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改革開放40年來臨河區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临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從一個農業小縣到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新城

「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临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臨河足球公園一瞥

40年砥礪前行,40年成果輝煌。改革開放40年來,臨河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1978年臨河區GDP僅8639萬元,1993年躍上十億元臺階,2007年跨過百億元大關,實現107.8億元,到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已實現278億元。

結構調整進程加快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一直以來,臨河區都以發展農業為主,1978年,臨河區農業總產值佔工農業總產值的68.3%。改革開放以來,歷屆區委、政府十分重視產業結構調整,使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構成由1978年的47∶25∶28調整為2017年的14∶44∶42。40年間,臨河產業內部結構逐步趨於合理,形成了以第一產業為基礎、第二產業為主導、第三產業為支撐的“二三一”新格局,工業經濟主導地位越發穩固,第三產業成為推動全區經濟提速發展的重要動力。

市民王志明1979年參加工作,當時他一個月的工資是25.5元。王志明說,那時商店裡的副食品很少,肉也是限量供應。當時的王志明無論如何都想不到,40年後,物質生活會如此豐富,自己的工資會翻很多倍。如今,他每個月能領到5000多元工資。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一五”以來,臨河基礎設施建設進入大踏步前進時期。公路交通形成了以國、省幹線公路為骨架,縣、鄉公路為輻射的運輸網絡,鄉村公路四通八達。2017年,城市建成區55平方公里,比2007年擴展1.7倍,城鎮化率達到67.5%;森林覆蓋率達到16.3%,城市綠地率達到31.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2平方米;蒙元文化風情街、河套民俗文化風情街等特色街區相繼建成;主城區承載能力極大提升。一個亮起來、綠起來,既有文化品位,又有現代氣息的城市已呈現在人們面前。全面推進的美麗鄉村建設,更是讓農民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

今年71歲的鄭子林是幹召廟鎮永豐村五組的村民,上世紀60年代,鄭子林和妻子住在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土房裡,種著幾畝地,僅夠餬口。上世紀80年代初,鄭子林搭上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順風車,承包了40多畝地,養了一口豬、三隻羊和一群雞,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2012年,鄭子林所在的永豐村五組整村進行了土地流轉,鄭子林搬進了樓房,閒暇之餘,他給村裡的企業打打工,生活過得很是愜意。“現在的好日子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啊,感謝黨的好政策。”鄭子林回顧這40年來生活的變化,感慨萬千。

社會保障體系日臻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一項項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了千家萬戶,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

40年來,臨河區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83年的401元增加到2017年的29474元,增長73倍;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68元,提高到16797元,增長247倍。隨著收入的持續增長,城鄉居民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過去結婚時必備的自行車、縫紉機、手錶“老三件”早已被如今的汽車、房子、鑽戒所取代。食品消費支出比重逐步降低,娛樂享受型消費明顯增加,城鄉低保補助標準逐年提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全面落實,困難群眾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家庭困難學生實現了“零輟學”。改革開放以來,臨河區科技、教育、文化、衛生、 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成果豐碩。

新時代開啟新徵程,臨河這座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幸福之城正步履鏗鏘、闊步前行。

「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临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临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临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