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的艺术作品是雅俗共赏还是知音难寻?

张晓家


我以为,在这里,首先应该厘清一个什么是顶尖作品的概念问题。当然,可能每一个人心中对顶尖作品的认知不同,看法不同。因为顶尖的作品太多,有的雅俗共赏,有的难以理喻,不好理解,所以就会有知音难觅之特点。


所谓顶尖的艺术作品,必然有它的时代性与艺术家的观念及生命认知,还应考虑它环境的因素与所处时代的政治大背景。就如姜文的电影,是给懂得人看得,是站在未来的立场看现在的,而不是站在现在的立场看民国的,所以他的“民国三部曲”,就显得曲高和寡,致使大部分观众把它当热闹看,而无法懂得他的表达。但是,如果能对整个现时代的大背景及暗黑予以理解,自然就会洞悉他电影的生命内涵。


而顶尖作品,既是表达观念的,也是表现生命的,更是彰显灵魂的。顶尖的作品,一般包涵着人的部分,你能从作品中看到大大的“人”字,在画面熠熠闪光。但顶尖的作品,不一定是曲高和寡的,就如波奇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春》,或者拉斐尔“圣母子系列”,或其他优秀画家的作品,都有着雅俗共赏的成份在里面,只要你懂一些画的背景,你就能明白画家所要说的“话”。但有些画是曲高和寡的,就如超现实主义、未来派、立体派或其他具有观念性画家的作品,都是站在另外一个时空表现画面主题的,因之这些作品的画意惹人猜量,需要费许多心力去研究探讨,或许都无法理解其画面的含义。或许画家说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却不一定准确。因为艺术家在某些技巧性的方面,自是有着自己的独特认知与语言表述,但在一些观念性问题上,不一定能完整的概述出他自己的需要。就如达利的画,对梦境或者说对灵魂深处那难以释怀记忆的描述,让人费解。又如米罗,他以点线面交织的具有理性感觉的极端抽象,是没法解释的,也没有必要解释的。



昊愚堂夜画


确实没有固定的统一答案。

就如《楚辞》中的宋玉对楚王问,虽然有些神乎其神、玄乎其玄,但确有深意: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徵,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这种曲高和寡的现象,就足以说明顶尖的音乐艺术作品愈发晦涩难懂,也就难觅知音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一个官员和一名樵夫,之所以留下了千古佳话,就是因了音乐的关系,伯牙抚琴,子期激赏,为我们后世留下了高山流水的高妙组合,可谓是琴瑟和鸣、鸾珮铮淙。伯牙摔琴谢知音,也让我们感到知音难再的巨大缺憾和无奈。

但终归是传说。而且古人借曲风抒情怀也很常见,尤其是孤高绝傲之时,更是希求得到响应和回声,但难点也同时出现,就是一般同侪很难听懂其中深意,尽管有的故作高深在摇头晃脑、得意忘形,其实并不能说出其中的奥义和佳妙——正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但现在和古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都讲求快节奏、大分贝、紧频率,近似于快餐的佐料式击赏,人们忙于无形的东奔西走、衣食住行,也不再能静下心来听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了,那就只好退而求其次,搞一些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门类派别来愉悦受众,正在其时也。

个人以为,最好的艺术作品不再应该曲高和寡、独处高丘,而是要真的做到雅、俗共赏,就如我们特别熟悉和钟爱的梁祝一样,走进千家万户,走进百姓心中。

惟大雅共大俗,方能深入内心,进而殊途同归、走向巅峰。


龙吟148119260




何谓顶尖的艺术作品?我以为是不大好确定的。在这一群人看来是顶尖作品,而在另一群人看来就不一定是。但可能会被公认为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梵高的《向日葵》,提香的《三美神》,拉斐尔的《侧卧的维纳斯》。等等。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山之作扛鼎之作,无论从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都可称之为“伟大”,也可说是顶尖艺术作品。但这幅作品虽然不是“知音难觅”,但懂它的人并不多,雅俗共赏便谈不上了。

梵高《向日葵》


梵高的《向日葵》在世界画坛有着很高的地位,画面鲜丽,色调饱满。但很多人其实看不出这幅画究竟有多“好”。有些人就说,这画还不如我们中国前辈画家画的葵花好呢!

