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是中国脸书 可现在连90后都开始嫌弃 人人网为何迅速衰落

对于80后、90初的朋友来说,人人网肯定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随之互联网浪潮的快速替换,大们的人人网逐渐"荒芜"。近日人人网的CEO陈一舟发文,回顾了13年之久人人网的全部历程,有里程碑也同样有辛酸。

号称是中国脸书 可现在连90后都开始嫌弃 人人网为何迅速衰落

过去,头顶"中国的Facebook"光环上市的人人,市值却已从最高时的70亿美金跌到10亿。现在的人人网,能否说是在做垂死挣扎?是什么让人人网不但没成为中国的 Facebook 反而日渐衰落?人人网到底做错了什么?

定位失误,人人网只是用户的匆匆过客

人人网的前身是校内网,一开始的校内网做的是细分的市场,目标用户是校内的学生,以大学生为主。但是这个的时候产品没有延伸的可能,学生会毕业、会走向社会、工作后会需要新的平台,而新的平台就意味着离开。

号称是中国脸书 可现在连90后都开始嫌弃 人人网为何迅速衰落

校内网显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为了拥有更广阔的用户市场,改名人人网。但可惜的是人人网没能成为QQ或者微信这样的强社交平台,最终弱社交属性的平台是很难做大的。

三个致命伤一个比一个严重

原本"寻人"的功能没能继续挖掘,这实际上是个很特殊又很有趣的特色功能,我们除了寻人,还可以以此整理出一个个巨大的社交关系图谱,对毕业后工作的人特别有用——读书时的人脉有时真的可以为你赢来很多机会,这是亚洲式的哲学。校内网缺仅仅把它定义为一个非常简单的分类搜索功能,这也导致我们毕业后再也没有上校内网的意愿了。

号称是中国脸书 可现在连90后都开始嫌弃 人人网为何迅速衰落

缺乏社群特色活动推送,导致跟普通的微博毫无区别,无法产生"你我于同一所学校"或者"你我于同一社团"的感受。就像Facebook,他们的学校组、企业组、活动组都会有较大差异化的功能,而校内网在这方面是粗放的,纯粹只是一条标签而已。

有维持好毕业人士的粘度,其实用户转会微信又如何?我依然可以通过社群的管理,把毕业班群转变成专业资源共享群,那我还是可以依靠技术性黏住用户。而且毕业班这个标签是有象征意义的,可以把与其他专业网线合作变成实体的产品。

转型失败立刻被遗弃

2009年7月,陈一舟不满足于只是一个针对学生的社交网站,将校内网改名人人网,并且用户群体开始针对更多的大众群体。如果清楚人人网历史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人人网的一次涅磐重生,「人人网」三个字应该是陈一舟多年来的痛。

号称是中国脸书 可现在连90后都开始嫌弃 人人网为何迅速衰落

校内到人人的转型从开始就注定失败。转型的思路和 Facebook 转型一样很清晰,就是有些人毕业走出学校后,因为这些人的带动人人可以成为一个大而全社交网络产品,但人人忽视了三个问题:

中国当时偏职业化的已经有了开心网,要让人从开心网跳过来的难度绝对不低。一面在考虑做受众面更广的产品,一面在不停推低龄内容和明显针对学生群体的游戏。缺少在校园群体上的功能提升,间接伤害了作为学生群体的老用户。结果就是既没有吸引来社会上更广阔的用户,还丢掉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学生群体。

虽然后来经历过几次大更新之后,人人略有起色,不过那个被大家疯狂盛赞的人人早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陈一舟肯定没有想到人人网会在极其顶峰的时候,迅速走下坡路。

其实国产品牌一直有这个毛病,常年坐在宝座上的国王只会越来越来关心平民,或许人人网也正是犯了这个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