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40年滄桑鉅變

40載滄海桑田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

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8週年

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牢記使命,砥礪前行。40年來,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改變了中國,影響世界惠及世界。作為首批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也走出了一條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路,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開放史。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新時代,要展現新作為幹出新業績,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改革開放。

要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國前列。

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出水平。經濟特區要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改革開放的試驗平臺、改革開放的開拓者、改革開放的實幹家。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與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脈相承,賦予了新時代經濟特區新的戰略定位,宣示了深圳改革開放迎來又一個明媚的春天。

改革開放再出發,開創工作新局面。打造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深圳,以敢為天下先的銳氣,勇當尖兵、再創新局,以“走在最前列”標準,拿出特區新擔當、勇擔特區新使命、體現特區新作為、作出特區新貢獻,繼續擦亮經濟特區這塊“金字招牌”,以三步走的戰略步驟,勇當衝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尖兵”。

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加快經濟發展“三大變革”

在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上走在最前列

一份優秀的“中期成績單”,體現出深圳質量型增長特徵更加凸顯。上半年,深圳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深圳全市上半年生產總值11009.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0%。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分別增長10.7%和9.9%,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3個和2.5個百分點;財政金融形勢良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97.91億元,增長8.2%;各行業新增企業增速均超過20%……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年初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確立了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奮力向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邁進的工作目標。

“要把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作為不懈追求。”近期召開的市委六屆十次全會上,市委書記王偉中旗幟鮮明地提出,要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作為目標要求,以新擔當新作為不斷開創深圳工作新局面。這是踏上新徵程、肩負新使命的深圳經濟特區,為未來30年擘畫的新願景。

回顧38年前,深圳經濟特區初建,靠改革開放“殺出一條血路”。今天,深圳仍然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之路,方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時代。

“面對新使命新要求,我們決不能滿足於交合格答卷,而是必須旗幟鮮明交出優異答卷。”王偉中強調,“決不能按部就班、甘於平庸,而是必須旗幟鮮明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

深圳市委清晰研判深圳自身資源稟賦與全球發展大勢,響亮提出以經濟密度論英雄、以發展效益論英雄、以環境質量論英雄。

只爭朝夕創新局,改革開放再出發。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深圳改革實招頻出,落子如飛。

緊握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的“牛鼻子”,深圳今年全面發力9大類、52項重點改革任務。“營商環境改革20條”“實體經濟降成本28條”等系列改革政策紛至沓來;發佈300項“不見面審批”事項,實現“辦事零跑腿”;發佈300項“全城通辦”事項,實現“企業辦事不出區、市民辦事不出街”。

“深圳90”改革措施實施,將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三分之二;加快推進“30證合一”,繼續在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上實現突破;出臺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意見,積極啟動“二次房改”;出臺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決定,更好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加快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今年,深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將取得決定性成果。3月,深圳啟動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進程。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深圳將達成第一步發展目標,屆時,全市經濟、社會與環境可持續發展質量將達國內領先水平。

標準先行,質量第一。

今年,深圳將出臺全市“標準+”戰略實施方案,推動打造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標準體系,使“深圳出品”成為高質量、高品質、高信譽的代名詞。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深圳正抓緊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實施辦法和綠色發展績效評價體系,研究推廣鹽田區GEP核算機制,強化綠色發展激勵和責任追究,用最嚴制度保障綠色發展。

“作為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深圳通過政府創新和市場創新的有機結合,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必將創新供給、創造經濟新動力,為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提供有力保障,從而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如是評價。

推動營商環境躋身全球前列、供給體系質量大幅躍升、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格局更加鞏固。深圳,加快構建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先行地。

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瞄準高端高新向上突圍

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走在最前列

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

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深圳經濟特區在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始終保持卓識遠見、超前眼光,始終主動作為、贏得先機。

在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挑起了“大梁”,就是鮮明的例證。近年來,為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圳主動謀劃,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著力培育新經濟新動能,努力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式攀升。

市委六屆十次全會明確提出,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率先突破、做得更好,形成具有世界級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要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

從優必選機器人的走紅,到柔宇柔性顯示技術的市場突破,再到大疆無人機走出國門……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集約成長、生機盎然的景象,一個個製造業的“先進集群”正在這裡崛起。

“新”字當頭更見後勁。深圳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內,全市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4146.0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8.3%,高於GDP增速,佔全市GDP比重近四成。

“深圳要率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市長陳如桂表示,要在高科技、引領型產業發展上下功夫,在前沿技術上求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深圳經過不懈努力,構建起“四個為主”的現代產業體系,即全市產業以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產業為主,經濟增量以新興產業為主,工業以先進製造業為主,三產以現代服務業為主,成為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最大、集聚性最強的城市之一。

