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端午”——龙韵二胡与您共度端阳

七律· 祭屈原

---鸿雁传书

一曲离骚千古唱,江边泪洒寄忠良。

青丝彩线轻缠绕,五色蛟龙猛鼓昂。

门上家家插艾草,闺楼户户挂馨香。

英名不朽国人颂,辞赋悲歌垂世芳。

记得小时候;每当端午节至,家人都会忙着挂菖蒲、包粽子、喝雄黄,驱五毒、采草药、吃大蒜等,内容可谓丰富多样。

相传明末时,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张献忠五次入川,在剑阁活动频繁。一日晚上,张献忠在剑阁木马驿附近的冷家窝受伤,多亏一孤苦老妇搭救,吃住在她家。老妇每日上山为张献忠采药治伤。伤愈后,张献忠说,他以后一定要把那些害人的财主斩尽杀绝,不让他们再欺压百姓。老妇问他怎么分清穷人和财主。张献忠说,要真是那样,你老人家可在门上挂片菖蒲叶。

端午节前夕,张献忠带领起义军入川,攻克箭门关后,传令凡门上挂有菖蒲叶的人家,不得侵扰。因为老妇只把这个秘密告诉给了穷人,所以起义军入城后杀了很多财主,而穷人都平安无事。从此,端午节挂菖蒲就成为一种习俗。

“粽情端午”——龙韵二胡与您共度端阳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种传统风俗。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其次则是准备粽子里面的馅料,将馅料置于粽叶中,粽子则完成了。

“粽情端午”——龙韵二胡与您共度端阳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被人们认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间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端午节驱“五毒”,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防病。

“粽情端午”——龙韵二胡与您共度端阳

胡友们家乡的端午节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呢?期待分享哦~~

注明: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