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上紫阳茶市人物素描(二)

上次说到安康茶市的四种具体参与者,今天讲述其余几种:

五是牙子客。他们不直接参与买卖,而充当中介人。每集数十,凭他们验茶的本领、对茶市场行情的准确把握和如簧巧舌,撮合双方,使生意成交。紫阳牙子客用行话说价,袖笼内捏手定价,显得古怪而又神秘。常用行话是:列(一),丑(二),斜(三),察(四),碾(五),涉(六),跳(七),靠(八),落(九),强(十),甘兰(十ニ),枯林(十五),漫(二分之一)。茶叶叫“黄汤子”。一方说“黄汤子察碾一斤”,即报价每斤4元5角。另一方说“斜跳”,即还价3元7角。牙子客撮合成交,由买方按每斤3角左右付给牙子客手续费。因是买方付手续费,牙子客谈价时自然要偏向买方,亏卖方。这是令人厌恶的食利者,但茶市又不可缺少;所以此行当不仅存在下去,而且各集镇都有几个小有名气的牙子客。

安康历史上紫阳茶市人物素描(二)

六是外地茶商,称之为“茶客”。外地茶商有关中客、汉中客(包括城固、西乡)和西北客。西北客以甘肃为主,还有宁夏人、青海人、有藏胞、有回民。西北客购茶用现金、盐巴、毛毡、皮货、药材等。他们买茶的特点一是给的价高,西北客拥入紫阳茶市,茶价可哄抬到比原价高出五六倍;二是以买粗茶为主。

安康历史上紫阳茶市人物素描(二)

七是拣茶工,多系集镇妇女。大的茶行临时雇的拣茶工多至百人,全县临时操此业者数以千计。茶叶经捡择分出粗细可提高等级,卖个好价。每日每工可拣25公斤左右。毎逢茶季拣茶工虽算不得活跃人物,但人数众多。不少人专操此业以养家糊口。

安康历史上紫阳茶市人物素描(二)

八是运茶工。水上有茶船太公及水手,或背纤西进,或荡桨东流。上汉口,下河ロ。有时一次出港20余号茶船,白帆连成一条线,蔚为壮观。陆运则靠脚夫,紫阳俗称“背佬二”或“背二哥”他们成群结队,用背架子驮着高煊煊的茶包,三步打杵,艰难地在山道上跋涉。一般是天明登程,傍晚投宿,日行不过三四十里。也有挑夫,扁担又宽又长,两头擬起,茶包捆于两头如举重石担,俗称“挑高肩”。他们是茶市的苦力,吃大苦、耐大劳的生活最底层的人物,每年百多万斤茶叶就靠他们背负肩扛转输于车站、港口。茶商为了抢价钱,新茶上市便雇他们取道秦岭由捷径奔西安,日夜兼程,那艰辛更可想而知这些运茶工各集镇都有,少则几十,多则百余人此外,:茶市还有开茶馆的、说书的、杂要的、卖狗皮膏药的,还有收税的、巡街的,一个“茶”字使集市五花八门处茶市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