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民俗趣闻

永寿民俗趣闻

刺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又名“女红”。刺绣是中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我国的手工刺绣工艺,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据《尚书》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至周代,有“绣缋共职”的记载。自汉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课艺,有名刺绣家在美术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沿传迄今,历久不衰。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刺绣的品种有生活服装,歌舞或戏曲服饰,台布、枕套、靠垫等生活日用品及屏风、壁挂等陈设品。

永寿刺绣以秦绣(也称汉绣)为主,兼以锦绣、盘绵绣等。主要作品有人物图、山水画,戏剧服饰等,刺绣作品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韵相宜,手工精巧,既有传统风韵,也有现代时尚。永寿的刺绣作品《化蝶》、《姥姥家唱大戏》曾获得法国巴黎博览会和北京美术博览会一等奖。《清明上河图》、《鹿羊图》布贴等作品被日本、台湾、广东等地客商收藏.产品远销日本、英、法等国,深受艺术届人士的赞赏和珍爱。

永寿民俗趣闻

土织布

民间老土布,又叫老粗布,已有千余年生产历史,明清两代曾被作为贡品上贡皇室。它选用全优质棉花为原料,采用不上桨工艺,没有人为的污染,纯手工制作,用脚踏木制斜梁织布机加工而成。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汗、冬暖夏凉、不起静电、抗辐射的作用,与肌肤亲和力极强。又因其线条粗、纹理深、平整不起皱、不卷边,整个布面形成无数个自然按摩点,对人体皮肤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美肤作用。手织老粗布的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七十八道工序,成品花色独特,雅观大方,手感厚实,是居家和服装的首选面料,具有收藏和使用双重价值。

永寿民间手工织布工艺,以传统老粗布的独特风格,顺应绿色纺织的潮流,由经验丰富的农村妇女手工织成。蕴含着无限的时尚魁力和农耕神韵,做工考究,卓而不凡,是真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实现了民间传统工艺,与自然原料相结合的千年畅想,使这一极具魅力的民间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与发展。

现在工艺的土布在原有手工老粗布的基础上又加以创新,是一种使用舒适,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的最佳绿色产品。它朴实无华,淡泊悠然,抛去了刻意的华丽装饰,令现代繁华都市人最爱。它处处散发着纯朴、简约,但又不失时尚,就像汩汩流淌的田园小诗,令人身体健康、心旷神怡。代表了当今世界健康环保,返璞归真,弘扬个性,追求完美的土织布发展潮流。

永寿民俗趣闻

景泰蓝工艺画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现代景泰蓝已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名称,而不是颜色了。景泰蓝工艺画则采用金属丝、天然彩石为原料,用金属丝在铜板或铝板上先勾勒出图案轮廓,再配以天然的彩石色彩作颜料,涂抹于画面之上,由纯手工精制而成。景泰蓝工艺画画面平整光滑结实,彩石色彩艳丽清晰,视觉冲击强烈,给人一种直观的动态艺术效果,是传统工艺的延伸和创新。他集装饰、艺术欣赏、收藏为一体,广泛适用于家庭、宾馆、商场、酒楼等场所,成为工艺美术行列的一枝奇葩。

民间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于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

剪纸是我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域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永寿县是周文化发源地,民间剪纸源远流长,风格南北兼容,是关中剪纸的典型代表。其剪纸有南方的小巧玲珑,纤细秀美,又有北方的风格质朴,线条粗犷,作品体裁广泛,多以花鸟虫兽、十二生肖、民间故事、戏剧人物为表现对象,每张剪纸所反映的体裁就是一个传说,一个祝福,一个吉祥物。永寿剪纸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作品曾多次获国际国内一等奖,尤其是以剪纸大师张彦娥的成就最高,多次被作为礼品馈赠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多家博物馆曾予以收藏。

永寿民间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热忱欢迎国内外人士来永寿作客,了解永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欣赏永寿民间工艺品的无穷魅力,领略永寿纯朴厚重的民风民俗,欣赏永寿风光无限的生态家园。

布艺

民间布艺品有布老虎、猫娃娃、猪娃娃、兔娃鞋、十二生肖香包、猪娃枕头、老虎枕头及各种布玩具。这些布艺品取材各色布料,经民间艺人精心制作,就成了造型生动、活灵活现的艺术品,特别是布老虎即威武又可爱,有驱邪献瑞之功用,投放市场深受人们喜爱,在旅游产业开发中有广阔的前景。

韩家宫的传说

韩家宫位于永寿县渠子乡境内,此处依傍永寿县百里页(xue)梁的最高点——槐山,境内塬面开廊,地势平坦,三面临沟,一面连山,地势险要。加之泾河临界而过,历史上向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隋唐时期该村为韩姓人居住,加之居民多以窑洞穴居为主,故名韩家窑。后来唐王李世民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武德七年(624年)北征突厥时选定此地作为自己北征的行宫,当地村民为了向世人昭示自己的不同凡响,就将村名变更为韩家宫了。

