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等不了7个月了,我今天就想辞职

对不起,我等不了7个月了,我今天就想辞职

对不起,我等不了7个月了,我今天就想辞职

毕业季刚过,95后尚未来得及“为工作奉献自己”,就被推至舆论风口。

对不起,我等不了7个月了,我今天就想辞职

据某调查显示,95后平均在职7个月就离职。

“实习期没满就换,工作不顺拔腿就走,踏入职场半年就辞……”,一时间,“频繁跳槽”,成了95后初出茅庐的第一个标签。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于95后浮躁、任性、自我、难管的初印象。但是,95后真的只是“一言不合就辞职”吗?他们“闪辞”的底气从何而来?

没有生活压力

“你能想象吗?都8012年了,还有晨昏定省的公司,每天大会小会不断。”

朋友Monica第17次向我吐槽她的公司:领导全靠捧、业绩全靠吹

用她自己的话形容就是:“分分钟想辞职”。之所以还没行动,是因为这是Monica毕业以后的第二份工作。这份工作之前,她曾在另一家广告公司待过一个月,因为加班和收入不成正比,在拿到工资的那天,愤然离职。

这是Monica入职这家公司的第5天,这5天里,她的离职念头随着时间流逝越发强烈,离职理由也从领导太浮夸进化成为公司附近饭太难吃。

作出决定煎熬了5天,提出离职只用了5秒,Monica重新恢复了“自由身”。促使她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她第3次跟她爸爸吐槽工作时,爸爸说:不开心就别干了,回家我养你

在工作上,没有一件烦恼是辞职解决不了的,更何况是对于没有生活压力的95后。

虽然不比00后,但95后这一代也基本上是家中独生子女,从小受宠爱长大。没有了经济压力,工作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进入社会的一个必经程序。

再者,即使有如我等的穷人,也少不了马爸爸花呗借呗的宠爱。

家长的宠爱,超前消费平台的加持,就是95后们辞职的底气

梦想诗和远方

网上曾流传这样一段话:“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话虽偏激,却仍有一些道理。

比起上一辈“养家糊口”的传统工作理念,95后更注重个人价值和兴趣。

工作无趣,每天重复做事,有一种退休养老的感觉。

阿若就是一个刚从国企跳槽出来的95后。阿若去年毕业,听从父母的安排进了一家国企。半年后,她选择了跳槽。

“一眼就看得到头的人生,那我的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不同于老一辈找工作的金科玉律,赶上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的95后大多数有一颗躁动的心,因为接触事物多,他们的思想更加开放。

一位自媒体人曾言:“如果一份工作总是输出而学不到新东西,那是对人的消耗。时间久了,人就废了。”

这句话反映了大多数95后的真实心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速运转,让95后逐渐摆脱了在一个地方混资历的工作模式,也让他们看到了更多逐梦的可能性。

因此,相对于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薪酬,95后们更加看中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的成长。

就业选择很多

“就业机会那么多,这家不行换那家。”

95后找工作有多简单?

打开求职APP→投递简历→等待面试通知

短短3步,95后就能在半月内找到一份至少表面看起来很合适的工作。

大到旅游看攻略,小到外卖看评分,95后的孩子们,很小就有了收集各种信息的途径。在找工作这一方面,他们几乎没有碰过壁。

才刚大三,各大名企的实习招聘就接踵而至;

升至大四,其他企业的春招秋招信息已经铺天盖地;

临近毕业,学校的就业招聘会更是一连串地轰炸过来;

互联网给予95后的,不仅是掌握信息和资源的能力,还有更加公正的就业平台。而恰恰是这样的市场化理念,让95后的职业规划更加清晰和果决。

更何况,抛却传统的找工作理念,在国家政策和理念的双重灌输下,很多95后“毕业即创业”,不仅一举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为其他95后创造了就业机会。

再不济,互联网上的电商、直播、网红等多种机会也在等着他们挑选。

95后,绝不会为一份工作而委曲求全。

有人说,年轻人不是在跳槽,就是在跳槽的路上

在上一辈看来,频繁跳槽是95后玻璃心、浮躁的表现。

但在95后这里,工作不是养活自己足矣,而是梦想发芽的温床。

试问哪位年少时没有幻想过自己梦想成真、满身荣耀的那一刻,不同的是抛开了经济压力,95后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使劲地折腾自己。

年轻时不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难道要等到成为众人口中那个“有车有房有娃,可以随意被骂”的中年人时才后悔吗?

况且严格算来,真正的95后,才开始工作不到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