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瞎忙不掙錢?!該想想辦法了!!

起早貪黑,勤懇工作,利潤卻沒有大漲,踏踏實實推銷,業績卻沒有大增,經銷商們,你真的知道原因嗎?

經銷商的利潤哪去了?沒在廠家處,也沒在消費者那裡,都還在經銷商自己手裡!但是,經銷商要獲得這些利潤,還是要勵精圖治,勤於管理,不斷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創利之路。

經銷商瞎忙不掙錢?!該想想辦法了!!

1、經銷商沒有利潤概念

症狀:

一些經銷商只有產品進與出的價差概念,這樣就造成成本費用觀念較弱,很多時候利潤被無控制的成本和逐漸上升的費用吞噬了。

利潤是營業收入減去各項成本和費用之和,你是這樣計算的嗎?是不是經常感覺產品的價差不錯,卻沒想到減去成本與費用後,完全是在虧本經營。

療法:

做細財務,把資金的流向、費用的支出清清楚楚記錄。每月甚至每週進行統計分析,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精準地鎖定問題。

2、經銷商搶市場大於要利潤

症狀:

經銷商迫於自己在市場上的地位,無時不受到企業(上游)、同行(同行是冤家)、下游(二批或終端不再忠誠於一家來進貨)、新興渠道的擠壓。

療法:

惡性競爭去互相搞亂市場,沒有雙贏,肯定是雙輸。化敵為友,整合各個方面的資源並且進行互補和升級,才可能在新零售的戰局之中立足。

3、經銷商從管理當中取得效益的不多

症狀:

都說“從管理中去要效益”,很多經銷商卻與之無緣。

貨款管理不理想,該催收的不收,貨款的利息損失與利潤相抵之後可能還虧;

價格管理不行,導致價格越賣越低,利潤流失越來越多;

人員管理不行,導致人浮於事,白白將利潤化作了不幹活的人的大量工資額;

隨手開支,也不計賬,到頭來花銷大於收入;

無目的不節制地陪廠家代表和領導吃喝玩樂,這種支出卻並不於業務有益,產生不了效益……

療法:

把管理數據化,因為數據才能驅動效率,引入合適的管理系統,把外勤、費用、價格、庫房變動等因之前缺乏監管而產生的漏洞都補起來,設置門店拜訪週期預警、欠款催收週期預警等預警機制……

總之,利用高效的信息化工具提高管理效率,開源節流,問題迎刃而解。

4、各個環節的摩擦及損耗太多

症狀:

公司內部運轉脫節,各環節溝通欠缺,嚴重製約公司發展。

不該現在進的貨卻進了,結果佔了一大筆資金,也極大可能引起另外一種暢銷產品的斷貨;

產品損耗嚴重,破損太多,廠家不予補貼;

經常丟了產品都不知道,也沒辦法核計;

產品過期了不知道,只得折價大甩賣;

倉庫也不重視防火防盜,如果一把大火能讓經銷商多年積累付之一炬,再做牛做馬乾十年也補不回損失!

如果每個環節都將利潤損耗一筆的話,如果任何一個環節最後都能導致產品銷售不正常的話,這樣,利潤就如流水,流一點,漏一點,最後當然導致利潤的乾涸!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如果公司內部運作不能協調周密,發展簡直是天方夜譚。

療法:

梳理公司整體業務流程,藉助數字化工具進行監管運營,做到各環節有據可查、各環節無縫銜接,這樣以來,企業整體的效率大幅提升,因商品臨期、損耗造成的損失能控制到極低的水平,詳盡及時的數據能夠幫助領導者做出更優的決策。

5、沒有合理的產品體系

症狀:

沒有合理的產品體系,也就沒有利潤結構體系。

經銷商每年去找新產品,即使找到一個好產品,卻不一定是與原來產品搭配最好,不是一個能讓經銷商賺錢最多的產品系。

手上有好幾個名牌產品,卻一個也不賺錢,也沒有一個高利潤產品(純粹幹體力活)。或者是手裡有不同品類的產品,但是渠道卻不重複,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療法:

產品重要,產品結構更重要。找一個黃金搭配的產品體系,充分挖掘渠道優勢,才能更賺錢。具體怎麼找,難道靠想象嗎?靠數據!企業經過數字化整合之後,各種維度的數據都能夠準確及時地呈現,學會從數據中挖掘價值,才是企業發展的快速通道。

6、缺乏系統的營銷策略

症狀:

本來最多隻能投一元錢,卻不知怎麼就衝動地投出了三元錢;不該促銷,應該觀望的時候,卻來一個大降價;不知道去開發新市場,卻寧願在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死挺。

經銷商雖然經營靈活,但套路往往欠缺。解決問題更多的是“拍腦袋作決策”。

即使考慮問題,也比較片面。如面對同行降價,就不知道可能用封鎖終端來得更好。

缺乏經驗和營銷知識,現學恐怕有點難。專門聘請經理人應對?恐怕不太現實。怎麼辦呢?

療法:

信息化升級之後,我們的業務更流暢了,漏洞更少了,效率更高了,數據更全了,但市場並不會因此而變得更親切。我們同樣需要學會利用數據去尋找機會,去嘗試,再通過分析和調整去找到更優的解決方案。

7、不能從軟性的服務要利潤

症狀:

這是經銷商獲取利益不理想的最大原因!

現在的經銷商服務意識還不強,也就是對消費者的瞭解以及下線客戶的服務還嚴重不足。

要不就是坐商,不予送貨,只能由二批或終端來自提;要不就是不退換貨,造成消費者或下線客戶的經濟損失;要不就是送貨不及時。

療法:

心態要放對,在未來的新零售圖景裡,經銷商的價值就體現在“連接與服務”:向上服務於廠商,提供生產和研發指導,向下服務於門店和消費者,提供營銷輔助和更優的用戶體驗。經銷商存在的意義,就是讓更優質的商品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價格從廠家傳遞到消費者手中。

而做一個合格的服務者,也是當前的經銷商們努力和前進的方向,否則,未來在誰手裡,還真的難說。畢竟阿里剛剛收購了餓了麼——要知道,強大的區域運力曾經可是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啊……


關注任銷遙,為您提供快消品經銷商新零售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