又有一说,韩家宫即“寒宫”,乃为唐王嫔妃之冷宫。说是当年唐王朝建国三年,北部突厥人时常跃马南下袭挠中原,天下未平,民心不定。为了奠定李家万代江山,高瞻远瞩的唐王李世民便走出是非纷繁的宫闱,向其父高祖李渊自告奋勇去北征突厥,捍卫疆土,御敌于千里之外,得到了唐高祖的允诺。为了兑现对父皇的承诺,确保北征胜利,以便积蓄力量,壮大自己的实力,树立自己的威望,唐王李世民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忍痛割爱,决计舍家弃小,将自己的所有嫔妃滞留此处,以绝后路,彰显自己雄心。此念一出,美眉生悲,百黛失色,泪如雨下。为了促使唐王良心大发,收回成命,众嫔妃在唐王率兵出征的前夜,自发组织起来,为唐王举行了一场意味深长的辞宴。夜宴上,歌不尽的卿卿我我,诉不完的恩爱情深,百般献媚,万般妖娆,香泪涟涟,洗尽铅花,积泪成溪。因而,今日地处黄土高塬腹地的韩家宫村周围山沟里多起了许多碧溪盈盈的山泉。当然,作为一代枭雄,李世民在平定了朔方,凯旋长安城后,便卷入了宫廷集权之争。次年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兵变”,排除异己,承嗣父位,成就了一代名君,从而也就将滞留韩家宫的所有嫔妃永远地遗忘了。无数的绝代佳人望穿秋水,终其一生也未曾再谋唐王一面,固守寒窑,郁郁而终,此处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寒宫”。“寒宫”之于“冷宫”尤为凄凉悲戚。令人对历史的无情嗟叹不已。

千古流芳汉陆贾

漆水河在源出麟游县庙湾乡附近山丘后,在永寿飞地店头镇境内,傍着千山余脉娄敬山东流南折流入渭河。这折弯凸出的地方是娄敬山山脚的一处台原地带,当地人称这里为关牛山,关牛山的北、东、南三面均为漆水河盘绕。这种山水形胜在堪舆学上,被誉为“山结障、水盘湾”的风水宝地。就在这关牛山的山顶长眠着西汉平民外交家、思想家、辞赋家,汉中大夫陆贾。

陆贾,约公元前240~前170年人,汉初思想家、政治家,楚国襄樊人。是汉初“清静无为”和“休生养息”国策的倡导者。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口才极佳,常出使诸侯。

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和史料载,陆贾一生所做的事情主要有四件:一是为刘邦两次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赵佗去帝号,向汉称臣,扩大了汉王朝的影响。二是劝说刘邦读《诗》、《书》,使其明白“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治国道理。三是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劝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对诛杀诸吕、迎立文帝起了很大作用。四是开端汉赋。在这四件事中,最能展示陆贾才华与思想光辉的是第二件事情。《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云:“陆生时时前(向刘邦)说称《诗》、《书》”计12篇,其大旨是为汉天下作长久计。这12篇奏章,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史论思想,详细地总结了秦亡楚败汉兴的缘由,“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陆贾一生才情奔放,文赋才辩过人,还有《南越(粤)行记》、《孟春赋》及诸多楹对传世,有的著作已经佚亡。

根据世界陆氏宗亲会对陆氏族谱和世系的研究,可以明确地确认陆贾为陆氏五世祖。南宋大诗人陆游,在他的《雨闷示儿诗》中,就写到:“吾家本好畤,浐灞可躬耕”。十分明确地承认,好畤就是他的家,是他的祖先陆贾的故里。

监军战鼓

监军战鼓:监军战鼓是监军特色文化的一块瑰宝,监军战鼓特点是气势宏大、姿势矫健、整齐划一、节奏催人奋进,给听众的感觉如临战场,沙场秋点兵的情景不断在眼前浮现,目前监军镇战鼓已作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监军战鼓已成为当地开业庆典、重大活动的主要庆祝手段。

书法名人--李光裕

李光裕,祖籍监军镇东堡子村,清道光时期人(生卒不详)。字香轩,廪生。著有《豳亭诗集》。擅长书法,遗墨颇多,书承魏体、柳体。特点是质朴而不古板,洒脱而不轻浮,豪放而不狂野,典雅而不矜持,浑厚有力,颇具娟秀、潇洒之美。

永寿根雕

永寿根雕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样式多样,品类繁多,为你刻画一个惟妙惟肖的景致、栩栩如生的动植物。

永寿民俗趣闻

永寿民俗趣闻

永寿民俗趣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