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信辦*風險提示」「高價回購」收藏品 小心有詐

近幾年,家住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的楊大爺通過電話推銷,陸續以高價購買了一些“玉石”“紀念幣”等“收藏品”,累計被騙30餘萬元。日前,龍灣警方偵破該起“收藏品”詐騙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4名,案值超過800萬元。據悉,截至目前有數百位老人上當受騙,受害人遍佈國內多個省份,龍灣警方已發起“集群戰役”,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受害者。

「中企信辦*風險提示」“高價回購”收藏品 小心有詐

老人購入滿屋贗品 “玉璽”原是大理石

此前,楊大爺接到一個自稱是某收藏公司員工的電話,其向楊大爺推薦公司所售的收藏品,稱具有極高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正愁無法打理退休金的楊大爺想,這既能獲得收藏品還能賺錢,就採取快遞到付的方式,購買了一款“建軍90週年紀念銀章”。

隨後的幾個月內,楊大爺又先後分13次,花費30多萬元購買了“中國熊貓35週年”紀念幣、“鳳舞九天·吉祥如意璽”等紀念品,然而每當楊大爺提出想出售收藏品時,對方都告訴他收藏品還會增值,再等等。

直至2017年5月,楊大爺眼見收藏品堆滿一屋子卻一件也沒賣出去,再回撥推銷電話已無人接聽,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急忙報案。

接警後,龍灣警方立即對楊大爺家中的收藏品進行鑑定,鑑定結果全部是贗品,其中花了28000元購得的珍貴“玉璽”,材質為大理石。

“這些收藏品是向好幾個不同公司購買的,竟然沒有一件是真的。”楊大爺說。

經調查,警方發現這是一個流竄在河北定州境內的詐騙團伙。2017年11月28日,專案組將涉嫌收攬詐騙業務從中牟利的快遞員7人,以及該詐騙團伙主犯楊某及其員工4人抓獲,徹底搗毀這個利用收藏品名義進行詐騙的犯罪團伙,繳獲電腦、手機、電話卡、話術資料等大量作案工具和賬款。

隨後,民警根據繳獲的賬款繼續追查,至2018年5月末,警方又相繼搗毀多處收藏品詐騙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查扣大量的紀念章、玉璽等假冒收藏品。8月24日,龍灣警方抓獲為這些詐騙分子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段某。

在調查中,民警發現同在溫州的邵老伯也深陷“收藏品”騙局,他購買的劣質收藏品已堆滿三間屋子,聽不進子女與民警勸阻,還想繼續購買。經統計,邵老伯存有的快遞單和賬單有500多張,涉及金額共計700多萬元。

警方揭秘詐騙手法 受害者多為老年人

經初步統計,像楊大爺、邵老伯這樣的受害者已達數百名,遍佈國內外多個省份,案值超過800餘萬元。有些老人在警方上門調查取證時,還不相信自己被騙,也不讓警方對其收藏的“寶貝”作進一步鑑定。

“收藏品”詐騙案為何層出不窮?據悉,犯罪嫌疑人正是抓住了老年人具有一定經濟實力,但大多不懂收藏、容易上當的特點,通過電話推銷,以“高價回收”為誘餌吸引老年人購買產品,實施詐騙。

親情、迷信、小便宜……詐騙分子設下多個“陷阱”,讓人防不勝防。首先,嫌疑人廉價購入仿製紀念幣、玉璽、玉壺等物,並製作假的鑑定證書;隨後,僱傭多名話務員,通過事先非法獲取的大量公民信息,向受害人打電話推銷“收藏品”,並以“高價回購”、“溢價回購”等為誘餌,吸引受害人投資,繼而承諾到期回購並返還高額利息;博取受害人的信任後,將“收藏品”通過快遞網點郵寄給受害人,以貨到付款的方式實施詐騙;最後,假借他人身份在快遞網點辦理月結賬號,獲取詐騙所得款項。

此外,詐騙團伙間還互相買賣受害人信息,形成產業鏈條,甚至冒充公檢法人員電話聯繫被害人,以案件告破給受害人反贓為由,收取手續費或者好處費,讓受害人再次上當受騙。據嫌疑人王某交代,他就是從網上購得信息,獲知楊大爺很好騙,先後對其實施詐騙7次。

警方提醒,當前詐騙手法層出不窮,若要收藏物品,最好具備相應的收藏知識。同時提醒所有子女,多花時間關愛老人,多跟老人交流,告知他們時下的新型騙局,謹防受騙。

「中企信辦*風險提示」“高價回購”收藏品 小心有詐

為使守信者切實體驗到守信給生活帶來更多的便利,我們一直在努力。這裡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為宣傳普及信用知識,推廣信用信息,加快信用社會建設,“中企信辦”特別策劃“關注中企信辦 開啟信用生活”專題活動。公眾號運營以來收到了很多用戶的支持和建議,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在這裡《中企信辦》編輯部對大家表示真摯的感謝,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