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法案|外賣小哥送餐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可否認定爲工傷?

案情簡介

2016年11月21日,李某向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報稱,2016年8月22日其在送外賣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後,立即開展調查工作,瞭解到李某等每天上午十點在某外賣平臺駐地集中,通過手機APP接單,然後前往各餐廳領餐配送,而該外賣平臺是由某食品商貿公司運營,每月底與外賣小哥考核結算費用。但是李某不能提供與商貿公司的勞動合同、社保證明等。

職場法案|外賣小哥送餐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可否認定為工傷?

分析

商貿公司認為,公司未與李某簽訂勞動合同,與李某之前不存在勞動關係,因此李某所受傷害不應認定為工傷。

當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該商貿公司具有合法的用工主體資格,李某每天上午十點在公司集中、每月底考核結算費用等具有管理上的從屬性,李某提供的勞動屬於公司業務的組成部分,認定勞動關係的三個要素都已具備,李某與該商貿公司的勞動關係應該是明確存在的,李某在工作時間內因工作原因受傷,應認定為工傷。

職場法案|外賣小哥送餐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可否認定為工傷?

依據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係成立:(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最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確定該商貿公司即是李某實際用工單位,經過多次上門溝通,講解工傷保險政策,該商貿公司同意出具勞動關係證明文件,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該商貿公司為用工主體,順利地為李某辦理了工傷認定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