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十四年,江西發現六腳怪蛇,隨後發生大面積乾旱!

你見過六條腿的蛇嗎?如果你沒見過,請看下面的故事。

明朝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縣)一個樵夫到山中砍柴,結果在山中發現了一條大蛇。

明朝萬曆十四年,江西發現六腳怪蛇,隨後發生大面積乾旱!

那條蛇有茶杯粗細,花花綠綠的,頭上長了一隻角,身體上有六條腿,一邊三個,好像雞爪子一樣。蛇看見樵夫並沒有攻擊,而是繼續盤在原地不動。

樵夫沒見過這麼古怪的蛇,感覺非常稀奇,就跑回家叫來三鄰四舍一起來看蛇。人們圍著這條怪蛇嘖嘖稱奇,議論紛紛,然而沒有人敢上前去捉蛇。

不一會兒蛇見人越來越多,就慢慢的離開,不一會兒到了深林裡面消失不見了。

明朝萬曆十四年,江西發現六腳怪蛇,隨後發生大面積乾旱!

這種蛇究竟叫什麼名字?據《華山記》記載:蛇六足者。名曰肥遺(原字左蟲右遺,讀wei,暫且用遺代替),見則千里大旱。過了兩年之後,果然發生了大面積的乾旱。

無獨有偶, 萬曆皇帝的孫子崇禎皇帝在位時,這種蛇又出現了。據《京山縣誌》 記載: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湖北京山縣)彭楊畈民家溝中見蛇出,長六尺,圍尺許,身紅綠色,六足如雞距,不噬人。郝楚望曰:“肥遺也,主千里旱。”果驗。

——《從信錄》、《湧幢小品》、《京口縣誌》

明朝萬曆十四年,江西發現六腳怪蛇,隨後發生大面積乾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