提香的《三美神》从问世至今,几百年来享誉世界。这幅画可以说是雅俗共赏了。

如果说这幅画是雅俗共赏,应该没有争议吧。

我理解,一幅名画要想“雅俗共赏”,还是取决于画本身。这画应该是亦雅亦俗。有高雅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世俗或者说是“大众化”。


谁怜一灯影


艺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模式和规律,风格也不仅相同。总体来讲,大多数艺术品并非容易理解,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但如果过于走向极端,也容易曲高和寡,知音难觅。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讲,我觉得真正优秀的大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应该具有丰富地表现力,既能让外行看出热闹,也能让内行看出门道。不过,这是很难做到的。

前些年听相声时,觉得郭德纲的套台词,很适合用在艺术品上:俗,要俗得那么雅;雅,要雅的那么俗。寥寥数语,却多少有些辩证法的意味。雅俗共赏,也应该是这个时代所提倡的艺术品位。

艺术品,是创作者审美意识的直接体现。从这一点来讲,如果艺术家意味追求剑走偏锋,甚至是故弄玄虚,鼓捣出一些连自己都解释不清的“杰作”,也不是那么合适。艺术的殿堂,不应该让绝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之前看过日野之彦的几幅油画,不仅没有获得精神享受,反而弄得内心十分压抑。或许,这样的作品应该是知音难觅吧:

相反,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创作,应该能起到引导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效果。以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创作为例,其追寻的就是思想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下,即便是宗教题材的绘画和雕塑,也被赋予了人性的光辉。人文主义通过艺术得到了有力地宣扬和普及,进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比如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维纳斯的诞生》,讲述的虽然是神话故事,但却完全是以人的形象来展示的。这样的绘画作品,显然更具有人性的关辉,让人看起来更为舒展。至于更深层次的内涵,自然是少数人才能读懂的。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只有通过艺术才能引领潮流。相反,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化的创作行为,不可能人人都创作、人人都鉴赏。只是,艺术家应该尽量避免曲高和寡,或者说,既能让普通欣赏者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让专业人士品味到其中的精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艺术的价值。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点粗浅见解,是以一个门外汉的角度做出的分析。如有不足,敬请指正。


碣石樵子


反对题主所说的“没有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是有的,绝大部分其实是知音难寻的状态。即使有所谓雅俗共赏的存在,也只是在俗人中达到能被接受的程度而已,但受欢迎程度仍然无法和大俗作品抗衡。

即使没有艺术造诣,普通人接受的教育已经足够认识到大量的顶尖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但是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主动去看雨果莎士比亚的书,读尼采黑格尔的思想,欣赏梵高的画和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大量被艺术界奉为“顶尖”艺术品的东西,在大部分人的生活中几乎连接触的可能性都没有——但更多地不是人们不认识,而是不愿意主动去接受。看看漫画,网文,听听流行歌,比这些东西轻松愉快多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普通人中一直存在一些不太好的观念,致力于颠覆千百年来艺术所传承的人类智慧。比如“艺术没有好坏之分”,那是不是我往琴上踩一脚就和贝多芬没有好坏之分了?包括下面有些答案也透露着这样的想法。

但回过头来说,雅俗共赏的作品也是少量存在的。比如《百年孤独》这类幽默风趣的小说就很容易被没有文学造诣的普通读者接受。

但为什么我们要分雅俗呢?因为艺术工作者在长期的艺术学习中,审美体验的进步速度是高于没有学过的普通人的。 也许普通人都不会喜欢听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但我们当代的许多音乐作品正受着他的影响,没有他自然也没有现在这些作品。若是把一切都交给民粹主义,人民喜欢的就是好的,那只会得到焚书坑儒的结果——别忘记建国60年代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兔老板


这个不一定吧,顶尖的艺术品有雅俗共赏的,也有知音难觅的,不能太绝对。历史上有一个规律就是,最顶尖的艺术品一般在他刚出来时往往知音难觅,但这种知音难觅会逐渐的因条件的不同,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顶尖的艺术品到了一定的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得到高人的赏识,能人的推荐,最后得到大众的认可,从知音难觅走向雅俗共赏。 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只举一个就是黄宾虹。

黄宾虹被李可染先生誉为山水画300年来唯一人而已。他在世的时候,真正知道其价值的很少,完全可以说是知音难觅。 虽然有像傅雷这样在当时就很有影响力的大文豪,就一直在挺他,说他的画非常好,但是响应的人并不多。他作为传统中国画的最有力的继承者,在82岁的时候才由傅雷专门筹集资金,为他办了人生的第一个画展。


我们都不知道当年的黄宾虹有多寂寞。据说在北京时有朋友去拜访,他拿出画作给来的人看,没想到人家看后说他的画黑乎乎的不好看,不要他的画。可能这样的人到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吧,可当时他的画一般人就是完全不懂。 当然黄宾虹自己倒是很自信。他曾给学生说五十年后把我画拿出来装裱一下,估计那时候有人能看懂。他把希望寄托于时间,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会给他的作品一个肯定的说法。 果然,黄宾虹在上世纪末引发了人们的关注,相隔的时间也就是50年左右。当年黄宾虹的作品是知音难觅,而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有太多人知道黄宾虹的作品,所以他的作品不再是知音难觅,变成了雅俗共赏了。他的一幅画拍卖了三个多亿,成了众人皆知雅俗共赏的明星画家。

搞艺术的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不能老是想着成名成家,尤其是在当今浮躁的社会,更是要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的学习、研究、思考、创作,不要去讨好市场,更不要去迎合大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样你才有可能创作出顶尖的艺术作品!


