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巴甫洛夫 葉茂中給世界盃觀衆洗腦了麼?

一百多年前,俄國人巴甫洛夫做了一個日後舉世聞名的實驗,而這個實驗的主角——狗,也是這個星球科學界中,甚至比那隻薛定諤的貓更加有名的被試者。

逆向巴甫洛夫 葉茂中給世界盃觀眾洗腦了麼?

巴甫洛夫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東西之前會流口水的現象,在每次餵食前都先發出一些信號(被眾人知道的是搖鈴),連續了幾次之後,他試了一次搖鈴但不餵食,發現狗雖然沒有東西可以吃,卻照樣流口水,而在重複訓練之前,狗對於“鈴聲響”是不會有反應的。這個過程,被稱之為條件反射。

逆向巴甫洛夫 葉茂中給世界盃觀眾洗腦了麼?

世界盃上那些逆向巴甫洛夫廣告

過了一百多年,在人類四年一屆的足球盛世上,一個叫做“葉茂中”的大師,依然在重複著這樣的實驗。馬蜂窩的嗡嗡嗡,知乎的來上我,都出自這位大師之手,甚至知乎廣告的最後那一聲嘶吼,還來自於大師的親自配音。

在一篇報道中,這樣寫道——6月14日,世界盃開幕那天,葉茂中正在黑龍江五常市鳳凰山考察…他說,他在看球的時候也不喜歡看廣告,“球迷看世界盃時是帶著信仰看的,有廣告出來打岔,會很難受。”…“但這恰恰說明了廣告的成功。觀眾(憤怒)只是說‘你影響我看世界盃了’,但我不影響你,我這廣告不就失敗了嗎?”廣告引起爭議,一定程度上在他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根據APP store下載量,以及客戶反饋回來的信息,從商業意義上講,這兩則廣告相當成功。

沒錯,葉大師在重複巴甫洛夫的實驗,但他只是逆向的做了一下。

這個實驗好比是有一桌子人在等著飯吃,而菜是一道一道上的,先上了一道四喜丸子,眾人非常高興,味道實在太香了,三下五除二就把丸子吃光了。這時服務員端上來一盆子屎,上面插著“嗡嗡嗡”三個字,眾人噁心,吐了。服務員收起了屎盆子,又上來一道宮保雞丁,眾人胃口大開,又光盤了,這時,服務員又端來那盆子插著“嗡嗡嗡”三個字的屎,於是眾人又嘔吐,反覆幾次之後,人們深深的記住了“嗡嗡嗡”三個字,以及他們嘔吐的感覺。

巴甫洛夫實驗算是半個廣告的鼻祖

在那個搖鈴實驗當中,可憐的小狗把鈴聲與他的美食建立起了一種強烈的心裡關聯,以至於聽到鈴聲的時候,就彷彿要看到了他的大骨頭,於是流下了快樂的口水。可以說這種現象,正是百餘年來,廣告所最求的一種終極目標。

這個世界上,有一半的廣告,目標就是形成巴甫洛夫的效應,把消費者當成被試者,通過廣告視頻、廣告圖片或者廣告文字的反覆關聯,讓消費者可以將廣告的主角——一種被銷售的物品與消費者的一種需求、一種感情、一個夢想相關聯。當鑽戒等同於鑑定穩固的婚姻,汽車等同於自由如風的生活,服裝等同於潮流時尚的品味的時候,廣告的目標就實現了。

那另一半的廣告在幹什麼?另一半的廣告中,有一部分是像google、baidu裡面的那樣,也就是針對於那些已經有明確需求的消費者,提供給他們所需的信息。從古到今,牆上貼著的告示、電話時代的黃頁,互聯網的搜索引擎都是這樣。

本質上來說,很多時候,人們購買一件產品,並不是為了這件東西。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精力,當女孩看上一款包,或者男孩看上一款車,他們會不斷地追逐這類產品的信息,而在腦海裡面構築起這些信息的集合,信息收集的越多,越想要。但一旦出手買到,興奮感就會急速的消失,那件東西就像是掉在地上的白玫瑰或者牆上的蚊子血一樣。所以,大多數時候,人們購買的只是腦海中的那個印象,那個感覺,滿足的也是獲得那種感覺的一種衝動。

可以說巴甫洛夫效應是一種主動廣告,希望在人腦海中,塑造一個虛擬的形象,將這個形象與一種情感相關聯,讓人們可以通過一種通感來喚醒購物的慾望。而像搜索引擎那種呈現,應該可以稱之為被動廣告,在人們想買的時候,去查一下,能夠找到更詳細的信息。

廣告狂人還是廣告誆人?

