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到「移情」 世界盃品牌營銷就不用做了

移情一詞來源於精神分析學,是說做心理諮詢的人,把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情感投射到自己的諮詢師身上。當然今天不是要討論精神問題,只是借這個詞,來聊聊品牌營銷事情。

做不到“移情” 世界盃品牌營銷就不用做了

做品牌怎麼做?品牌其實就像一個人,品牌的名字就好像是一個人的名字,比如C羅。做品牌營銷就是要在人們的腦海中,建立一個C羅的形象,讓人提起C羅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出他的“帥氣的臉龐和壯碩的身軀”,就好比提起奔馳,就會想到車的樣子。

但這遠遠不夠,除了外形等物質條件,做品牌最大的目標,是要解決一種精神層面的聯想,就是提到C羅的時候,人們聯想到的一些概念到底是什麼。足球天才?還是霸道總裁?天賦球員?還是自律領袖?將門之後?還是平民英雄?當然這些概念只是一些手段,在這些手段之後,每一個概念都是一個故事,故事裡面是人們所能理解的文化,文化當中包含了一種情緒。

簡單來說,就是提起C羅之後,能夠引起什麼樣的情緒?如果引起了正向的情緒,也就是人類所公認的一些正向價值觀,比如拼搏、努力、領袖等等,那麼這個品牌就樹立成功了。如果引起了一些情緒上的不適反應,比如懶惰、暴戾等等,那麼這個品牌就失敗了。

做不到“移情” 世界盃品牌營銷就不用做了

這是品牌經營中,最核心的也是最終極的目標,一個品牌能夠引起人們什麼心裡情緒。

品牌名——>概念詞——>故事——>文化——>情緒。應該是這樣一個漸進的路線,最終達到所謂的品牌好感,如果一個品牌引起消費者好的情緒,那就是好感,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就會傾向於這個品牌。

還記得在《盜夢空間》中要想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有多難麼?其實品牌營銷就是在做《盜夢空間》中小李乾的事情。一旦一個人形成一個想法,就很難去改變它。可以說想法來了如山倒,想法改變如抽絲。如果說品牌營銷的核心是引起情緒的共鳴,那麼他的最大敵人,就是人們的“固見”,是人們已有的心裡認知。

就如小李所作的,如果你直接跟一個人說什麼,比如人們對寶馬的品牌認知是操控,你非要改變他的想法,告訴他寶馬實際上的精髓是在他的安全上,這樣不是不可以,但並不是說你在他耳邊唸叨一千遍、一萬遍,寶馬安全就能解決的事情。

就像世界盃期間,很多垃圾廣告,什麼“boss直腸、油辛二手車、馬糞坑”等等,他們做的就是在你耳邊唸叨,我好——我好——我好,上我——上我——上我。你去看看那些酒店門口塞得小廣告就知道,這種方法連外圍都不用,人家也會玩點花樣cosplay什麼的,你說的天花亂墜誰信啊,送他們一句莫文蔚的歌詞“不僅白白惹人討厭讓人嫌你羅嗦恨不得沒跟你認識過”。

做不到“移情” 世界盃品牌營銷就不用做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如果你想說服一個人,直接上經常不管用,比如你說他這個不好、那個不對,應該怎樣怎樣的。想想,生活中誰會這麼跟我們說話,沒錯,基本就是我們的爸媽,他們在旁邊唸叨,我們也都很煩,而且還會引起逆反心理,如果是朋友還可以忍忍,如果是一個陌生人這麼說,一定會捱揍的。

囉嗦這麼多,到底該怎麼做?——“移情”

這個我們老祖宗早就說過,正面的叫做圍魏救趙,反面叫做指桑罵槐,生活裡我們叫做委婉。簡單的說,就是找一個對方感興趣的事情,結合到自己想說的話題,把對方在那件感興趣的事情上的情感,轉移到自己的目標話題上。

比如還是想把寶馬說成安全這件事,那就去找一個目標用戶覺得安全的情況、場景、活動,然後藉助這種來去把寶馬放進去,用戶會因為其他而注意到寶馬的安全。就如這次世界盃的廣告上,人們對世界盃的感受是激情、心跳、拼搏、競爭等等,做廣告的企業一定要從這裡面找情緒,轉移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用自己的情緒扔到世界盃裡,who cares你?

在品牌營銷中,很容易陷入自說自話的窠臼,總是在想我想表達什麼,我想傳遞什麼,我想把消費者的印象改變成什麼。然而品牌營銷永遠不是硬碰硬的硬橋鐵馬的拳拳到肉,而是借力打力的太極八卦,不站在自己的圈子裡,而是走進到消費者的圈子裡,用消費者熟悉的話題,影響他們的情緒。

比如世界盃上,啤酒的營銷永遠是最好的,首先因為他們貼切,另一方面他們太熟悉體育營銷了,很清楚要從用戶的情緒入手,而不是去說我的啤酒好喝,喝我、喝我、喝我。長城做的也不錯,是因為選人選對了,將人們對C羅的情緒,轉移到自己的產品身上。蒙牛比較倒黴,梅西表現不好,人們覺得梅西是個軟腳漢子,蒙牛你廣告說的再強,也強不起來。

做不到“移情” 世界盃品牌營銷就不用做了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比如蒙牛這個,沒有人會因為想變得跟梅西一樣,而去買蒙牛喝,在當代社會,不會有人傻到認為喝了蒙牛就會變成梅西。品牌營銷的代言人策略中重要的那是那個“移情”,把消費者對代言人的感受,轉移到品牌身上,而產生了好感。最差的代言人廣告,就是那種用了我的東西,你就成為誰誰誰一樣。你就是能成為超人,消費者也不一定買賬。

拜託那些品牌主,別再做上我,上我,上我的廣告了,咱們講點感情,用一些消費者感興趣的東西,轉移過來一些正向的情緒吧。做不到移情,就別做品牌營銷了,錢白花,砸出個水花,看個熱鬧,聽個響,便宜了代理和渠道,真正損害的還是自己和消費者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