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在網上認識了一位媽媽,她在微信上說,覺得兒子好愁人,感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心理方面的問題。仔細問來,並不是什麼大事兒。就是她在網上給孩子買了一堆包裝精美,印刷漂亮的兒童書,抱著孩子給孩子讀,孩子都不感興趣。反而是她為了湊單才買的一本小冊子,孩子天天抓著看,讓她講了無數遍,書都快翻掉頁了,孩子還是要聽。這位媽媽說現在一聽見孩子喊“媽媽講故事”腦子就疼,不知道怎麼辦好。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有些事,其實不用急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聽起來像笑話,不過其中的辛苦,誰家有個固執的孩子誰知道,我父母也曾如此憂慮不已。

小時候家境一般,但是因為是獨生女,所以爸爸媽媽給我買起玩具啊娃娃啊這些東西,都比較大方。

但有一段時間,我特別讓他們發愁,因為無論多好多貴的玩具,我都玩一會就扔到一邊,最情有獨鍾的是一堆破盒子破瓶子。酒瓶子醋瓶子藥瓶子飲料瓶子,父母說只要是瓶子,我都當寶貝一樣喜歡。擰開瓶蓋,裝點沙子或者紙屑,再蓋上,再擰開,一個人對著這些能玩半天。父母一度以為我不正常,想過收走我所有的瓶子們,也想過帶我去大醫院檢查,最終都作罷。

我自然是不記得這些事,但能從父母那種萬幸的口吻中知道他們那時多心急,媽媽甚至說,“我們當時覺得你長大後可能會是一個撿垃圾的,靠收瓶子為生”。

長大後瞭解到很多關於兒童心理和成長方面的知識,才知道其實那個時候的我,應該是到了手的敏感期和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正在用擰瓶子的方式,讓自己學習精細化的動作,順便還鍛鍊了手部肌肉的力量,完全不用擔心和干預。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有些事,只著急沒用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做了父母,為孩子聽故事、吃東西這些行為著急也許只是第一步,孩子一點點長大,更多時候是為孩子的學業、未來這類的事情著急。

周圍有幾位媽媽,每次見面一聊到孩子的學習,就是一片嘆息和焦慮。有些孩子是“不使勁兒學,寫作業喜歡東張西望”,有些孩子是“看著挺努力,但是考試做題馬馬虎虎”,好不容易有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但是“偏科,數學還是不行,全靠其他科目分數提總分”。

幾乎沒有一位媽媽聊起孩子學習來,是眉頭舒展,笑語盈盈的。

見過最焦慮的一位媽媽,是在孩子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通過各種渠道聯繫補習班,並且堅持每週至少給各科老師打兩次電話。每次考試之後,如果孩子成績好,她就十分開心,孩子成績不好,她會著急得失眠。

好在孩子成績不錯,上了拔尖的初中,這位媽媽開始更加焦慮,認為初中比小學重要多了,發展到三句話不離學習的程度。甚至會計算孩子跟同學吃一碗米線的時間,可以用來做多少道題。

後來孩子上了高中,出現嚴重的成績下滑和懼怕考試的情況,也諮詢了心理醫生,專家說這種情況是因為心理壓力過大導致的,並建議最好暫時休學一年,讓家長不要再給孩子施加壓力。

凡事物極必反。父母跟著孩子著急,並不能解決孩子面對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試著把責罵,嘮叨,這些因心急而表現出的負面情緒隱藏起來。當你心中越著急,越要在不慌不忙中堅強。留出足夠的耐心陪孩子打一場持久戰,跟孩子一起分析他的問題,給孩子你真誠的鼓勵,並提供最大的幫助。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有些事,提前做了才不急

養孩子是一場持久戰,誰著急誰就輸了——京師博樂

有一次去五官醫院看牙醫,旁邊一個媽媽帶著女兒要做牙齒矯正前的口腔建模。由於等待的人太多,醫生建議他們下午再來。

那位媽媽也是很著急的跟醫生說,“不行啊,沒時間,在您這邊檢查完,還要去旁邊眼科排隊,這孩子近視度數又增加了,好像散光還很嚴重。哎,怎麼生了個各個方面都有問題的孩子。”

醫生笑了,跟這位媽媽說:“來醫院這樣的孩子多了,現在情況還不算糟,以後可得多上心,看著點。”

例如:孩子讀書寫字的姿勢是不是良好?孩子有沒有過度用眼?是不是具備獨立生活的本領、技能?孩子的性格好不好?關於這些,就是父母留意的越早,以後焦慮越少,父母提前做的越多,孩子以後越省力。

俗話說“辦法總比困難多”,養育一個孩子,本身就是慢工出細活。哪怕再頭痛的問題,身為父母如果能穩住了,孩子基本就有了主心骨和依靠,如果父母過度的焦慮和擔憂,孩子基本也就在巨大的壓力下越陷越深。

如果你是父母,不妨大大方方喘口氣,在小事上自信一點,在急事兒上溫和一點,在大事上堅定一點。讓孩子在你身上學會,什麼是從容和不慌不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