺艺术、你们的传统文化我得向你们学习,这是很亲切的话,也说出了目前的现状”。而贾老的大胆直言也令乔治·亚罗倍感钦佩。他表示,众多中国汽车公司与他打过交道,但是没有任何一家的设计师能够对他的汽车设计提出过如此之多中肯的修改意见。可见在贾老心里,红旗轿车就是他的孩子,而孩子的成长则牵动着“父亲”的心。

偶遇红旗CA770设计之父贾延良先生

谈到为何三次离开一汽,贾老的语速明显加快。“我认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这么深厚,中国的造型艺术这么好,为什么中国人的红旗就不能由中国人设计?为什么我们中国人能在奔驰、PSA,能在其他国外知名设计公司做得很好,为什么我们自己就做不好呢?”

“我认为中国的历史很深奥,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的东西和外国人喜欢的东西都不一样,你看德国人的东西很严谨;英国的东西非常绅士;日本的东西很小巧;美国又特别张扬,中国车的特点是什么?我说只有民族的东西才能走向世界”。

偶遇红旗CA770设计之父贾延良先生

当时贾老绘制的效果图选用大白云、叶筋、小红毛、羊毫板刷等传统画笔

红旗汽车从无到有,它的配置和技术都代表了当时国产车的最高水平。因为专供国家领导人乘用,它与中国、政治、领袖这些关键词密切相关,承载了一代中国人的汽车梦和自豪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