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大吉大利,坦克“吃鸡”是一种怎样酸爽的体验?《加油!向未来》第三季第一期穿甲弹实验项目,或许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哐哐哐,几声巨响,坦克射出的穿甲弹,将10层钢板瞬间击穿。现场烟雾缭绕一片,超高速摄像机记录的瞬间堪比好莱坞大片。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镜头里,炮筒四周气流形成一座瑰丽的蘑菇云。下一秒,穿甲弹从蘑菇云里直线飞出。以势不可挡之势层层击破钢板,干净利落留下火花星子。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生动直观的实验卡段,一经发酵,近5000万网友get了穿甲弹弹头的形状,一跃登上新时代热搜,亦引发了军事圈层的探讨与关注。

当穿甲弹视频引发网络层层声量时,却有这么一群人从不张扬的人,自己对着屏幕偷着乐。

3个月2天8分钟,看的到的“大片”看不到的“难”

整个穿甲弹实验项目,可以用3个数字概括:3,2,8。整个穿甲弹实验项目,时长约半小时,而引发阵阵惊叹的外场实验视频仅为8分钟。8分钟背后是加油导演组2天的实拍,也是整整3个月的筹备时间。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三个月的时间里,如何才能捕捉到穿甲弹的速度?如何才能将中国兵器与青少年的兴趣点相结合?用怎样的电视语言才能呈现穿甲弹最佳方式?等等。这些问题曾都是深深困扰导演们的问题。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有问题就立刻去解决,如果科普节目容易做,那还叫科普节目么?于是,导演们开始了一场“自我洗礼”。观察穿甲弹实物,参观制造工厂和发射靶场。就这样,从穿甲弹是什么,到穿甲弹的工作原理、蕴含的科学原理,到如何将专业术语转变成科普语言,导演们一次次与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西北工业集团)的专家讨论,一次次推倒再重来,终于把自己变成了半个“军事迷”。

自身做好了科普,又如何才能吸引青少年的兴趣?为此,西北工业集团专门组织一批中学生,进行了一次穿甲弹的知识科普,收集学生们的提问,从而判断孩子们的兴趣点,最终综合考虑定下弹头形状的出题。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好不容易完成了“软件”升级,“硬件”上却进入了“死胡同”。 穿甲弹在碰击钢板时候的速度将达到音速的4-5倍,也就是5000-6000公里/小时。而整体完成目标击打过程仅有零点几秒,必须要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捕捉到足够清晰的彩色素材,否则谈不上任何呈现的可能。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导演组和西北工业集团的团队调研国内几乎所有型号的高速摄影机,发现能够满足呈现要求的高速摄影机全国仅有一台。经过几方协调,最终调动了这台设备完成了拍摄。于是,国内最先进的高速摄影设备的首次电视秀,奉献给了《加油!向未来》第三季。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有了强大的硬件支持,整个拍摄团队更加坚定了完美呈现穿甲弹的决心。为拍摄珍贵画面,主持试验的99A坦克穿甲弹总设计师崔晋老师、王议论老师在拍摄前跟导演组沟通过很多版方案,导演组通宵布置场地、艳阳下拍摄,晒成“非洲人”等等。只要能够保证拍摄效果,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此这番,才有了网友关于“此生无悔入华夏”,“原来,穿甲弹的弹头设计是这么个原理”等等的好评。

坚持做科普节目是难事,坚持科学研究更不易

穿甲弹实验项目,只是《加油!向未来》第三季众多项目中的一个。实际上,《加油!向未来》的每个项目均有3个月的时间周期。导演们将会不断推翻想法,不断修改呈现方式和道具的制作,不断思考带给观众科普的核心知识点是什么,最终以合理完美的形式呈现。

做科普节目有多难,爆款视频穿甲弹背后的故事不过管中窥豹。《加油!向未来》从第一季走到第三季,从第一季的新奇特到第三季的回归科学本源。纵使科普的电视化表达再难,也没有抵挡住一群想要为青少年种下科学思维种子的电视从业者的初心。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关于科学的初心,又怎会局限于电视行业者呢?在节目中,介绍我国穿甲弹威力的王泽山院士,亦是拥有科学初心的人。王老63年只做了一件事,研究火炸药。63年里,王老将国家每年上万吨退役或废弃的火炸药,变成了二十余种畅销国内外的军用和民用产品;也将中国火炮射程提高20%;时至今日,王老发现的低温感发射装药,其材料工艺、弹道和长储等性能仍全面优于国外技术。

潜心研究科学的又何止王老一人?而是千千万万个“王老”。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曾经,“顶级狙步枪之母”范方梅因国产7.62毫米口径狙击步枪精度不够参加国际狙击大赛,便带着团队,数次推倒重来最终成功造出狙击步枪。四年后,中国代表队带着她研发的国产7.62毫米高精狙击步枪,一举拿下国际特种狙击手比赛的冠军。

坦克“吃鸡”?!这波科学操作真是666

88岁高龄的袁隆平,虽然近日来被迫“遗忘”,却依然践行着自己“只有下田最快乐”的信条,扎根泥土,一心科研。

或许,王泽山、范方梅、袁隆平,便是埋在心中科学的种子,长大发芽的最好诠释。其实,科学不高冷,科学就在你身边。只要你用心发现,下一个让科学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人就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