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為一座創新型的城市,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過程中,深圳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以創新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這些年,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要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做好新時代的深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

“要始終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王偉中強調,要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依法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

深圳市委高度重視,為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六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了《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明確提出實施七大工程,分三階段實現科技創新主要目標,到2035年躋身世界創新型城市先進行列。

《決定》對如何把高新技術產業旗幟舉得更高進行“破題”,明確加快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更好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的時間表、施工圖、任務書,使深圳“在‘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上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再創新局,率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成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志、共同目標、共同行動。

今年上半年,腫瘤化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鵬城實驗室、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等重大科研機構紛紛建立,深圳灣硅谷科技創新中心成立,新增市級以上創新載體73家……

首期50億元天使投資引到基金投入運營,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創建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啟動運行,深化科技評審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實施國內外同行專家主審制……

國之重器的深圳國家基因庫,多項指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華大基因自主研發的基因測序儀,打破國外壟斷,推動基因科技走入尋常百姓家;柔宇科技研發厚度僅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顯示屏;比亞迪電動車穿梭在世界200多個城市;大疆創新不斷推陳出新的民用無人機;世界首款人工智能手機芯片……

“創新血液”源源不斷的輸入,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也激勵後來者,加入迎接未來的行列。

良好的市場和政策環境,推動深圳加快產業鏈再造和價值鏈提升,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更趨完善。

目前,按照建設全國首批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的要求,深圳全面梳理了全市進口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情況,實施芯片、醫療器械等12項核心重點技術攻關。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耐得住性子、捨得投入。今年市財政科技資金翻了一番,新增經費都投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上半年,全市新引進和新增全職院士9名、總數達到38名,新認定高層次人才1301人。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深圳製造向深圳創造、深圳速度向深圳質量、深圳產品向深圳品牌轉變。深圳,正向著打造全球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重要聚集區加速邁進。

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攜手周邊城市共建大灣區“核心引擎”

在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上走在最前列

一橋架三地,碧海變通途。

伶仃洋上,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整裝待“通”。這個集三地之力、融三地之智、便三地之民的“超級工程”,極大地縮短了港珠澳三地間距離,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代表性工程,是連接灣區東西兩岸的重要樞紐。

大學是城市的靈魂。

神仙湖畔,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開學在即。校長徐揚生欣喜地看到,香港中文大學這顆種子,已然在深圳“土壤”中結出了豐碩成果。雖然本科招生工作僅開展5年,但港中大(深圳)已連續3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生源質量節節攀升。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高等教育創新合作之外,建設“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9月23日將開通廣深港高鐵香港段,今年底開通蓮塘/香園圍口岸,未來大灣區建成“一小時城軌交通圈”……

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在中國發展邁入新時代的宏大背景下,《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一年多來,大灣區建設的美好願景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開創融合新格局,探索發展新路徑。

構建高層對話機制,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在深掛牌,在落馬洲河套地區規劃3.8平方公里共建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深港創新圈”項目資金實現“一地申請、跨境使用”,率先試行港澳人士免辦就業證等便利措施……

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進入新時代以來,深港合作駛入“快車道”,合作的領域不斷擴大,合作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合作的層次不斷深化。

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深圳要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機遇,努力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王偉中強調,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我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深圳要攜手周邊城市,共建大灣區“核心引擎”和“一帶一路”戰略支點。

把大灣區建設作為改革開放的“二次創業”!

為加快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做出經濟特區新貢獻!

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

作為大灣區的重要城市,深圳加快把前海建成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法治創新、人才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出臺支持前海開發開放若干措施,推動前海總體發展規劃修編,深化自貿片區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改革,落實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政策,探索開展金融綜合監管試點,建設粵港澳青年創業區……

系列改革開放舉措和實招,加速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開發開放和建設發展提速提效。上半年先後封頂的華潤T1、卓越T1 兩棟300米高辦公樓再次刷新前海天際線新高度,前海基金小鎮已具備入駐使用條件。

前海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1-8月份,前海在建施工項目已近80個,部分項目按計劃實現了里程碑節點目標,新註冊港資企業1828家,7項改革入選全國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

依託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等平臺,推動港澳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升級改造現有口岸,推動實行更加便利通關舉措;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措施,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探索和加強三地在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青年創新創業、特色金融、文化創意、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更好落實國家“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深化深港澳更緊密更務實合作,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為深港澳三地人民謀福祉。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專題會議圓滿舉辦,國際客運通航城市達到40個,“朋友圈”擴大到遍佈全球55個國家(地區)的85個國際友城,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完善企業“走出去”服務支持體系,加強鹽田中歐班列建設,推動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經貿合作區、中白物流園運營……

