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的結果評價

之前一篇文章講過,一個科學客觀方法,如果執行以後,會唯一對應著一個方法內容所唯一決定的一個客觀結果。恰如一條路會到達一個這條路所決定的唯一的目的地。當然,如果方案不執行,那麼這個客觀結果只是潛在的而不是現存的。何為結果?何為策略的結果?就是方法和方法的結果是決定與被決定的因與果的關係,方法的結果就是執行這個方法以後所產生的一個或者一系列的客觀存在。那麼,現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對策略結果的評價問題。

同時,策略的結果往往是多維的,而不是單一的。比如,執行殺蟲劑的結果,會有多個,比如殺死了蒼蠅,還殺死了蚊子,還汙染了空氣等。策略產生幾個結果,就要評價幾個結果。策略結果的評價就是,一個策略都會產生哪些結果或者說效果,每個結果都是怎麼一個樣子的(從數量角度評價),什麼數量水平的等。把其結果的方方面面都完整客觀刻畫出來然後再加以分析評價。比如這個種莊稼方案執行以後,長出來的麥子品相如何,畝產多少,顆粒飽滿度怎麼樣等等。再比如,我們打算買一隻基金,那麼就要事先翻一下其歷史業績,年化收益率如何,最大回撤多少,夏普比率多少等等。

這就是策略的結果評價問題,就是對一個策略根據歷史數據或者未來數據試試,然後產生的多維結果的一個整體完整記錄分析計量等。

然後,在前天那篇文章,講到的是方法的目標衡量標準,準確說,就是方法結果的目標衡量標準。一個方法產生了或者具備著一系列的策略結果,一個多維的策略結果,一個策略結果評價報告出來以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與方法論的目標進行對比。在這裡,我們的目標,也往往都是多維的。那麼就根據我們的目標水平要求,看看策略的結果是否都符合目標要求。有哪幾項符合,哪幾項不符合。如果策略的多維結果都符合方法論的目標要求,那麼這個策略就是一個有效策略,一個好的對的正確的策略,我們就可以去用,如果達不到我們的目標要求,那就是一個無效的策略,不好的方案,就捨棄之,不用。

即,首先是策略的結果評價,然後是策略的目標衡量,根據目標項的要求,策略的結果一項項都羅列開來,然後與方法論的目標進行對比分析。在這裡,策略的結果數據的產生,用的依然是實驗法,即根據歷史的數據產生或者用未來的數據,試驗試試看去產生結果數據。一批學子是否學業有成了,就來一場考試,看看每個考生的結果分數如何,然後根據高考分數的要求,達到分數要求的錄取,達不到的不錄取,高考分數就相當於方法論的目標。一隻基金,如果我想購買的話,我要先去看看他的一系列歷年結果數據指標,然後根據我自己的目標要求去決定是否購買,達到我的目標要求我就買,達不到我就不買,比如它的年化收益率是1%,而我的目標要求是20%,那我就不買,因為基金方案結果達不到方法論的目標要求,不是一個好的方案,不是一隻好的基金。

一個方案好不好,怎麼樣,從方案結果上對其進行評價,以結果論英雄。結果的評價指標是最根本的乃至於是唯一的,無論如何,它都是最重要的。幾個方案ABCD,哪一個好,用哪一個,就根據其量化的結果比較一下大小,幾個學生哪一個學識高,就來一場考試,根據考試分數比較看看。

最後,本文也給出了或者再次表明了一個方案擇取標準,即,根據策略的結果,用策略的目標來衡量比較,如何策略結果達到方法論目標的水平要求,就用,且堅決用之,如果不符合,達不到,就不用,棄之,堅決不用。而方案結果數據的產生就是用大樣本的歷史數據去試試執行看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