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葉茂中面對陳罡以及馬蜂窩的高管們,在白板上寫下廣告語:旅遊之前,先上馬蜂窩。這個提案提出花了15分鐘,又過了5分鐘,提案通過。

這就是我們在世界盃上看到的那隻“嗡嗡嗡”,這則廣告是否成功?

首先在沒有刻意的情況下,世界盃期間頻繁播放的廣告——boss直聘、馬蜂窩、知乎、轉轉、蒙牛、WEY等,我都記住了,“嗡嗡嗡”並沒有突出多少,而那句旅遊之前,線上馬蜂窩,算是意圖明確,想要在消費者行為的源頭進行堵截,你們旅遊不都是去攜程、去哪兒嗎,這回先上馬蜂窩吧。

在如此大的廣告投放規模上,這句話,我相信,換一百句,能被記住九十九句。比如馬蜂窩,旅遊首站;旅遊先找馬蜂窩;要旅遊,上馬蜂窩等等了,還記得那個逆向巴甫洛夫實驗麼,不在乎那盆屎上面插的是什麼,只要你反覆的把屎端上來,人們必然會記得。

同時也有提到說APP下載量上面,能夠直觀反映出馬蜂窩廣告的成功,在這裡就呵呵了。這麼大資金的廣告投放,不管是創意公司還是投放的代理公司,或者是負責市場部的總監經理們,都知道一個道理,如果不想被炒魷魚,這個投放一定要好,怎麼證明投放效果好呢?APP store上面下載多啊,新用戶多啊,於是默默的拿起了電話,打給了幾家神秘的公司,能不能刷點下載量?

我無資格否定葉大師的創意能力,但不知道那一聲知乎的嘶吼,在世界盃期間能有什麼作用。如果知乎能告訴大家球迷看球聊球想懂球可以來知乎,可能效果更好吧。而葉大師在採訪中解釋到——這一屆世界盃開始前,有人提出是否在馬蜂窩、知乎的廣告片中加入“足球”元素,呼應世界盃的主題,被葉茂中否決,“世界盃期間,幾乎90%廣告都會往足球上靠,那樣反而沒新鮮感,讓人記不住”。最終,兩則世界盃廣告的背景,都是純色的畫面。

這個逆向思維特別好,也特別逆向巴甫洛夫,如果跟世界盃有關,就好比在人們吃飯上菜的時候,再配一段表演,也許無法出位,無法被人記住。所以乾脆,放棄跟世界盃相關吧,在吃飯的時候上一盆屎,這下你們都能記住了吧?

在下載量虛到可以造假的情況之下,拿什麼來衡量所謂的好的廣告效果?如果把謊話重複一千遍,能否被認定為真理?一萬遍呢?一百萬遍呢?在這麼大的投放量面前,被記住顯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真的這樣的記憶就是有效的麼,人們會願意吃那盆屎上面的“嗡嗡嗡”麼?