高培书画琴


艺术作品有高下之分,但并不取决于鉴赏过程的难易。我的看法是:

雅俗共赏是理想,知音难觅是必然。

在中国,由于某个历史阶段为了取悦于民,片面强调朴素浅近的文艺观,并刻意编造出诸如白居易给老婆婆读诗这样的假鸡汤,造成几乎全民认为优秀作品一定是深入浅出、老少咸宜的。在这种偏颇的文艺观的影响下,人们尊李白而抑杜甫,重香山而轻义山,称颂《静夜思》而忽视《锦瑟》,这是非常糟糕的。

在古代中国,居于文学金字塔尖的一向是诗歌散文,从文体难易程度来说,诗歌散文肯定难过发轫于市井文学的小说。现在虽然把四大名著提升到无可比拟的高度,但这只是一种文化自信的郑智需要,不代表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人真能跟王维、李白、杜甫等量齐观。事实上若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众多民国大师的实践,没有西方文学作品与观念的进入,小说这种文体到今天依然是下里巴人的民间文学,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成为第一文体。

小说在今天能成为最重要文体,固然有它自身的优势,其反映社会面貌、时代气象、人物命运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文体所无法比拟的,但要客观、真实和艺术地表达出这些东西,就必须依靠科学、先进的艺术手法和思想观念,在这方面,传统评书演义和章回小说显然不能胜任。传统小说起源于民间故事市井传说,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现实与历史认知起点都太低,就以四大名著为例,三国以事件带动人物,对人物的刻画流于脸谱化,从始至终性格没有任何发展变化;水浒人物形象倒是生动了,但作为长篇小说,用的都是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散点透视,缺乏全局部署,整部小说更像是由无数个中篇组成的小说集;西游为了拼凑起八十一难,永远在重复打怪升级。这些弊病是历史的局限,也是缺乏交流、融合、学习、借鉴的中国古典小说无法绕过的硬伤,因而,把古典小说拔得过高,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短视行为。

五四时打开国门之后,中国作家们接触到了司汤达福楼拜巴尔扎克雨果,认识到了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了解到了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不夸张地说,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下子开了眼,才发觉自己与别人差距是多大,才知道什么才叫小说。简略地说,小说根本不是讲故事,而是在常人看不到说不出之处,开启一场既真实又陌生的人生,每个读者都可以把自己当成书中人物,跟着角色去认知社会,了解历史,与他们同甘苦共命运,并由此烛照到自己的灵魂。

现代作家们对西方的学习是深入有效的,鲁迅对于封建礼教和国民劣根性批判的力度与深度,是任何一本古典小说戏曲都无法相比的,沈从文对于具有超越时代、郑智和阶级的人性中永恒的东西的诗化描写使得他的作品永不过时,萧红以女性洞幽悉隐的敏锐触觉感受到了历史变革期的女性心理历程与命运转折(小城三月)……这些东西,都是古典小说所未能呈现的。

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如果说中国古典小说是太极八卦,那么中国现代小说就是散打,西方小说则是自由搏击。与现代小说相比,古典小说招式酷炫却打不到人,多数沦于茶余饭后的消遣品,好看,但营养不够。其实在《老残游记》之后,在民国时期,依然有大量章回小说诞生,其故事情节和叙述技巧未必低于同类古典小说,却通通淹没在历史洪流中,被人们彻底遗忘。

雅俗共赏大概是绝大多数作家艺术家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虽然限于人类先天智商、后天学习的差异,这种状态只能是一个相对值,然而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且不仅限于军事科技,文学艺术也同样如是,尤其是对于自身发展不健全、不完善的中国小说。所以小说的走向会越来越远离故事情节的传奇和曲折,而更趋向于对现实生活、生存命运、精神境遇的关注、梳理和探索,会越来越趋向于内宇宙的探幽发微,其艺术手段也会越来越精微细致和多样化,如果大众的文艺鉴赏力一直停留在农业时代,文学艺术变得高深莫测、知音难觅是可以预见的。


瘞花秀士


这个问题是关于艺术具体的社会功能之问题,也是“艺术之无用”和“艺术之有用”的问题,其实二者之间本就相辅相成并且相互影响呢。

昏鸦说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地艺术表现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完全客观公正地讲我们民族的艺术是高度世俗化的艺术。在这点上我们的观念和约定俗成的概念一直以来几乎都没曾改变过。