以全球為座標,在世界謀開放。

積極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率先形成海陸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構建開放層次更高、輻射作用更強的全面開放高地,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開放的深圳,與世界沒有距離。

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來了就是深圳人

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走在最前列

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白鷺展翅、遊人如織。

夏日的深圳灣畔,宛如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山水畫。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綠水青山就是最普惠的民生。

幾年前因水質惡化成為市民吐槽熱點的深圳灣,如今已成為深圳的一張生態名片,是觀察深圳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一面鏡子。

僅僅在2017年一年,深圳就投入200多億元,新增汙水管網2009公里,同時全面推行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河長制,共有754名領導幹部擔任河長。為有力配合“河長制”,促進“河長治”,民間河長應運而生,共產生702名志願者河長、10萬名“河小二”。這一年,深圳消除黑臭水體53條。

“來了就是深圳人,來了就做志願者。”

這座誕生了內地第一個義工組織的城市,如今已成為一座擁有註冊志願者超過158萬人的愛心之城,“紅馬甲”活躍在共建共治的各條戰線。

從我為改革建言,到居民議事會,深圳市民被賦予越來越多的“話事權”。

自2015年起,市、區兩級財政每年給每個社區撥付200萬元的專項經費,用於解決社區的民生微實事,從項目的選擇到實施效果的監督,社區居民都是評委和裁判。三年多來,全市民生微實事財政資金累計投入30餘億元,在全市600多個社區實施3萬多個項目,從速化解了一大批民生痛點難點。

作為一座人口嚴重倒掛的超大城市、移民之城,深圳將共建共治共享的重點放在基層、放在黨建。

2015年以來,深圳先後出臺了《關於推進社區黨建標準化建設的意見》《關於推進城市基層黨建“標準+”模式的意見》《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社區委員會工作規則(試行)》,構建黨建共同體,不斷強化社區黨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鬥堡壘作用。

日前,《中國共產黨深圳市街道工作委員會工作規則(試行)》等5部深圳史上首批黨內法規正式出臺實施。法規聚焦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建和作風建設。作為全國7個黨內法規制定試點城市之一,深圳是出臺法規數量最多、基層黨建領域法規覆蓋最全面、體系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長遠之策、根本之策。”市委辦公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提高我們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

共建共治共享,法治是保障。

進入新時代,深圳旗幟鮮明提出建設法治中國示範城市,出臺實施了加快建設一流法治城市的“1+6”方案,著力把國家賦予前海深港合作區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示範區建設任務擴大到全市,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係、規範社會行為,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讓法治的陽光照耀、溫暖每一個人。

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市民群眾最受益。

2012年至2017年,深圳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萬元增至5.29萬元,千人學位由104個增至117個,千人床位由2.65張增至3.52張,110接報總警情量持續下降。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集中力量補齊民生短板,加快提升民生事業發展水平,教育、醫療財政支出分別增長25%和23%。

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全國高等教育高地、全國重要醫療中心和法治中國示範城市。深圳,朝著最安全穩定 、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昂首闊步,加速邁進。

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38歲深圳再出發:奮進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文末有彩蛋)

不斷鞏固黨在特區各項事業中的領導核心地位,讓鮮紅的黨旗在特區高高飄揚,是深圳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經驗,是深圳新時代走在最前列、新徵程勇當尖兵的根本保證,是深圳努力打造向世界彰顯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純潔性“精彩樣本”的根本動力。

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

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深圳在打好“三大攻堅戰”上全面發力。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深圳始終以“第一梯隊”的銳氣,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區,確保到2020年基本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到2035年,建成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創新創意之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代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國家經濟特區,成為競爭力影響力卓著的創新引領型全球城市。

新時代再出發,新徵程再奮進。

深圳是廣東的深圳、全國的深圳。辦得越好、發展得越快,對全國全省貢獻越大。進入新時代,要發揮核心引擎功能、強化引領帶動作用,深圳的使命更重、責任更大、要求更高。

俱懷逸興壯思飛。

奮楫爭先、破浪前行。

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深圳以新擔當爭做駛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輝彼岸的尖兵,以新作為開啟新徵程,以新業績續寫改革發展的新篇章,旗幟鮮明地走在最前列、勇當尖兵,努力打造向世界展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最佳示範”,向黨和人民交出優異答卷!

過生日怎麼少得了生日賀卡!

叮咚

深圳38歲生日定製賀卡上線啦!

快打開鏈接

http://static.scms.sztv.com.cn/ymq_h5/2018hd/sz_38/index.html?t=2027&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定製屬於你的專屬賀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