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微信是个好东西,千里情谊一线牵。特别是有了群聊之后,亲友、家人、工作群层出不穷,更有家长群迅速崛起,从此,哪家崽子忘带了作业本、哪位老师能让孩子听话、哪个补课班效果奇佳等等,都成了家长群里独特的"语言"。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而最近,因着芒果台新上的一档节目《少年说》,一群小孩低、中、高音乃至破音的喊话小视频成功打入了家长群,并以师生家长们口耳相传的受拥护度成了各地学校、老师们力荐的新版"活辞典",让诸多教师、家长勤勤恳恳地为它卖着安利。

特别是小编有个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在她的摇旗呐喊下,她们学校群和班级群现在每天的画风是这样的↓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而在给小编卖这份安利时,她措辞间甚至还有点小骄傲:"我们教职工群里,大家都在抢首发。"

就连朋友圈也为此沦陷↓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架不住这份热情,小编迅速跟上潮流看了这个节目。果然,这个以中小学生为主角的真人秀真的很符合广大家长们的胃口!其中,第一期节目里"别人家的小孩"这个梗,在播出五天后依然风头甚猛,甚至还促成了不少10w+文章,以下这篇就是被抄送到各个家长群的代表之一: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当然,如果只是把当做老师、家长们的圈地自嗨就大错特错了。在微博上的《少年说》单条喊话视频超过了77万次的观看量,芒果tv上播放数更高达604.5万,而这还是经过多次分流后的数据。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大概在网上搜集过一些观后感,小编总结出了这样的规律:

【这节目真的很好哭、也很好笑】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少年说》获各地学校、老师力荐,成家校沟通“活字典”

的确,对于每一位观众而言,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对于《少年说》里少年们的喊话,任何诸如"感同身受"、"触动甚深"的形容都不如"熟悉"一词来的贴切。

也正是因为这种只有经历过才能get的熟悉感,才使得《少》仅播出四期就勾起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回忆和共鸣,成了各地学校、老师力荐的家校沟通"活字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