葉大師的成功與倖存者偏差

在那篇文章中,有兩個片段

——春蘭空調的老總提出的市場目標是:“以後中國的空調這盤棋要由春蘭下,春蘭要做市場老大。”葉茂中提出了“一杆打進6個檯球”的創意。1990年前後,中國盛行一股“檯球風”,“那時大家都知道,一杆打進兩個球非常難。要是一杆能打進六個檯球是不是就更牛了?做成廣告,太有記憶點了。”葉茂中說。

——他(葉)的公司服務的第一家客戶是“小雨點飲料”。那時,小雨點飲料剛進軍北京,急需打開市場。他為其策劃了“尋找小雨點”的創意。他編了一個這樣的尋人啟事,多家媒體刊登、播出:黑龍江有一對年輕父母,趕到北京來,緊急尋找一個身高19釐米、穿紅色衣服、戴一頂小紅帽的小雨點。提供線索者,他們將用東北人特有的方式感謝。尋人啟事鬧得滿城風雨時,葉茂中揭開謎底:“小雨點”是一款飲料,近期已經在北京上市,凡是打通電話詢問詳情的民眾,公司將以贈飲的方式拜謝。這款廣告成為葉茂中此後策劃生涯的一個縮影:最初階段的客戶多是與他一樣在摸索、成長的鄉鎮、民營企業。他們在野蠻生長的階段,需要某些溢出常規的創意引人關注,而葉茂中則契合了他們的需求。

春蘭空調今安在,小雨點又何處尋?

當然,企業的興亡,並不百分之百關聯於市場策略,更別說某一時刻的廣告投放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批廣告人,葉茂中無疑是成功的,在他的手中,似乎沒有失敗的案例,在他的名頭之下,是一連串眾人皆知的廣告策劃案例,甚至在互聯網時代,葉大師也意識到 “做廣告是洞察人性,無論時代怎麼變,人性不變”。在趕集網、人人車,知乎、馬蜂窩上屢屢斬獲大單。

可以想象一個有趣的實驗,在世界盃期間,你選擇1000個人,在每一場比賽之前,告訴他們一半A隊會贏,告訴他們一半B隊會贏,那麼到最後,大概有十幾個人會根據你的指示買彩票之後獲得連續的成功,變成富翁。他們就是倖存者,這個實驗也叫做倖存者偏差。也就是隻要你做過足夠多的廣告案子,而且他們投放量也足夠的情況下,總會有一些被人們認知,而且人們也只會認知到這些。

逆向巴甫洛夫 葉茂中給世界盃觀眾洗腦了麼?

無疑,葉大師是幸運的,作為第一代本土廣告人,他有足夠大的實驗場;葉大師也是勤奮的,在這個實驗場上,他做了足夠多的廣告案例;葉大師也是“成功”的,他收穫了眾多的成功案例。

葉大師的互聯網時代的代表作,趕集網的小毛驢被58的大冪冪趕走了,黃渤比出來的人人車也快被滴滴收入囊中,不知道未來的馬蜂窩和知乎會走向何方?

廣告並無雅俗,情感天下共通

那片採訪中的最後寫道——7月2日,世界盃直播期間那些“洗腦”廣告依舊如火如荼地播放。那天下午葉茂中靠在沙發上,面對牆上自己畫的水墨荷花,自嘲道,“我覺得我的生活還是比較藝術化的,甚至是高雅的,怎麼一出手就幹(這些俗廣告),說明我是真的懂市場,知道俗人喜歡什麼。”

市場?俗人?

葉大師可能沒有搞清楚一件事,他並不知道俗人想要什麼,俗人也有俗人的生活和品味。他只知道,所有人不想要什麼,他一直在做逆向的巴甫洛夫,把屎盆子端上餐桌,可能就是他所謂的洞悉人性。沒錯,這樣不管是對俗人,還是對高雅的人,都很有用,因為人們討厭垃圾,討厭屎的感情是共通的。

廣告作為一種商業工具,本無雅俗,也無高下,更沒有人能真正定義廣告該如何去做。但作為大眾傳媒當中的一部分,廣告應該承擔起這個社會文化傳播的一部分作用,用創意去激發人們心中的美好、正義、勇敢、幸福、快樂、自由等等,這些人類心中共通的正向感受,將好的產品,連接到這些感受上,讓人們在購買產品或者享受服務的時候,是一種享受大餐的美妙,而不是躲避屎盆子的厭惡。

最後,在一些高價值的產品中,諸如奢侈品、時尚品、珠寶、汽車上,似乎看不到葉大師的身影,在這些需要人們美好感情的產品上,葉大師的逆向巴甫洛夫可以休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