首先艺术本身没有所谓顶尖一说,各自主张和侧重有所不同罢了。中国画讲能、妙、神、逸四品,说白话了就是各有所用,难度和层次不同而已。西方艺术从最初脱离宗教和世俗转向更高的精神和思想境界的追求也是体现了艺术不同的社会功用罢了。

西方艺术之纯艺术部分在文艺复兴后得到了释放,主张人文思想,强调批判和变革。我们的文人画从唐代宗教画、院体画和工匠画中逐渐脱离出来,形成了士大夫追求精神情怀,借物抒怀地集诗书画印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雅俗共赏的世俗化艺术形式和衣食住行等现实需要的艺术应用部分逐渐和纯艺术脱离,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不同倾向性。

雅俗共赏的艺术就是世俗化艺术,现实中能够体现出一定“用处”的艺术都是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类似于能带来浅显愉悦和一定美感的都是世俗化艺术的基本特征。世俗化艺术在特定条件下升华为精英艺术的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反之精英艺术泛化为世俗艺术的也比比皆是。


纯粹艺术并不能完全和价值划等号,同样世俗艺术也不同于恶俗艺术,两者之间在艺术史上也是相互作用和共同促进的关系。

当代艺术的倾向和特点也是纯艺术和艺术应用相互交融,艺术和生活的边界趋向模糊和混沌,这是个艺术审美与艺术思想高度多元化的时代。

综上所述,高山流水终有知音,雅俗共赏难堪不遇。艺术受众的多寡并不能完全说明价值本身,艺术有着各种评判标准和历史检验,任何雅俗共赏都代表不同的人群和受众。艺术是无用之大用,亦是现实可用之用。

我所认同的只能代表自己,只有不置可否没有对错是否,这就是目前的客观现实。

好了,昏鸦该归巢了,喜欢艺术的朋友们请别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疾飞昏鸦


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顶尖的艺术作品应该是知音难觅。时下,普通人是接触不到顶尖的艺术品的,就是看到了,也很难从艺术品的本身找到欣赏的切入点,因为有好多人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是看看热闹罢了。



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大众服务,时下做得还有欠缺。审美,需要普及,但要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普及。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也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之上。



我的观点是,时下的艺术品的创作,切入点还是要针对普通民众,艺术家要多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让普通人能看得懂,能欣赏得了,只有这样,艺术品的审美才能逐渐得到普及,普通民众才能接受。



艺术品的创作,一定要把握好前进的方向,一味地追求“新”"奇"、"怪的东西,普通人不但不支持,而且还会生厌。



艺术品创作的立足点,应该面向普通民众而不是面向少数人!如果艺术家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将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说明:图片源于网络。


中州耕牛堂主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大概和艺术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也一样没有统一的答案。对此,儒客非儒客如是说:

1.依题主所言,所谓艺术作品大概包括:文学类(主要有诗歌、散文、小说、剧作、杂文等)、美术类(主要有绘画、雕塑、书法、雕刻、建筑、园林等)、音乐类(主要有作曲、器乐、声乐等)、器物类(主要有陶瓷器、家具、杂项等)、表演类(主要有影视、戏剧、曲艺等),当然这些艺术作品也会相互交叉、相互融入、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所谓顶级艺术作品大概是指上述载体中具有以下要素的:一是代表所属时代的精神或典型特点,二是具有超越时空的审美品位,三是稀缺的创造能力或思想价值。

2.能够达到顶级艺术作品的,其创作者一定是最为稀缺的不世之才,其鉴赏者至少是在知识认识方面要能望其项背的。也就是说,顶级艺术作品即使不是知音难觅,至少也是小众的。雅俗共赏往往是小众引导了大众的结果。马未都认为:最初等级的艺术是艳俗,再高是娇情的,最高是病态的。对此,儒客非儒客基本认同。

3.据民调,五十本最难读的名著中,《红楼梦》名列榜首,《百年孤独》、《追忆似流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等均上榜。儒客非儒客是中文系毕业的,年轻热捧卡夫卡,但真正能读懂一点却是人到中年之后。不信?您看能听懂贝多芬、莫扎特、李斯特、肖邦交响交乐的有多少?能看懂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的又有多少?

4.如果您认为赵本山是大俗即大雅,金庸秒杀鲁迅,阿凡达是视觉盛晏之冠,汪国真是伟大的诗人,儒客非儒客也没办法。罗卜青菜,各有所爱。

5.艺术家是天赋十训练的结果,艺术鉴赏者同样也需要热爱十训练。艺术是有门槛的,越高级门槛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